梁雪茵
收集自2005~2006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5份,用Excerl进行处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其一般情况,ADR临床表现,引起ADR的药品及给药途径,频次及临床表现,为提高ADR监测水平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作者:李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复方盐酸丁卡因溶液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盐酸丁卡因及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0.58%)、99.8%(RSD=0.35%).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本制剂中两主药的含量测定.
作者:戴华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感冒止咳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可检出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黄芩苷含量在1.49μg·mL-1~149.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Y=3372.4X-2.8342(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0.6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沈志轩;邹义栩;张怡评;林丽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橄榄总黄酮(total flavaone from Chinese Oliv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拴法阻塞大鼠中动脉2h/再灌注24h,观察橄榄总黄酮30、60mg·kg-1对神经功能缺失、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 橄榄总黄酮30、630mg·kg-1均对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明显缩小脑梗死灶,增加GSH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缓解MPO升高.结论 橄榄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健;陈锋;李春来;余涓;陈崇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药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认识的,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于防治疾病的各种药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作者:王二丽;何荣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地高辛口服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超纯水:乙腈(62:38),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0℃.结果 地高辛在6~14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0.92%.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探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吴放;吴明钗;章如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两种AT1拮抗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成本-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两种口服AT1拮抗剂(A组:氯沙坦;B组:缬沙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有效降压(P<0.05),组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的成本-效果值低与A组.结论 两种方案都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缬沙坦更理想、经济.
作者:金力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头孢替唑钠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是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品种,而该版药典里并未制定其残留溶剂测定方法,依据厂方提供的合成工艺路线,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合成工艺中使用过的溶剂进行了测定.
作者:饶永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芥子碱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聚乙烯醇海绵盘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不同剂量芥子碱组,植入小鼠皮下,构建盘状血管生成模型,观察术后12d的血管生成情况及组织生成情况,以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在海绵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海绵冰冻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分析海绵内组织生长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芥子碱大、中剂量组(10.0 mg·mL-1和7.5 mg·mL-1)海绵盘的湿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组织生长面积都明显减少(P<0.05).结论 芥子碱具有一定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吴国欣;柯木根;詹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冈田酸(OA)诱导NG108-15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过程中PTEN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20 nmol·L-1OA孵育NG108-15细胞不同时间(0,3,6,12,18,24,36,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印迹法观测各时间点Ser396位点磷酸化tau蛋白及PTEN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NG108-15细胞随OA孵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细胞胞体变圆,突起回缩,悬浮生长.细胞Ser396位点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于OA作用6 h后显著升高,18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48 h仍高于基础水平;PTEN蛋白水平于3 h开始上升,18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12、18、24 h 3个时间点PTE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基础水平,36、48 h时间点PTEN蛋白水平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OA诱导NG108-15细胞AD样发生中,PTEN蛋白水平可能升高.
作者:许盈;刘荣芳;徐剑文;俞昌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介绍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引起方方面面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同时针对存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根本上促进该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谢永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痤疮合剂的制备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取苦参等17味中药经水提醇沉制成合剂,并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主药;结果 所配合剂为棕黄色液体,所建立的方法能很好鉴别被测成分.结论 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鉴别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作者:陈晶;马学礼;马全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综述大黄提取分离的5项新方法,为大黄提取分离提供参考,展望其在提取分离大黄有效成分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崔晓秋;刘云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键骨通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4.6×250mm,5μm)色谱柱;0.1%磷酸-乙腈(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7nm;柱温为35℃.结果 丹酚酸B进样量在0.0634~3.17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为0.34%(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程良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根据近几年国内有关临床资料,从呼吸、心血管循环、泌尿、消化、免疫等系统总结其常见及特殊不常见的各种不良反应,并根据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提出一些防治其不良反应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方惠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探讨了中国枪乌贼墨汁提取物的骨髓保护作用.采用超声波破碎等方法制备墨汁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所提取的药物,采用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和Hb.结果表明:相对于损伤组乌贼墨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保护组小鼠外周血WBC数量(P<0.05),而对外周血RBC,PLT和Hb均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由此可见,中国枪乌贼墨汁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损伤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和促进其恢复功效.
作者:关淑冰;李永镰;郭宜重;陈志伦;湛晓明;钟杰平;李琨;刘华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了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250mm,10μm),以0.01mol·L-1磷酸二氢铵(3.0)-乙醇(9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3nm.结果 卡络磺钠在12.5~87.5 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01%~99.50%,RSD=0.57%~0.98%.卡络磺钠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方法的低检测量为2.5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过1.0%.结论 本法测定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好,适用于卡络磺钠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水根;刘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60:40),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吡罗昔康在16~144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绍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综述近年来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其发生率约3%,肝脏转氨酶暂时性升高、急性间质性肾炎、休克、心律失常.主要表现类性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痰、视觉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损害、皮肤红斑性损害、皮肤色素沉着、亚急性肌病等不良反应,应该引起临床重视.要加强对该药治疗剂量、疗程等合理应用的研究,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雪艳;杨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固相萃取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介绍固相萃取基本原理、填料种类和自动化操作等,并对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固相萃取技术萃取回收率高、易于自动化,能有效去处样品中的杂质,适于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作者:朱静燕;钱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