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庶亮;陈信云
目的介绍联用技术在牡蛎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本世纪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应用联用仪器对牡蛎有关化合物的分离效能,检测能力与分析灵敏度等,予以综述.结果联用技术对牡蛎有卓越的分离效能与优秀的检测能力,体现了先进的技术水平.结论经联用技术测定,显示牡蛎极具开发前景与研究价值.
作者:楼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罗红霉素抗菌谱广,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的治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文就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述,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卢玉秀;薛金春;严章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科外用药.方法从合理用药的角度总结出六方面的内容,以及正确使用外用药所应注意的几点事项.结认合理而正确地使用外用药物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作者:车斌;郭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备皮炎搽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室温留样观察制剂质量.结果该制剂在6个月内质量稳定,外观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
作者:林建红;赖善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青羚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CL法对方中大黄、平贝母、人工牛黄、黄芩、甘草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CL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平贝母、人工牛黄、黄芩、甘草.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胡广利;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调查近3年我院麻醉药品专用卡和所涉及的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统计从2002年11月~2004年5月由我院发放的147份麻醉药品专用卡和涉及的710张麻醉药品处方,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药物利用情况.结果3年中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卫生部的要求,麻醉药品用量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本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推荐晚期癌症患者首选吗啡止痛.
作者:唐健;郑振;林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复方间苯二酚洗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以各温度下样品含量的自然对数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呈一直线,说明样品分解为表观一级反应,Arrhenius回归方程为1nk=16.448936-7839.411/T,r=-0.995463.结论复方间苯二酚洗剂凉处贮存期4.3个月,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制定样品贮存期的依据.
作者:谢友亮;李枝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应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的2001年~2003年363株肠球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球菌对所测的8种抗生素中,万古霉素总耐药率低为0.31%,其次是氨苄西林为42%,其他抗生素总耐药率均在46.1%~70.1%之间.结论肠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粪肠球菌多于其他肠球菌.肠球菌耐药性严重,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
作者:郑韵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为中药新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陈爱萍;徐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在治疗2例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时诱发癫闲大发作,现报道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1病例报告例1,男,18岁.因咽喉肿痛4d就诊.查体:体温38.5℃,扁桃腺三度肿大,充血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中性0.86,淋巴0.14.诊断:急性扁桃腺腺炎.治疗:左氧氟沙星0.2g静滴,用药后第四天,在静滴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约5min.立即给予停药吸氧,地西泮10mg肌注,20%甘露醇250mL静滴,10min后患者清醒,抽搐症状缓解.追问病史,无癫病史.6个月后该患者因急性泌尿系感染又使用本品,再次出现癫闲大发作,经抢救后好转.
作者:黄辉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使医院在门诊挂号、医嘱录入、收费、配发药等方面实现了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取得明显的效益.对电子处方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探索和改善.
作者:陈楚雄;吴向群;温预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定胃动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厚朴,用HPLC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ODS柱(4.0×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294nm;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分别在140~500μg·mL-1与60~300μ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娴瑛;王美芳;张水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供一种中药制剂新的水分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卡氏(Karl Fischer)滴定法并与甲苯法作比较.结果卡氏滴定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两种方法测定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卡氏滴定法测定地奥心血康胶囊中的水分简便、准确.
作者:林晓辉;张雪原;池浩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方法通过分析抗菌药的药敏率,让临床医生提高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认识.结果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在50%以下,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老药的药敏率较低,基本上在20%以下,头孢菌素类对药敏率除头孢唑林钠G-菌药敏率较低外其余均在50%以上,在头孢菌素中,第三代头孢的药敏率高,这与其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相一致.在没有抗菌药药敏的指导下,难以保证抗菌药使用的准碓性,就难以提高抗感染的治愈率.结论尽可能在药敏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张养琳;甘日宝;肖先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复方水杨酸洗剂中抗氧剂进行选择.方法在原处方中加入4种不同抗氧剂,用HPLC测定水杨酸和间苯二酚的含量,并在不同储存温度下比较其抗氧作用.结果以0.2%亚硫酸氢钠或0.2%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效果好,同时降低储存温度也可延缓间苯二酚的氧化变色.结论加入合适的抗氧剂可保证制剂质量,增加稳定性.
作者:商国美;叶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使用非处方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认识非处方药;准确选用非处方药,避免作用混淆;提高自我诊断,自我评价疾病严重性的能力;服用剂量掌握准确.
作者:高兰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酶促脱酰法裂解青霉素工业钾盐生产药用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即6-APA)的反应机理中,在不同反应物浓度、pH及温度下将直接影响酰化酶的活性及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多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摸索出酰化酶的适宜的工艺条件以达到延长酰化酶的使用寿命,降低6-APA的生产成本的目的.
作者:刘常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省中药标本资源分布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标本采集、保护和建设的原则、规律及作用,科学地阐述如何开发利用我省中药标本资源,建设全省一流的具有权威性的中药标本馆,保护濒危标本,进一步促进我省中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黄庶亮;陈信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药品无菌检查中对细菌真菌延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更加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秀清;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胺碘酮的浓度.方法采用液-液提取,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200:36:0.1),醋酸调pH值至7.15,检测波长240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4μg·mL-1平均回收率101.6%,日内RSD小于6%,日间RSD小于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生物样品中胺碘酮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楼永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