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区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刘茂柏;郭瑛

关键词:急救药品, 管理, 合理用药, 病区, 注意事项
摘要: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要科学而又分秒必争.力求准确、迅速、及时.本文作用就病区抢救车上急救药品的贮存与保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一阐述,并按急救药品的药理分类对每一类急救药品中的常用药品在临床应用时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其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的贮存、保管、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和出现问题时的补救措施等,从而确保病区在抢救病人时用药能迅速、安全、有效.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败酱草及其混淆品的区别

    采用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败酱草(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的药材来源,饮片性状、成分、药理及混淆品苣荬菜、菥、苦丁、苦菜、苦荬菜进行鉴定比较逐一区别,结果表明它们的饮片性状、成分、药理截然不同,临床上不可混淆应用.

    作者:缪寿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目的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提高阿莫西林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采用滤膜过滤贴膜法(以下简称贴膜法)对阿莫西林进行活菌检出率、回收率试验.结果贴膜法、洗脱法、平板计数法细菌数检出率分别为66.6%、13.3%、20.0%,回收率分别为59.2%、3.1%、9.5%.结论贴膜法作为阿莫西林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准确、

    作者:杜平华;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工肾透析液A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肾透析液A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指导原则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将人工肾透析液A液1:4稀释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快速有效.结论用标示值为0.125EU.ml-1的鲎试剂对人工肾透析液A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度检查.

    作者:陈金花;林朝阳;陈玉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利多卡因胶浆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用于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起表面麻醉、润滑作用.方法依据中国医院制剂规范1995年版(西药制剂第二版)胶浆剂制备方法制备,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质量符合规定,用于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296例,有效率96.7%.结论该胶浆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作者:郭温迎;陈静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药物基因组学与制药用药个体化

    目的概述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主要研究对象与方法,重点介绍药物基因组学在中西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前景.方法与结果本文比较了药物基因组学与传统遗传药理学的异同,论述了制药工业开展药物基因组学的利益,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阐明中药现代化的可行步骤,以及描绘了药物基因组学理论在给药个体化中的应用.结论药物基因组学作为一新型学科门类,将带来药物发展与研究革命性变化.

    作者:史道华;陈鹭颖;曾昭全;刘锡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布洛芬HPMC骨架片药物释放因素研究

    目的考察影响布洛芬亲水性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各种因素.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用湿法制粒和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缓释骨架片,并考察HPMC用量,粒度,制备方法,片子大小及其它辅料对布洛芬HPMC骨架片的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布洛芬HPMC骨架片的体外释药均符合Higuchi方程.HPMC的用量,粒度和制法,片子大小对布洛芬的释放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湿法制片的释药速率比干法慢.布洛芬的释药速率随HPMC粒度的减小和片子的增大而减慢.淀粉,PVP、MCC、EC的加入(每片HPMC的含量不变)均减慢布洛芬释药速率.结论 HPMC用量、粒度、制备方法、片子大小及其它辅料为影响布洛芬骨架片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许鲁宁;黄芳;吴锡添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克癃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用HPLC法测定克癃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45nm.结果补骨脂素在0.0964~0.482μg,异补骨脂素在0.0868~0.43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98.9%,RSD分别为1.39%;2.1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黄庆德;杨荣平;杨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贝母的品种与性状区别

    目的对百合科植物贝母的不同品种进行区别比较,防止药材伪充或混用.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理化区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品种的贝母在性状特征、显微结构特点和理化特性上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根据品种的不同正确选用,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有效.

