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川
本文采用现代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扁桃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扁桃酸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不可逆过程,在pH=2.0的磷酸介质中,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定的吸附性.实验研究了在pH=2.0条件下扁桃酸的各种电化学性质,并分别寻找到在不同条件下的定量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吴翠敏;叶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抑脂霜中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41%(n=5).结认为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抑脂霜中红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莎;彭琴;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对小鼠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14.4mg.kg-1·d-1的倍他司汀,连续10d,然后测定其肝微体中Cyt-P450含量,并与苯巴比妥钠、西咪替丁、组胺、美吡拉敏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比较,倍他司汀组Cty-P450含量明显减少(P<0.05),西咪替丁组Cyt-P450含量明显减少(P<0.05),苯巴比妥钠组Cyt-P450含量明显增加(P<0.05),美吡拉敏组,组胺组Cyt-P450含量有增加,但不明显(P>0.05).结论倍他司汀能明显降低小鼠Cyt-P450含量,对肝药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张毅民;王乃平;韦锦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定胃动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厚朴,用HPLC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ODS柱(4.0×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294nm;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分别在140~500μg·mL-1与60~300μ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娴瑛;王美芳;张水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复方水杨酸洗剂中抗氧剂进行选择.方法在原处方中加入4种不同抗氧剂,用HPLC测定水杨酸和间苯二酚的含量,并在不同储存温度下比较其抗氧作用.结果以0.2%亚硫酸氢钠或0.2%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效果好,同时降低储存温度也可延缓间苯二酚的氧化变色.结论加入合适的抗氧剂可保证制剂质量,增加稳定性.
作者:商国美;叶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注射用水质量.方法过滤除杂质,电渗析,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离子,多效蒸馏水器等纯化水质.结论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减少电渗析膜,树脂再生次数,注射用水质量稳定.
作者:林瑞来;郑建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静脉给药过敏反应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病人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方法对158例静脉过敏反应发生的分析、处理.结果158例静脉给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均得到及时处理,无其他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过敏反应的处理主要在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及药物内容调节好滴速,以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史小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异烟肼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KR100-5C18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0.8m1·min-1;紫外检测波长:263nm.结果异烟肼在0.25~2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n=6),重复性良好,RSD=0.7%(n=6),平均回收率99.33%,RSD=0.64%(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张江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酶促脱酰法裂解青霉素工业钾盐生产药用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即6-APA)的反应机理中,在不同反应物浓度、pH及温度下将直接影响酰化酶的活性及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多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摸索出酰化酶的适宜的工艺条件以达到延长酰化酶的使用寿命,降低6-APA的生产成本的目的.
作者:刘常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拟订进口盐酸多西环素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值适用范围应大于8);流动相:0.05mol·L-1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65:30:5)用氨试液调节pH值为8.0;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对照品溶液在0.1282mg·mL-1~0.5130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n=7);平均回收率为102.4%(n=5,RSD为0.8%).
作者:陈惠玲;黄赐煌;张尊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调查近3年我院麻醉药品专用卡和所涉及的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统计从2002年11月~2004年5月由我院发放的147份麻醉药品专用卡和涉及的710张麻醉药品处方,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药物利用情况.结果3年中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卫生部的要求,麻醉药品用量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本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推荐晚期癌症患者首选吗啡止痛.
作者:唐健;郑振;林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xbax C18(15cm×4.6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为284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体积为5μL,柱温为25 ℃.结果橙皮苷在0.035μg~0.7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843.4X+3.9482(r=0.9992).回收率为99.35%.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能消除干扰,可用于测定藿香正气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
作者:罗瑞雪;泮红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中科技含量较高,能体现药学专业水平,提高药师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服务项目,它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防止并减少药源性危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临床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困难,建议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积极支持医院设立临床药学基地或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使临床药学名正言顺,又推动医院临床药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詹湘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为中药新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陈爱萍;徐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药品无菌检查中对细菌真菌延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更加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秀清;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介绍联用技术在牡蛎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本世纪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应用联用仪器对牡蛎有关化合物的分离效能,检测能力与分析灵敏度等,予以综述.结果联用技术对牡蛎有卓越的分离效能与优秀的检测能力,体现了先进的技术水平.结论经联用技术测定,显示牡蛎极具开发前景与研究价值.
作者:楼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神经节苷脂中有机溶剂甲醇、丙酮、氯仿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采用DB-624大口径毛细管柱(30m×0.53mm×3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水为溶剂,初始柱温为40℃维持3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3min,进样口温度;140℃;检测器温度:250℃;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流速3.0ml·min-1;分流比:1:5,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结果本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在0.9995~0.9999之间,RSD小于5%(n=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均达到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要求,可用于原料药单唾液神经节苷脂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作者:程速远;徐康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制复方甲硝唑乳膏,用于治疗痤疮.方法确定复方甲硝唑乳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制剂性质稳定,临床有效率为97.5%.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李秉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肾孟肾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增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分析急慢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利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57%的抗菌药物DUI≥1,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性.DDD数排序结果,头孢菌素类(41.73%),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26.52%),化学合成类(20.75%)达全部DDDs的89%.联用多的前5位分别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其二联联用率分别为42例(26.3%),38例(23.8%),31例(19.4%),20例(12.5%),13例(8.1%),提示临床医生较倾向于使用新一代抗生素包括头孢三代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新喹诺酮类等.临床有66%的肾盂肾炎患者将二线用药[1]用于一线治疗,有12.5%的患者发生了二重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为11.5±3.1d,出院带药平均4.5d,慢性肾盂肾炎为11.4±3.2d,出院带药平均2.7d,治疗期均约为2周.结论医师在选用剂量方式,以常规剂量(非适应症剂量)偏大为主,较少考虑如年龄,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及适应症剂量等因素.在抗菌药物的选用、联用和使用时间的掌握方式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和现代肾病学[2]有一定距离,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发挥更为积极地作用.
作者:叶华进;蔡赛君;陈英杰;吴双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就粉碎三七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唐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