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玲
目的建立复方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OSD柱(4.6×250mm,5μm)分析,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本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黄芩苷进样量在0.0472~0.23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0.75%(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量现性好,可作为核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素华;叶秋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方法总结工作并加以综述.结果通过加强药事管理,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结论加强药事管理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家平;欧阳称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通过对影响中成药质量多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中成药质量的对策.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分析我院2005年第三季度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说明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较经济合理.
作者:林素珍;苏悦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测定钙加锌口服液中锌的含量.方法在pH4.2~7.5的范围内,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存在时,锌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在558nm和442nm处有正、负两个吸收峰,且正负吸收峰处吸光度的绝对值之和与锌的浓度呈线性相关.结果在实验条件下,锌浓度在7.1×10-7~1.8×10-5mol·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每厘米6.85×104L·moL-1,灵敏度比单波长法提高约1.3倍.结论测定钙加锌口服液中锌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宋迎权;刘鹏;潘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介绍银杏叶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总结了银杏叶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的主要药理作用.结论银杏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在药理研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它们在心血管和降血脂方作用尤其令人关注.
作者:危华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介绍几种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周晓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析国内文献报道几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结果归纳总结出了几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论临床在应用几类中药注射液时,应重视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科学、合理、规范应用.
作者:姚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阳性球菌及厌氧菌感染.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极少数病人可产生伪膜性结肠炎.
作者:吕艳霞;吕向群;郑苏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原液配制后放置的佳时间;不同浓度、温度、光线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过氧乙酸原液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其含量;以及测定过氧乙酸在不同浓度、放置在不同温度、不同包装(白色塑料瓶、棕色塑料瓶或白色塑料瓶外包黑纸)含量的变化.结果过氧乙酸原液在配制后放置48~60h含量高;过氧乙酸浓度越低,贮存温度越高,分解越快;白色塑料瓶包装分解快,棕色塑料瓶分解较慢,白色塑料瓶外包黑纸分解慢.结论过氧乙酸应高浓度贮存在阴凉遮光处,使用前48~60h配制过氧乙酸原液,使用时进行含量测定并稀释成适当浓度,并好用深色瓶包装,以减少过氧乙酸的分解.
作者:张春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辣蓼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Hypersil ODS柱(4.0×250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结果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0%(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辣蓼的质量控制.
作者:赖东美;施连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常见分离菌流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分离、鉴定的556株细菌并作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556株细菌中,G+菌188株(33.8%),G 菌368株(66.2%).常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克雷伯菌等.葡萄球菌中,MRSA和MRSCN分别为54%和61%,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7.1%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部分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高度耐药.亚胺培南对大多数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结论基层医院同样需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的新动态,以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蔡天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菟丝子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制定了菟丝子酊的性状,用两种化学方法和一种紫外吸收特征的方法鉴别了该药,并简要阐述了其中的原理,并进行了装量检查.结果 3种鉴别方法可用于菟丝子酊的鉴别.结论所制定的性状、鉴别和检查项目可行.为制备菟丝子酊和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邱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咳喘宁颗粒中麻黄碱,完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18%,RSD=1.79%(n=5).结论该法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陈荣;蒋寿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管内皮功能状态与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简要介绍西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施利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概述了近国内外资料报道的拉米夫定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引起过敏反应,锥体外系反应,血液系统损害,致精神障碍,泌尿系损害等不良反应,供临床工作者在运用此药时引起注意.
作者:马慧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分离纯化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制造工艺的核心,是决定产品的安全、效力、收率和成本的技术基础,其中如何保证生物新药热原安全是制造商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分离纯化技术,讨论了内毒素的产生、预防、检测及去除内毒素的多种方法.
作者:蔡慧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A组)、克林霉素磷酸酯(B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C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方案的抗菌药物成本依次为640.00、760.00、1328.0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2.85%、80.00%、81.42%.结论 A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蒋国军;杨招友;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诺得胶囊润肠通便功能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实验按受试物推荐量0.03g·kg-1bw的5、10、20倍,设3个剂量组,另设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喂养10d.小肠推进实验,计算墨汁推进率.结论诺得胶囊高剂量组对小鼠小肠运动有促进作用,差异呈显著性(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杨义雄;王宫;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伽黄敏胶囊中人工牛黄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18柱(4.6mm×260mm),流动相:甲醇:氯仿:0.1%磷酸(80:6: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449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在6.61μg·mL-1~52.88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907X-16.43,r=0.9976.平均回收率为99.4%(n=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氨伽黄敏胶囊中人工牛黄的含量控制.
作者:黄金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