    作者:何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益血晶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益血晶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环黄芪烷醇类皂苷用氢氧化钾脱乙酰基而使所有皂甙全部变成黄芪甲甙的前处理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5∶7∶2)为展开剂,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甙含量,测定波长为500nm,参比波长为700nm;血红素铁用比色法测定,测定波长:386nm.结果环黄芪烷醇类皂苷和血红素铁平均回收率97.87%(RSD=2.34%)和100.77%(RSD=2.41%).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缪锦灼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我院1999~2002年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分析

    简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理,说明以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逐渐代替旧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趋势,为医院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谢佩勇;陈丽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使用非处方药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认识非处方药(OTC),按说明书或药师指导服用.不能随意滥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才能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592例医院感染致病菌耐药率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6至2001年感染病例中检出的729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前3年常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后3年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和滥用或免疫机能的低下而发生变迁的.近几年真菌病也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样占重要地位,与文献报道相符[1].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莆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普遍的耐药性,而阴性杆菌对庆大、丁胺、氟哌酸,其耐药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此,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和分期分批交换使用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侯爱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腺因子D对老龄大鼠生长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腺因子D对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雌、雄21月老龄SD大鼠各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隔日背部皮下注射胸腺因子D 2mg*kg-1,另一组及6月青龄雌、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处理3个月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腺垂体组织、血清TSH和血清FT4、FT3.结果腺垂体组织中TSH在雌、雄大鼠各组间均无差异.雌性老年组血清FT3低于青龄对照组,但无统计意义;雄性老年组血清TSH高于青龄对照组(P=0.099),血清FT4和FT3明显低于青龄对照组(P<0.05),给药后,上述老年性改变可得到逆转,使其水平更接近青龄对照组水平.结论胸腺因子D可逆转老龄大鼠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激素的老龄性改变,从而延缓衰老.

    作者:彭宗根;过贵元;刘小朋;李东良;杨才生;陈少华;陈紫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比较3种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抑郁症病人,用3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分别为A组氟西汀(百优解20mg*d-1)、B组帕罗西汀(赛乐特20mg*d-1)、C组万拉法新(忆诺思75mg*d-1),3组均为口服给药,疗程6周,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 A、B、C3种方案的总成本依28973.28元、30455.04元、28056.00元,痊愈率分别为60%、65%、70%,有效率分别为72.5%、75%、82.5%.C方案痊愈率、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C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廖日房;温预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养真补肾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对养真补肾胶囊质量检查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药品中所含的淫羊藿和补骨脂进行鉴别.结果制定的检查方法排除了药品中其它成分对被检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法可用于养真补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洪海军;夏志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的浓度

    目的建立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EZ)和阿普唑仑(AZ)浓度的方法.方法以Techsphere-ODS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硝西泮(NZ)为内标,紫外254nm处检测.结果 EZ和AZ血浓线性范围为0.25~3.0μg*ml-1,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2.5ng/ml、12.5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0%,96.14%.结论本法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王淑君;熊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保和堂珠珀猴枣散的鉴别

    目的对保和堂珠珀猴枣散中猴枣、珍珠、琥珀等13味中药进行鉴别观察.方法保和堂珠珀猴枣散中茯苓、钩藤、麦芽、珍珠、琥珀、防风、金银花等应用显微及TLC进行观察.结果可为保和堂珠珀猴枣散提供质量控制依据.结论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张尚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虎杖鞣质的荧光偏振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荧光偏振度分析了解亚硫酸盐对鞣质分解的影响.方法从虎杖中提取鞣质,加入亚硫酸盐使鞣质分解,随着亚硫酸钠浓度配比的变化,观察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值的改变.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硫酸钠浓度对鞣质配比的增大,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变得越来越小.结论测定鞣质溶液荧光偏振度,可以用来检测鞣质结构的改变.

    作者:曾伟成;杨辉;蔡钦榕;罗友华;黄亦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氯氮平的不良反应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阐述氯氮平的不良反应,以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作者:李瑞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酒中仙胶囊中葛根素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以葛根素含量为指标的酒中仙胶囊的质量标准试验,快速准确测定酒中仙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选用硅胶G作固定相,以氯仿-甲醇等为展开剂,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7337.674783C+287.0099962,Y=0.999859816, Ⅰ、Ⅱ、Ⅲ号胶囊,回收率分别99.21%、102.16.、102.82%;葛根素含量分别17.27mg*g-1、15.52mg*g-1、7.53mg*g-1.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测定酒中仙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

    作者:曾健;郭尧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