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倪向明

关键词:老年人, 胃肠道功能, 药物吸收, 组织与功能, 年龄
摘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胃肠道组织与功能也随之变化,直接影响着某些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香酚与丁香油薄层色谱鉴别

    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bunb花蕾提取的油,丁香酚系由丁香油经碱溶解后用酸析出分离得的单体.丁香酚具有消炎、止痛及驱风作用.口腔科常作为牙科填充材料及补齿消毒剂.由于丁香油与丁香酚在形状颜色、气味及理化性质基本相似,所以,近来市场上有用丁香油假冒充丁香酚出售,单凭一些理化检定方法很难将两者区别开,经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可快速、准确、简便、直观将两者区别开,此法可供口腔科药物的快速分析.

    作者:陈星霞;黄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牙髓失活剂含量测定法的改进

    牙髓失活剂(亚砷酸糊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质量标准含量测定方法[1]为碘酸钾滴定法,该法操作不便,反应终点不好观察,经实验改用碘滴定法,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达梅;陈国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类固醇激素在体外对肿瘤细胞bcl-2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机制及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说明乙烯雌酚显著增强KS、SGC端粒酶的活性,丙酸睾丸酮和乙烯雌酚不同程度增强bcl-2蛋白表达.

    作者:刘芬;林贤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炉甘石粉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湿疹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可发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及手足等外露部位较常见,但腋窝、阴部、股部、肛门周围等皮肤皱褶处也常发生.如用热水洗烫、用力搔抓,不适当的外用药等均可使本病恶化及痒感加剧.我院试制的复方炉甘石粉是采用炉甘石、滑石粉等为主药,研制成的外用粉剂.1999~2000年我们用该制剂对200例明显湿疹病人进行治疗临床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悦;范文佶;王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转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查处2001年第一季度药品抽验中不合格药品的通知[闽药管(2001)稽226号]

    各地区、市卫生局、医药管理部门:现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查处2001年第一季度药品抽验中不合格药品的通知>(国药监市[2001]206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对在这次药品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药品,请各地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未成立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由卫生局药政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其中,南平市第一医院生产的不合格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ml.12.5g),建阳市医药公司销售的不合格布洛芬片,邵武医药采购供应站销售的不合格藿香正气水,请南平市卫生局依法查处;莆田市医院使用的不合格维生素C片,由莆田市卫生局依法查处;三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合格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ml.1.25g),)和古田华闽抗生素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头孢氨苄胶囊(规格0.125g),由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依法查处.有关查处结果请在6月20日之前报省局稽查处,并抄送省药检所.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5.22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属离子对蚯蚓CAT、GSH-Px及SOD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离子在体内、外对蚯蚓CAT、GSH-Px及SOD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2+、Fe3+、Mn2+在体外对蚯蚓CAT有抑制作用、Mg2+、Hg2+、Cd2+则对其有激活作用,但在体内Zn2+、Fe3+则转变呈激活作用;Zn2+、Fe3+、Mn2+等在体外对蚯蚓GSH-Px呈抑制作用,在体内24h对其也呈抑制作用,但48h却表现为激活作用;Zn2+、Fe3+、Mn2+、Hg2+等在体外对蚯蚓SOD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0%~30%,但在体内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作者:林少琴;兰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克洛胶囊的含量

    头孢克洛是一种半合成抗生素类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是安全有效的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之一.其含量测定部颁标准规定用微生物法,但该法费时,操作麻烦,作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作者:唐小明;王庆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牛黄片中胆红素的含量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牛黄片中胆红素的含量.色谱条件:YWG-C18柱;流动相:氯仿-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55∶45∶5);检测波长:451nm.回收率为99.01%.本法重现好,准确度高,时间短.

    作者:唐元军;林美珍;周仰青;施夏蓉;洪可俊;张伟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房发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药是药剂人员用语言或文字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详细明了地告诉患者.这对于正确执行医嘱,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本文就发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述如下,以期引起调剂人员对窗口发药的重视.

    作者:蔡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前处理车间和提取车间GMP改造几个问题讨论

    讨论在中药前处理车间和提取车间GMP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改造过程中,一部分设施设备选择注意事项.明确对直接入药的药材、干膏、辅料处理过程应在相应洁净度洁净区进行的要求.

    作者:蔡万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动物模型与药物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将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毒性肝炎和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作一综述.并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现状作个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作者:郑幼兰;刘子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温度对氯霉素注射液含量测定影响探讨

    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的氯霉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生物检定法,检定菌为藤黄八叠球菌[CMCC(B)28001],在pH值6.0的磷酸盐缓冲液和pH值6.5~6.6的Ⅱ号培养基中进行含量测定,培养皿规定在35~37℃中培养,按上述条件进行检定,边界容易模糊不清,有时还会产生双圈现象,给测量带来困难,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多次检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检验条件下检验的平均可信限率经常容易超过5%,对在临界值旁的检品难以作出判定.我们通过对多批样品进行多次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氯霉素注射液的微生物检定法采用培养温度为39℃,在其他检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检定指标包括抑菌圈的直径,高低剂量抑菌圈边缘清晰度以及可信限率均可达到要求,并且优于现行标准检验下的检定指标,调整温度后测定的含量测定结果与未调整时的含量结果比较,两者之间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作者:张力增;江旺明;陈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头孢曲松钠在输液中与8种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观察

    头孢曲松钠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上常用其钠盐溶于输液与其他注射剂配伍进行ivgt t治疗.笔者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对头孢曲松钠在5%葡萄糖液中分别与维生素B6、维生素C、丁胺卡那霉素、氧哌嗪青霉素、酚磺乙胺、10%KCl注射液、氨茶碱、能量合剂等8种注射剂配伍,观察外观、Ph、紫外光谱及含量测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吴剑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黄芩与甘肃黄芩的鉴别研究

    本文从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几方面对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进行鉴别研究,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种药材的黄芩苷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两者间的异同点.

    作者:陈福星;林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鲎试剂法用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按2000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用灵敏度为0.5EU*ml-1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采用灵敏度为0.25EU*ml-1鲎试剂检测则精确度更高.原液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

    作者:竭雅;林诗平;陈建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胃肠道组织与功能也随之变化,直接影响着某些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作者:倪向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于龙胆草口服剂量的探讨

    龙胆草是较常用的中药,为龙胆科(Gentia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或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以干燥根茎入药(以根为主).药典记载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功能,用量为3~6g[1].

    作者:孙皎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视药房发药后的解释工作

    门诊药房是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在发药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患者予以解释,使患者能够知道,在什么时候用药,为什么用药,怎样用药来治疗疾病,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萍萍;吴维佳;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必须严格加以控制,但迄今为止仍无一种理想的化学药物问世.鉴于中药这一传统国粹对许多疑难病症有举世瞩目的独特疗效,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现将目前主要用于临床治疗AIDS的中药作一介绍.

    作者:朱善岚;陈应振;陈子榕;王友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表面活性剂在我院制剂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表面活性剂种类很多,在医院制剂中,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改进制剂工艺,对提高制剂质量带来许多有利因素.

    作者:李惠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