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旋光定量法

李临洮;张淑萍

关键词:盐酸麻黄碱, 旋光法, 含量测定
摘要:本人根据盐酸麻黄碱具旋光的性质,试用旋光法直接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含量.结果表明浓度在2~14mg*ml-1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并将旋光法与银量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结果满意.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功劳去火片的体外溶出度考察

    本文报告以水为释放介质,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操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nm处测定功劳去火片中黄芩苷的吸收度,并计算功劳去火片的累积溶出度,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批号的功劳去火片样品的溶出参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有必要对每批产品进行溶出度检查,以确保疗效.

    作者:范吕林;黄雪梅;杨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慢性肾炎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本文采用HPLC法探讨了慢性肾炎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50875+8.37506×107×X,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RSD=2.78%.(本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缪建泉;林晓;游勇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3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30例次静脉给药茶碱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氨茶碱血药浓度为12.9±2.18μg*ml-1,其中10~20μg*ml-1的占54.87%,77.39%患者得到控制.说明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对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华;余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山地明C-2监测法

    介绍新山地明C-2监测法,重新评估C0法.经各移植中心试验研究认为,C-2监测值代表新山地明吸收变异值,在初次给药的5d内每毫升每小时应达到4400~5500ng,否则急性排斥或慢性排斥增加或移植肾失功程度加大.C-2与AUC相关性好,并介绍了各种脏器移植不同时段的目标水平及调整剂量的计算公式.

    作者:刘锡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擦剂中大黄素的含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擦剂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擦剂中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0771mg*ml-1,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30%(RSD=0.23).可作为制定黄芪擦剂质量控制方法时参考.

    作者:田晓东;俞桂新;潘洪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我院改进制水系统的体会

    本文结合目前《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工作,改进我院制水系统,结合塔式蒸馏水器和热压式蒸馏水器的具体结构对其作了对比分析.塔式蒸馏水器效率低,能耗高,制水水质较差,热压式蒸馏水器效率高,能耗低,制水水质好.

    作者:陈立;庄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仙桃草的显微鉴别

    仙桃草,别名为蚊母草,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veronia pereprina L)的带虫瘿全草.在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均有分布.在福建省,尤其是闽南、闽西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惯称八卦仙桃草,接骨仙桃等,民间应用广泛.现已收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该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止血补血消肿的作用.单味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尽等病证效果确切.如与当归,地黄等组成复方疗效尤为突出.其主要化学成份为木犀草素(lution),金圣草素(chrysoerial),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甘露醇(mannitol)等.

    作者:林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用复方南星止痛膏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48岁,女性,因背颈项酸胀疼痛,上肢屈伸不利并伴有轻微麻木症状,反复发作半年有余,近日病情加重前来就诊.经CT诊断为颈推骨质增生,处以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贴药约10min许,患者突感全身发热,面部潮红,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于是立即取下贴剂,约15min左右症状消失.由于该药膏价格较贵,而且说明书上无上述副作用提示,经患者同意继续贴.贴后不到8min,上述症状再现,躯干及四肢未见皮疹,遂取下贴剂,约40min左右症状自行消除.患者既往无哮喘病史,无其它药物过敏史.

    作者:章成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旋光定量法

    本人根据盐酸麻黄碱具旋光的性质,试用旋光法直接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含量.结果表明浓度在2~14mg*ml-1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并将旋光法与银量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结果满意.

    作者:李临洮;张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视药房发药后的解释工作

    门诊药房是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在发药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患者予以解释,使患者能够知道,在什么时候用药,为什么用药,怎样用药来治疗疾病,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萍萍;吴维佳;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胃肠道组织与功能也随之变化,直接影响着某些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作者:倪向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鲎试剂法用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按2000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用灵敏度为0.5EU*ml-1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采用灵敏度为0.25EU*ml-1鲎试剂检测则精确度更高.原液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

    作者:竭雅;林诗平;陈建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胞必佳制造工艺的改进

    采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优化的红色诺卡氏菌的培养条件(Difco酵母膏1%,葡萄糖1%,32℃,静止培养),其菌体产量达51.7±4.8(g/L)、破碎率>80%.通过离心和过滤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00rpm×10min,500rpm×10min和1000rpm×10min离心乳化液或G4过滤器过滤乳化液均能去除黑色固形物,1000rpm×10min离心去除黑色固形物效果好,离心处理乳化液N-CWS含量损失小于10%,G4过滤器处理乳化液N-CWS含量损失小于15%.

    作者:张祝兰;林善;唐文力;王清波;洪金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表明在1~5μg呈良好线性(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为1.33%.本法简便准确.

    作者:周瑾;张榕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以探讨其今后的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银杏资源,并有传统的中医药经验,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资源合理配置及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作者:郭炎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卡那霉素引起血小板下降2例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林××,男性,3岁,因发热、咳嗽,应用卡那霉素(有青霉素过敏史)0.15g,1日2次,次日患儿突然出现全身皮下散在性出血点.体温:腋下36.7℃,咳嗽症状减轻.查体: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喉无红肿,两侧扁桃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正常,心脏(一),肝脾未触及.

    作者:陈立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积极开展药理学实验设计,以培养高素质药学专科人才

    课题设计是中、高级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我校药学大专班学生在实习时才做一次课题设计,并作为毕业论文进行答辩.由于在校中从未开展过课题设计,因此在实习中面对课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有些课题是带教老师已事先设计好,只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而已,这就失去了做课题的意义.因此,为了加强药学专科学生素质的培养,我们在药理学实验课题中开设实验设计课.

    作者:邱腾颖;潘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口服平消胶囊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37岁,因双侧乳房胀痛1年,近日痛甚,来院就诊.乳腺红外线扫描诊断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自述过去曾服用过天冬素片、逍遥丸、百消丹等药物,但疗效甚微.

    作者:林燕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属离子对蚯蚓CAT、GSH-Px及SOD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离子在体内、外对蚯蚓CAT、GSH-Px及SOD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2+、Fe3+、Mn2+在体外对蚯蚓CAT有抑制作用、Mg2+、Hg2+、Cd2+则对其有激活作用,但在体内Zn2+、Fe3+则转变呈激活作用;Zn2+、Fe3+、Mn2+等在体外对蚯蚓GSH-Px呈抑制作用,在体内24h对其也呈抑制作用,但48h却表现为激活作用;Zn2+、Fe3+、Mn2+、Hg2+等在体外对蚯蚓SOD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0%~30%,但在体内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作者:林少琴;兰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中国药典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做出明确的规定,不溶性微粒≥10um不得超过20粒.ml-1,≥25um不得超过2粒.ml-1.但对输液中加入其它药物引起的微粒变化未做规定.已有文献报道输液中加入西药针剂后的微粒变化.中草药注射液由于制备工艺特殊,成分复杂,受pH值、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澄明度较易发生变化,本文对5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献彩;邱静林;陈育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