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黎崖;卓素联
本文介绍了药品无菌检查中对细菌真菌延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更加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秀清;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用地西泮栓剂的稳定性.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沣含量,通过初均速法对地西泮栓剂作稳定性实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地西沣栓剂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23.075kcal·moL-1,室温(25℃)贮存期为343d,与留样观察360d结果也基本相符.结论初均速法测定新生儿用地西泮栓剂的稳定性方便可行.
作者:刘金来;黄学荪;韩保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复方间苯二酚洗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以各温度下样品含量的自然对数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呈一直线,说明样品分解为表观一级反应,Arrhenius回归方程为1nk=16.448936-7839.411/T,r=-0.995463.结论复方间苯二酚洗剂凉处贮存期4.3个月,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制定样品贮存期的依据.
作者:谢友亮;李枝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神经节苷脂中有机溶剂甲醇、丙酮、氯仿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采用DB-624大口径毛细管柱(30m×0.53mm×3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水为溶剂,初始柱温为40℃维持3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3min,进样口温度;140℃;检测器温度:250℃;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流速3.0ml·min-1;分流比:1:5,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结果本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在0.9995~0.9999之间,RSD小于5%(n=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均达到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要求,可用于原料药单唾液神经节苷脂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作者:程速远;徐康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当归四逆汤中芍药苷的定量方法.方法以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固定相:Shimpack CLC-ODS (150mm×6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7 :83),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9.1-91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加收率为100.36%,RSD为1.9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满足该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丁野;黄罗生;高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在治疗2例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时诱发癫闲大发作,现报道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1病例报告例1,男,18岁.因咽喉肿痛4d就诊.查体:体温38.5℃,扁桃腺三度肿大,充血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中性0.86,淋巴0.14.诊断:急性扁桃腺腺炎.治疗:左氧氟沙星0.2g静滴,用药后第四天,在静滴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约5min.立即给予停药吸氧,地西泮10mg肌注,20%甘露醇250mL静滴,10min后患者清醒,抽搐症状缓解.追问病史,无癫病史.6个月后该患者因急性泌尿系感染又使用本品,再次出现癫闲大发作,经抢救后好转.
作者:黄辉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方法通过分析抗菌药的药敏率,让临床医生提高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认识.结果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在50%以下,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老药的药敏率较低,基本上在20%以下,头孢菌素类对药敏率除头孢唑林钠G-菌药敏率较低外其余均在50%以上,在头孢菌素中,第三代头孢的药敏率高,这与其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相一致.在没有抗菌药药敏的指导下,难以保证抗菌药使用的准碓性,就难以提高抗感染的治愈率.结论尽可能在药敏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张养琳;甘日宝;肖先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省中药标本资源分布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标本采集、保护和建设的原则、规律及作用,科学地阐述如何开发利用我省中药标本资源,建设全省一流的具有权威性的中药标本馆,保护濒危标本,进一步促进我省中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黄庶亮;陈信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青羚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CL法对方中大黄、平贝母、人工牛黄、黄芩、甘草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CL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平贝母、人工牛黄、黄芩、甘草.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胡广利;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葛根素为一异黄酮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药源丰富,疗效好,安全范围广,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其近年来化学研究,药理活性,含量测定以及溶解度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妤琳;梁敬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牙炎灵软膏的制备与临床疗效,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研磨搅拌法制备牙炎灵软膏,以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吸收光谱分别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临床观察疗效.结果和结论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疗效满意.
作者:杜泽光;唐干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CAI在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吴宏霞;刘玉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静脉给药过敏反应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病人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方法对158例静脉过敏反应发生的分析、处理.结果158例静脉给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均得到及时处理,无其他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过敏反应的处理主要在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及药物内容调节好滴速,以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史小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酶促脱酰法裂解青霉素工业钾盐生产药用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即6-APA)的反应机理中,在不同反应物浓度、pH及温度下将直接影响酰化酶的活性及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多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摸索出酰化酶的适宜的工艺条件以达到延长酰化酶的使用寿命,降低6-APA的生产成本的目的.
作者:刘常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复方水杨酸洗剂中抗氧剂进行选择.方法在原处方中加入4种不同抗氧剂,用HPLC测定水杨酸和间苯二酚的含量,并在不同储存温度下比较其抗氧作用.结果以0.2%亚硫酸氢钠或0.2%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效果好,同时降低储存温度也可延缓间苯二酚的氧化变色.结论加入合适的抗氧剂可保证制剂质量,增加稳定性.
作者:商国美;叶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应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的2001年~2003年363株肠球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球菌对所测的8种抗生素中,万古霉素总耐药率低为0.31%,其次是氨苄西林为42%,其他抗生素总耐药率均在46.1%~70.1%之间.结论肠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粪肠球菌多于其他肠球菌.肠球菌耐药性严重,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
作者:郑韵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红藤灌肠液对家兔直肠黏膜的刺激性及灌胃给药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复方红藤灌肠液按每日22g·kg-1(即83.3ml·kg-1)剂量,分3次给小白鼠灌胃给药,观察药后的毒性反应.按5.4g·kg-1剂量,在4h内分4次对家兔直肠给药,与蒸馏水组比较,观察给药组的直肠黏膜刺激性.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所有给药小白鼠均未发生中毒反应或死亡;刺激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变化.结论复方红藤灌肠液无急性毒性现象,对家兔直肠黏膜无刺激性.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异烟肼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KR100-5C18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0.8m1·min-1;紫外检测波长:263nm.结果异烟肼在0.25~2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n=6),重复性良好,RSD=0.7%(n=6),平均回收率99.33%,RSD=0.64%(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张江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罗红霉素抗菌谱广,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的治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文就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述,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卢玉秀;薛金春;严章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科外用药.方法从合理用药的角度总结出六方面的内容,以及正确使用外用药所应注意的几点事项.结认合理而正确地使用外用药物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作者:车斌;郭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