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郭光琼;李丰良;李江;罗静;唐建中;李德亮;丁桂华

关键词:红细胞, 免疫功能, 围术期
摘要: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观察组为34例全麻下胆囊切除术病人,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和术后7 d采静脉血测红细胞受体花环(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对照组32例,为健康体检者.结果术后3 d RFER、NTERT较术前上升,RFIR较术前降低(P<0.01),RICR上升(P<0.05);术后7 d RFER较术后3 d升高(P<0.001),RCR、NTERT较术后3 d升高(P<0.05),RICR、RFIR较术后3 d下降(P<0.05);术前与对照组各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01);术后7 d与对照组的RFER比较P<0.001.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胆囊切除后7 d开始回升.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腺苷A1受体系统对兔脑缺血的保护效应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系统对兔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n=8)、缺血组(Ⅱ组,n=8)、腺苷A1受体激动剂+缺血组(Ⅲ组,n=8),股动脉抽血至平均动脉压35~40 mmHg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血.观察术后第3天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结果Ⅱ组神经元密度为(76.50±5.26)个/mm,显著低于Ⅰ组神经元密度(208.13±11.08)个/mm(P<0.05);而Ⅲ组神经元密度(130.78±18.07)个/mm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激活腺苷A1受体系统能减轻脑缺血性损害.

    作者:王晓斌;况铣;吴洪翔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改良灌肠法治疗慢性菌痢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1999年11月~2002年1月我科采用氧氟沙星、大蒜素改良灌肠法,治疗慢性菌痢急性发作病人1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正斌;李敏;宫耀宇;孙宗立;祝晓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青岛市立体急救网络的建设与运行

    立体急救网络系统是指多维的陆、海、空一体的医疗集群、救护技术、手段和方法,应用于各种灾难发生后对急、危重伤病员的快速救治,它标志着一个地区的急救水平.青岛立体急救网络系统建立后,经应用直升救护机救治伤病员,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徐相瑞;安蓬;曹嘉;贺军;黄永森;杨华;李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立德粉中毒2例报道

    我们于2000年11月8日收治2例立德粉误食中毒致呼吸循环衰竭病人,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因误食立德粉中毒,0.5 h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心慌、气短急诊.查体:T 36 ℃,P 102次/min,BP 14/8.4 kPa,神志清,呼吸急促,声音嘶哑,双瞳孔无异常,颈无抵抗感,双肺底有少许湿罗音,心率102次/min,律齐,无杂音,心音稍低钝.

    作者:王洪光;薛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牛磺酸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等分为3组(每组n=8):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和牛磺酸治疗组(Ⅲ组).Ⅱ、Ⅲ两组建立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ARIRI的动物模型,Ⅰ组不阻断主动脉血流.Ⅲ组于阻断主动脉前5 min静注牛磺酸150 mg/kg.Ⅰ、Ⅱ组以等容积生理盐水取代牛磺酸.动态检测血中BUN、Cr、SOD、MDA、AT-Ⅱ、尿β2-MG的变化,以及肾皮质中SOD、MDA的浓度.结果Ⅲ组在灌注期血BUN、Cr、AT-Ⅱ及尿中β2-MG含量明显低于Ⅱ组(P<0.05或P<0.01),血和肾皮质MDA浓度明显低于Ⅱ组(P<0.01),SOD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1).Ⅱ组电镜下见明显肾小管损伤及坏死,而Ⅲ组肾小管损伤轻微.结论牛磺酸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所致ARIRI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AT-Ⅱ的生成有关.

