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氏滴定法测定地奥心血康胶囊中的水分

林晓辉;张雪原;池浩波

关键词:地奥心血康胶囊, 卡氏滴定法, 水分测定
摘要:目的提供一种中药制剂新的水分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卡氏(Karl Fischer)滴定法并与甲苯法作比较.结果卡氏滴定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两种方法测定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卡氏滴定法测定地奥心血康胶囊中的水分简便、准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室现状

    空气洁净度对药品质量十分重要,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或使用管理及维护不当,都会给洁净室的整体性能带来极大影响,应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洁净室的正常运行.

    作者:张江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可待因甘草合剂中磷酸可待因含量

    目的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可待因甘草合剂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ODS(4.6mm×250mm,5μm),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20:80)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检测波长:212nm.结果线性范围0.519~10.38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52%,n=9).结论本法可有效消除甘草合剂对磷酸可待因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高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特灵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对咳特灵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回收率高,呈良好的线性,重现性好及样品稳定.

    作者:张耕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甲硝唑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复方甲硝唑乳膏,用于治疗痤疮.方法确定复方甲硝唑乳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制剂性质稳定,临床有效率为97.5%.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李秉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青羚散成分鉴别的研究

    目的建立青羚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CL法对方中大黄、平贝母、人工牛黄、黄芩、甘草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CL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平贝母、人工牛黄、黄芩、甘草.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胡广利;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院中药房咨询工作分析及意义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房窗口咨询工作情况.方法对半年中登记的患者咨询问题按六类进行统计.结果每一类咨询问题均有一定的比例.结论开展咨询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张小平;方子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阿司匹林是临床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胆道蛔虫、痛风、预防搭桥术后在狭窄、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等的常用药物.广泛的应用出现不少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的应用时间、剂量、自身疾病、年龄大小等有关,现在介绍一些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姜晓燕;刘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蒜素注射液引起静脉炎及其处理

    本文通过对我院临床上应用大蒜素注射液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其处理对策,以供临床使用参考和指导作用.

    作者:谢黎崖;卓素联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芥子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

    目的从白芥子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芥子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白芥子中多糖含量为4.023%,平均回收率为98.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8%(n=5).结论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白芥子中提取出多糖,反应速度大大加快,收率提高.

    作者:王自军;王国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紫杉醇门诊化疗的观察及护理

    回顾分析58例门诊紫杉醇化疗病例,探讨在护理中的特殊性.

    作者:李慧;成洁;张爱萍;郭明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2003年我院抗菌药的药敏率分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方法通过分析抗菌药的药敏率,让临床医生提高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认识.结果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在50%以下,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老药的药敏率较低,基本上在20%以下,头孢菌素类对药敏率除头孢唑林钠G-菌药敏率较低外其余均在50%以上,在头孢菌素中,第三代头孢的药敏率高,这与其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相一致.在没有抗菌药药敏的指导下,难以保证抗菌药使用的准碓性,就难以提高抗感染的治愈率.结论尽可能在药敏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张养琳;甘日宝;肖先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荆花胃康胶丸的G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荆花胃康胶丸的指纹图谱.方法用HP1710(30m×0.32mmi.d 1.0μm);色谱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FID.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有10个主要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的标准.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控制荆花胃康胶丸内在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间苯二酚洗剂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复方间苯二酚洗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以各温度下样品含量的自然对数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呈一直线,说明样品分解为表观一级反应,Arrhenius回归方程为1nk=16.448936-7839.411/T,r=-0.995463.结论复方间苯二酚洗剂凉处贮存期4.3个月,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制定样品贮存期的依据.

    作者:谢友亮;李枝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盂肾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对肾孟肾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增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分析急慢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利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57%的抗菌药物DUI≥1,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性.DDD数排序结果,头孢菌素类(41.73%),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26.52%),化学合成类(20.75%)达全部DDDs的89%.联用多的前5位分别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其二联联用率分别为42例(26.3%),38例(23.8%),31例(19.4%),20例(12.5%),13例(8.1%),提示临床医生较倾向于使用新一代抗生素包括头孢三代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新喹诺酮类等.临床有66%的肾盂肾炎患者将二线用药[1]用于一线治疗,有12.5%的患者发生了二重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为11.5±3.1d,出院带药平均4.5d,慢性肾盂肾炎为11.4±3.2d,出院带药平均2.7d,治疗期均约为2周.结论医师在选用剂量方式,以常规剂量(非适应症剂量)偏大为主,较少考虑如年龄,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及适应症剂量等因素.在抗菌药物的选用、联用和使用时间的掌握方式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和现代肾病学[2]有一定距离,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发挥更为积极地作用.

    作者:叶华进;蔡赛君;陈英杰;吴双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粉碎三七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就粉碎三七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唐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中槲皮素含量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2柱5μm250×4.6m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45: 5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保留时间为:19min左右,平均回收率98.87%,RSD为0.91%.结论建立HPLC法测定山楂中槲皮素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山楂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美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为一异黄酮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药源丰富,疗效好,安全范围广,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其近年来化学研究,药理活性,含量测定以及溶解度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妤琳;梁敬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皮肤科外用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科外用药.方法从合理用药的角度总结出六方面的内容,以及正确使用外用药所应注意的几点事项.结认合理而正确地使用外用药物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作者:车斌;郭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药物诱发的眼部损害20例分析

    综述1999年~2004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药物致眼部损害的病例报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药源性眼病的重视和认识,并为今后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阿农;郑苏芹;童郁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止痒灵搽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止痒灵搽剂,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可行,结果准确.结果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仇有禄;宋晓燕;朱述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