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秀;薛金春;严章勇
目的对复方水杨酸洗剂中抗氧剂进行选择.方法在原处方中加入4种不同抗氧剂,用HPLC测定水杨酸和间苯二酚的含量,并在不同储存温度下比较其抗氧作用.结果以0.2%亚硫酸氢钠或0.2%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效果好,同时降低储存温度也可延缓间苯二酚的氧化变色.结论加入合适的抗氧剂可保证制剂质量,增加稳定性.
作者:商国美;叶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抑脂霜中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41%(n=5).结认为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抑脂霜中红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莎;彭琴;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职责,探讨完善新药(首营药品)引进医院的原则、程序与办法,防止伪劣药品流入医院,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潘木善;徐祖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注射用水质量.方法过滤除杂质,电渗析,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离子,多效蒸馏水器等纯化水质.结论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减少电渗析膜,树脂再生次数,注射用水质量稳定.
作者:林瑞来;郑建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肾孟肾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增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分析急慢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利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57%的抗菌药物DUI≥1,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性.DDD数排序结果,头孢菌素类(41.73%),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26.52%),化学合成类(20.75%)达全部DDDs的89%.联用多的前5位分别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其二联联用率分别为42例(26.3%),38例(23.8%),31例(19.4%),20例(12.5%),13例(8.1%),提示临床医生较倾向于使用新一代抗生素包括头孢三代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新喹诺酮类等.临床有66%的肾盂肾炎患者将二线用药[1]用于一线治疗,有12.5%的患者发生了二重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为11.5±3.1d,出院带药平均4.5d,慢性肾盂肾炎为11.4±3.2d,出院带药平均2.7d,治疗期均约为2周.结论医师在选用剂量方式,以常规剂量(非适应症剂量)偏大为主,较少考虑如年龄,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及适应症剂量等因素.在抗菌药物的选用、联用和使用时间的掌握方式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和现代肾病学[2]有一定距离,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发挥更为积极地作用.
作者:叶华进;蔡赛君;陈英杰;吴双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阿司匹林是临床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胆道蛔虫、痛风、预防搭桥术后在狭窄、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等的常用药物.广泛的应用出现不少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的应用时间、剂量、自身疾病、年龄大小等有关,现在介绍一些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姜晓燕;刘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调查市场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对福建省78所县、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886位药剂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药剂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非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等情况.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应该发展高等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继续保留药学中等学历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满足社会多层次需要,提高在职药学专业人员和非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对策.
作者:王琼珺;柳港生;巫庆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使医院在门诊挂号、医嘱录入、收费、配发药等方面实现了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取得明显的效益.对电子处方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探索和改善.
作者:陈楚雄;吴向群;温预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红藤灌肠液对家兔直肠黏膜的刺激性及灌胃给药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复方红藤灌肠液按每日22g·kg-1(即83.3ml·kg-1)剂量,分3次给小白鼠灌胃给药,观察药后的毒性反应.按5.4g·kg-1剂量,在4h内分4次对家兔直肠给药,与蒸馏水组比较,观察给药组的直肠黏膜刺激性.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所有给药小白鼠均未发生中毒反应或死亡;刺激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变化.结论复方红藤灌肠液无急性毒性现象,对家兔直肠黏膜无刺激性.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药品无菌检查中对细菌真菌延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更加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秀清;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用高技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洛韦的含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水-甲醇(92: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2nm,进样量20μL.在进样量12~32μg·ml-1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进样RSD=1.01%.
作者:徐苇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方法通过分析抗菌药的药敏率,让临床医生提高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认识.结果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在50%以下,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老药的药敏率较低,基本上在20%以下,头孢菌素类对药敏率除头孢唑林钠G-菌药敏率较低外其余均在50%以上,在头孢菌素中,第三代头孢的药敏率高,这与其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相一致.在没有抗菌药药敏的指导下,难以保证抗菌药使用的准碓性,就难以提高抗感染的治愈率.结论尽可能在药敏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张养琳;甘日宝;肖先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用地西泮栓剂的稳定性.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沣含量,通过初均速法对地西泮栓剂作稳定性实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地西沣栓剂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23.075kcal·moL-1,室温(25℃)贮存期为343d,与留样观察360d结果也基本相符.结论初均速法测定新生儿用地西泮栓剂的稳定性方便可行.
作者:刘金来;黄学荪;韩保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在治疗2例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时诱发癫闲大发作,现报道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1病例报告例1,男,18岁.因咽喉肿痛4d就诊.查体:体温38.5℃,扁桃腺三度肿大,充血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中性0.86,淋巴0.14.诊断:急性扁桃腺腺炎.治疗:左氧氟沙星0.2g静滴,用药后第四天,在静滴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约5min.立即给予停药吸氧,地西泮10mg肌注,20%甘露醇250mL静滴,10min后患者清醒,抽搐症状缓解.追问病史,无癫病史.6个月后该患者因急性泌尿系感染又使用本品,再次出现癫闲大发作,经抢救后好转.
作者:黄辉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静脉给药过敏反应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病人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方法对158例静脉过敏反应发生的分析、处理.结果158例静脉给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均得到及时处理,无其他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过敏反应的处理主要在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及药物内容调节好滴速,以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史小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中槲皮素含量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2柱5μm250×4.6m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45: 5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保留时间为:19min左右,平均回收率98.87%,RSD为0.91%.结论建立HPLC法测定山楂中槲皮素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山楂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美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拟订进口盐酸多西环素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值适用范围应大于8);流动相:0.05mol·L-1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65:30:5)用氨试液调节pH值为8.0;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对照品溶液在0.1282mg·mL-1~0.5130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n=7);平均回收率为102.4%(n=5,RSD为0.8%).
作者:陈惠玲;黄赐煌;张尊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可待因甘草合剂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ODS(4.6mm×250mm,5μm),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20:80)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检测波长:212nm.结果线性范围0.519~10.38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52%,n=9).结论本法可有效消除甘草合剂对磷酸可待因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高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顺价作价制度是浙江省医药卫生体制的重大改革内容,文章针对药品顺价作价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地分析,并就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顺价作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朱晓燕;徐优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荆花胃康胶丸的指纹图谱.方法用HP1710(30m×0.32mmi.d 1.0μm);色谱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FID.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有10个主要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的标准.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控制荆花胃康胶丸内在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