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区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刘茂柏;郭瑛

关键词:急救药品, 管理, 合理用药, 病区, 注意事项
摘要: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要科学而又分秒必争.力求准确、迅速、及时.本文作用就病区抢救车上急救药品的贮存与保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一阐述,并按急救药品的药理分类对每一类急救药品中的常用药品在临床应用时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其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的贮存、保管、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和出现问题时的补救措施等,从而确保病区在抢救病人时用药能迅速、安全、有效.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谈抗感染药的不合理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临床抗感染药不合理应用情况,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促进抗感染药的应用更加合理有效.

    作者:伊萍;张养琳;黄建平;杨翠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麻黄碱的测定方法

    本文对不同组成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梁;石贵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Excel表格在L9(34)正交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L9(34)正交试验中应用Excel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方法利用Excel自动计算功能编制算法程序,制成模板保存.结果应用时录入实验数据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表格简洁明了,具有自明性.结论 Excel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数据分析精确,可作为L9(34)正交试验数据处理的理想手段.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氯氮平的不良反应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阐述氯氮平的不良反应,以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作者:李瑞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物致癫痫发作的治疗及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常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本文介绍1例因患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50mg 1日2次,15天后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并出现癫痫发作,经精心治疗与护理,获得康复.

    作者:刘凤珍;刘俊林;吴小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地尼胶囊的含量

    目的测定头孢地尼胶囊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与HPLC方法一致,在2μg*ml-1~1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9%,RSD为0.6%.结论此法回收率与精密度较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戴敬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败酱草及其混淆品的区别

    采用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败酱草(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的药材来源,饮片性状、成分、药理及混淆品苣荬菜、菥、苦丁、苦菜、苦荬菜进行鉴定比较逐一区别,结果表明它们的饮片性状、成分、药理截然不同,临床上不可混淆应用.

    作者:缪寿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虎杖鞣质的荧光偏振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荧光偏振度分析了解亚硫酸盐对鞣质分解的影响.方法从虎杖中提取鞣质,加入亚硫酸盐使鞣质分解,随着亚硫酸钠浓度配比的变化,观察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值的改变.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硫酸钠浓度对鞣质配比的增大,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变得越来越小.结论测定鞣质溶液荧光偏振度,可以用来检测鞣质结构的改变.

    作者:曾伟成;杨辉;蔡钦榕;罗友华;黄亦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的浓度

    目的建立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EZ)和阿普唑仑(AZ)浓度的方法.方法以Techsphere-ODS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硝西泮(NZ)为内标,紫外254nm处检测.结果 EZ和AZ血浓线性范围为0.25~3.0μg*ml-1,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2.5ng/ml、12.5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0%,96.14%.结论本法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王淑君;熊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浅议生化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书写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实验的各项技能.

    作者:廖之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工肾透析液A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肾透析液A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指导原则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将人工肾透析液A液1:4稀释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快速有效.结论用标示值为0.125EU.ml-1的鲎试剂对人工肾透析液A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度检查.

    作者:陈金花;林朝阳;陈玉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口服氯丙嗪致恶性症状群1例

    我院遇见1例因患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应用氯丙嗪治疗过程中发生恶性症状群,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秀珍;欧敏泓;郑秀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方降压胶囊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氯化钾和硫酸胍生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多组分复方降压胶囊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氯化钾和硫酸胍生鉴别的方法.方法在碱性溶液中,用高铁氰化钾氧化样品中的维生素B1使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丁醇后显蓝色荧光鉴别复方降压胶囊中的维生素B1;利用维生素B6能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起作用显蓝色鉴定复方降压胶囊中的维生素B6;在微酸性溶液中,利用钾能与四苯硼钠生成白色沉淀鉴别样品中的氯化钾;利用硫酸盐的反应鉴定样品中硫酸胍生.结果利用选定的方法鉴别样品中的四个组分均呈明显的正反应,空白试验均呈负反应.结论选定的方法可用于复方降压胶囊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氯化钾和硫酸胍生的鉴别.

    作者:翁水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制剂泻定胶囊生产工艺的改进

    目的解决泻定胶囊中丁香酚含量不稳定和损耗问题.方法采用丁香药材与已制成的干颗粒直接混合粉碎法加入,避免了烘干加热过程对丁香酚造成的影响.结果泻定胶囊中丁香酚的损耗率由原来的8.86%下降到2.20%,丁香酚含量比较稳定.结论改进的工艺合理,简单,可靠,有效地保留泻定胶囊中丁香药材丁香酚有效成份.

    作者:陈志春;林秀丽;谢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静滴头孢唑林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6岁,因咳嗽、咳痰、发热4d,到我院就诊.查体:T39.5℃,扁桃腺红肿、充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头孢唑林5.0g,静滴,于第四天输注后1h左右,患者出现解尿疼痛,解少量尿伴血尿,并有白色晶体解出而急诊.

    作者:唐志华;徐雯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制剂开发与利用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中药制剂、制剂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

    作者:吴智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酸钙凝胶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目的以磷酸盐缓冲液-无水乙醇(2∶1 V/V)混合溶剂溶解凝胶小球.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39.2nm处测定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得回归方程:D=3.1×10-3+1.5×10-3C,r=0.9979(n=3),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0.23%.结论此方法简便、节省时间

    作者:陈增;黄仁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病区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要科学而又分秒必争.力求准确、迅速、及时.本文作用就病区抢救车上急救药品的贮存与保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一阐述,并按急救药品的药理分类对每一类急救药品中的常用药品在临床应用时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其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的贮存、保管、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和出现问题时的补救措施等,从而确保病区在抢救病人时用药能迅速、安全、有效.

    作者:刘茂柏;郭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凉山虫草及亚香棒虫的鉴别

    本文对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凉山虫草及亚香棒虫进行药材外观,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鉴别比较,本法可分清三者.其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鉴别它们的依据.

    作者:谢敏;周继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目的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提高阿莫西林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采用滤膜过滤贴膜法(以下简称贴膜法)对阿莫西林进行活菌检出率、回收率试验.结果贴膜法、洗脱法、平板计数法细菌数检出率分别为66.6%、13.3%、20.0%,回收率分别为59.2%、3.1%、9.5%.结论贴膜法作为阿莫西林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准确、

    作者:杜平华;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