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翠敏;叶榕
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为中药新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陈爱萍;徐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CAI在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吴宏霞;刘玉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药品无菌检查中对细菌真菌延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更加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秀清;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在治疗2例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时诱发癫闲大发作,现报道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1病例报告例1,男,18岁.因咽喉肿痛4d就诊.查体:体温38.5℃,扁桃腺三度肿大,充血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中性0.86,淋巴0.14.诊断:急性扁桃腺腺炎.治疗:左氧氟沙星0.2g静滴,用药后第四天,在静滴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约5min.立即给予停药吸氧,地西泮10mg肌注,20%甘露醇250mL静滴,10min后患者清醒,抽搐症状缓解.追问病史,无癫病史.6个月后该患者因急性泌尿系感染又使用本品,再次出现癫闲大发作,经抢救后好转.
作者:黄辉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可待因甘草合剂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ODS(4.6mm×250mm,5μm),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20:80)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检测波长:212nm.结果线性范围0.519~10.38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52%,n=9).结论本法可有效消除甘草合剂对磷酸可待因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高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科外用药.方法从合理用药的角度总结出六方面的内容,以及正确使用外用药所应注意的几点事项.结认合理而正确地使用外用药物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作者:车斌;郭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如何严格控制和合理应用抗感染类药物,是当前临床十分关注的一大主题.本文对我院2001年~2003年3年的全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药品有效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作者:李晓黎;丁浩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罗红霉素抗菌谱广,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的治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文就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述,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卢玉秀;薛金春;严章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备皮炎搽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室温留样观察制剂质量.结果该制剂在6个月内质量稳定,外观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
作者:林建红;赖善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红藤灌肠液对家兔直肠黏膜的刺激性及灌胃给药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复方红藤灌肠液按每日22g·kg-1(即83.3ml·kg-1)剂量,分3次给小白鼠灌胃给药,观察药后的毒性反应.按5.4g·kg-1剂量,在4h内分4次对家兔直肠给药,与蒸馏水组比较,观察给药组的直肠黏膜刺激性.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所有给药小白鼠均未发生中毒反应或死亡;刺激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变化.结论复方红藤灌肠液无急性毒性现象,对家兔直肠黏膜无刺激性.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供一种中药制剂新的水分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卡氏(Karl Fischer)滴定法并与甲苯法作比较.结果卡氏滴定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两种方法测定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卡氏滴定法测定地奥心血康胶囊中的水分简便、准确.
作者:林晓辉;张雪原;池浩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综述1999年~2004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药物致眼部损害的病例报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药源性眼病的重视和认识,并为今后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阿农;郑苏芹;童郁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肾孟肾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增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分析急慢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利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57%的抗菌药物DUI≥1,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性.DDD数排序结果,头孢菌素类(41.73%),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26.52%),化学合成类(20.75%)达全部DDDs的89%.联用多的前5位分别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其二联联用率分别为42例(26.3%),38例(23.8%),31例(19.4%),20例(12.5%),13例(8.1%),提示临床医生较倾向于使用新一代抗生素包括头孢三代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新喹诺酮类等.临床有66%的肾盂肾炎患者将二线用药[1]用于一线治疗,有12.5%的患者发生了二重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为11.5±3.1d,出院带药平均4.5d,慢性肾盂肾炎为11.4±3.2d,出院带药平均2.7d,治疗期均约为2周.结论医师在选用剂量方式,以常规剂量(非适应症剂量)偏大为主,较少考虑如年龄,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及适应症剂量等因素.在抗菌药物的选用、联用和使用时间的掌握方式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和现代肾病学[2]有一定距离,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发挥更为积极地作用.
作者:叶华进;蔡赛君;陈英杰;吴双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省中药标本资源分布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标本采集、保护和建设的原则、规律及作用,科学地阐述如何开发利用我省中药标本资源,建设全省一流的具有权威性的中药标本馆,保护濒危标本,进一步促进我省中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黄庶亮;陈信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调查市场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对福建省78所县、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886位药剂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药剂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非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等情况.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应该发展高等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继续保留药学中等学历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满足社会多层次需要,提高在职药学专业人员和非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对策.
作者:王琼珺;柳港生;巫庆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阿司匹林是临床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胆道蛔虫、痛风、预防搭桥术后在狭窄、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等的常用药物.广泛的应用出现不少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的应用时间、剂量、自身疾病、年龄大小等有关,现在介绍一些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姜晓燕;刘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空气洁净度对药品质量十分重要,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或使用管理及维护不当,都会给洁净室的整体性能带来极大影响,应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洁净室的正常运行.
作者:张江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祛痰合剂出现分层的原因,找出解决分层的方法.方法在祛痰合剂中分别加入1‰、2‰、3‰的聚山梨酯80,2‰、4‰、8‰的西黄蓍胶.结果不同比例的聚山梨酯80和西黄蓍胶都能延缓祛痰合剂的分层时间.结论祛痰合剂分层是因为乳化不彻底;加入8‰的西黄蓍胶能使祛痰合剂在3个月内不分层.
作者:陈桂荣;罗梓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方法进行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因消耗高氯酸滴定液量少,导致结果偏差大,重现性差.建议作如下改进:取样量由约10mg改为约40mg;高氯酸滴定液浓度由0.1mol·L-1改为0.02mol·L-1;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1)相当于34.18mg的C17H23NO4·HCl改为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02mol·L-1)相当于6.836mg的C17H23NO4·HCl.
作者:翁华;申屠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抑脂霜中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41%(n=5).结认为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抑脂霜中红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莎;彭琴;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