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文
目的 制备美洛昔康栓剂及质量控制.方法 以S-40和PEG-400为基质,热熔法制备栓剂.结果 栓剂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控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吴伟明;诸乐恺;陈丽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学习<中药学>的方法,诸如医与药联系记忆、比较记忆、歌诀强化记忆、联想记忆、功效归纳记忆、趣味记忆等,对我们牢因掌握中药的功效、应用等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李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以噬菌体或噬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它实现了基因型和表型的一对一转换,提供了高效率的筛选系统,噬菌体展示技术是真正第一个用于体外高通量筛选的技术方法.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以构建抗体库、随机肽库、蛋白质突变体库和cDNA文库,从而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疫苗的研制,改造和提高蛋白类药物、酶和抗体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属性,尤其是在抗原表位分析、受体与配体结合位点确定等分子间识别机制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技术分析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镇静催眠药品.方法 采用RP-HPLC-DAD,用临床常用镇静催眠化学药品进行筛选,对中药催眠制剂进行分析.色谱柱:Symmetry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卡马西平为内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所测定的艾司唑仑、硝西泮、三唑仑、地西泮等4种化学药品,能在该色谱条件下与制剂中的中药成分完全分离,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图谱,能快速定性,其浓度也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所测中药制刑中四种镇静催眠药品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张学斌;曾茂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乌梅资源、炮制加工、常见伪品鉴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现阶段乌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乌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飞;李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综述了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详细解释了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的作用机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β受体阻滞剂,并进一步提出β3受体阻滞剂在未来治疗心衰的深远意义,以及介绍了治疗心衰联合使用阻滞剂以及激动剂的新方法.
作者:李小蓓;王礼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作客观评价.方法 从病案室随机抽取2005年1~6月期间269例骨科手术出院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情况.结果(1)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广谱青霉素类为主.(2)本组病例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占22.7%,主要表现为疗程过长,无指征换药等.结论 骨科抗菌药物在给药方案时,应对患者、病原菌、抗菌药物3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做到合理应用.
作者:张斯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藤黄健骨胶囊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nm,柱温为室温.结果 淫羊藿苷在0.1022~0.8176μg(r =0.999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淫羊藿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0.67%,n=6).结论 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藤黄健骨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曼娜;张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头孢米诺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干扰试验要求进行试验,确定头孢米诺钠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头孢米诺钠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头孢米诺钠经稀释至5mb*mL-1浓度时可有效地排除其对鲎试验的干扰作用.结论 头孢米诺钠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检测.
作者:林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并验证治疗妇科炎症的阴道缓释剂.方法 研究该栓剂的制备方法,建立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根据新药要求进行局部刺激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的替硝唑,在临床上观察疗效.结果 该栓剂质量稳定,无局部刺激性,药-时曲线呈多峰,作用时间长达24h以上,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90.00%.结论 妇炎康栓剂具有较好的药动学特性,体内释药平稳,作用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泽光;廖玉霞;陈勇;方文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物咨询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能够改变传统的药师形象,促使药师自身业务的提高,加强与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交流,为学习和科研找到方向.
作者:徐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蒺藜药材的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ELSD法测定蒺藜的指纹图谱,并根据向量夹角法计算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初步建立了蒺藜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HPLC指纹图谱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蒺藜药材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朱明晓;谢宁;柳文媛;冯锋;任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烫伤油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药品中所含的当归进行鉴别.结果 制定的鉴别方法排除了药品中其它成分对被检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本法可用于烫伤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钢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监察分析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应用氯化钠注射液作药物载体发生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医师慎用.方法 调查56例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应用氯化钠注射液过量过速输入发生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严重程度、转归,进行药物相互作用、耐受性、特异性与发生机制的分析讨论.结果 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调节、应激、代谢功能的不健全、减退与失调,对药物耐受性与处置机能降低,特发一过性钠过多致剧咳、多痰、水钠潴留并使小儿肺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发生肺水肿、血压升高.结论 儿童、老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因生理生化功能、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差异,过量过速输入氯化钠注射液易发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应重视他们的病史、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史,防止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为义;杨光;李作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中药饮片市场还很混乱,表现在个体药商利用正规的药品经营企业执照经营中药饮片,为了谋取利润而采取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应该要出台更加严密的法规政策,加大对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和打击力度,以保证中药饮片市场健康地向前发展.
作者:张锦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头痛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1g和磷酸氢二钾4.8g混合,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磷酸调pH至6.5)(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硅胶基质键合相填料的色谱柱,而且延胡索乙素的峰型更好.结论 本方法可靠、准确度高,可作为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少鹏;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对我院2005年麻醉药品住院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数麻醉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是按照药品的药理作用、疗效并结合患者病情而选择的,不是集中某一种麻醉药品.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于晓凌;杨妙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了解我院门诊静脉给药处方分布、用药特点、初步探讨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5年1月~5月门诊静脉给药处方1265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静脉给药以小儿内科、呼吸科为主,抗感染药物处方占静脉给药处方的76.0%,不合理用药处方占1.05%.结论 应加强门诊静脉给药的管理,降低不安全给药因素,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功华;马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了洁阴灵洗剂的处方、作用,建立了该洗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该药中部分成分有关的药理作用,制定了本品的质量标准.为洁阴灵洗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和用法与用量、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刘正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复方制剂舒筋片中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酸溶碱沉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并用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检测.结果 本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922~1.753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n=12),RSD为1.16%.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舒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柯鹏颉;李湘力;黄鸣清;张怡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