    作者:夏芳;王泽华;周青山;夏中元;詹丽英;熊桂仙;黄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对液体火箭推进剂四氧化二氮染毒鼠的血气和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高压氧治疗对四氧化二氮(N2O4)染毒大鼠血气及存活率的影响,以探讨简便易行的N2O4中毒防治新途径.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2O4染毒组(N2O4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每组12只.复制N2O4致大鼠中毒模型,10 min后将HBO组(12只)放入俄罗斯伊尔德什二型单人可移动式高压氧舱内治疗,压力为0.2 MPa,时间为1 h,大鼠出舱后1 h测定血气变化,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气变化和存活率.结果 N2O4中毒后动脉血pH为7.15,PaCO2为83.20 mmHg,PaO2为50 mmHg,SaO2为72.00%,较正常对照组变化显著.HBO治疗后使以上指标分别变为7.25、52.40、67.00和89.00,接近正常对照组.HBO组的存活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25.00%).结论急性N2O4中毒使血气成分发生明显改变,与N2O4中毒造成肺组织损伤有关.HBO治疗对血气变化有很大的调节作用,HBO组能提高N2O4吸入中毒大鼠的存活率.

    作者:岳茂兴;李建忠;杨鹤鸣;李成林;蔺宏伟;张建中;魏荣贵;刘立果;姜玉峰;王萍;高培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葛根素在大鼠脑复苏时对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在大鼠脑复苏时对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组,采用Pulsinelli 4 VO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Fas、p53蛋白表达的水平及凋亡细胞数的变化.结果①脑缺血10 min再灌注6 h,海马CA1区有少量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再灌注12 h后增多.②脑缺血10 min再灌注3 h,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多;再灌注12 h,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达高峰,后下降.③神经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④给予葛根素治疗后,上述变化均减轻.结论葛根素脑复苏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或延迟脑缺血时细胞凋亡、调控基因Fas、p53的表达.

    作者:杨光田;曹建忠;刘书山;钟强;邓普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血透病人内瘘阻塞紧急溶栓与常规抗凝效果的对比研究

    内瘘阻塞是透析科急症,及早发现并紧急溶栓治疗可大限度地挽救内瘘.本研究旨在比较尿激酶溶栓治疗与常规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并对溶栓开始早晚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王丽;石耀辉;贾磊;张文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办好急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教育 走发展我国急诊医学自己的路——祝全国第一个大学本科急诊医学专业的诞生

    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若从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之日开始计算,已逾15年了,我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一包括院前急救、城市医院的急诊科、急诊ICU,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王一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颌面部严重外伤救治体会

    颌面部外伤在口腔临床中是较常见的,因其常伴有颅脑损伤及其他临近器官损伤,如处理不当,易造成生命危险,我们1995~2001年收治了38例颌面部严重外伤,报道如下.

    作者:付振君;万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现就我院1980~2000年资料较全的52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及总结.

    作者:周祥林;戴天宁;孙大强;吉宏韬;李志翔;江瑞阳;王怀功;张英民;金小平;张伟荣;丁秋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泮托拉唑与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及对胃内pH值24 h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配对分组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与洛赛克对照组.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病人呕吐咖啡色液体,解柏油样便停止时间、胃内pH值2、4、6.4三个水平的时间,与洛赛克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泮托拉唑与洛赛克相比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东力;邵园园;张筱琴;宋祖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儿童集体禁用灭鼠剂中毒及抢救

    1996年1月1日~2001年4月30日,我院儿科共抢救鼠药中毒儿童115例,死亡5例.小年龄为1岁2个月,大14岁,4~6岁儿童占23%.毒鼠强中毒占60%,氟乙酰胺中毒占18.3%.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则彬;邢愚;徐惠;吕传柱;张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疗效观察

    我科1998年2月~2000年8月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海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L-选择素介导中性粒细胞与LPS激活的内皮细胞黏附

    目的研究L-选择素在大鼠中性粒细胞(PMN)与LPS激活的内皮细胞间黏附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大鼠PMN,测定用L-选择素单抗、L-选择素配体硫苷脂孵育后的大鼠PMN与不同浓度LPS激活的PMEC间黏附率.结果 L-选择素单抗、硫苷脂均能使中性粒细胞与LPS激活的PMEC间黏附率降低.结论 L-选择素介导了PMN与激活的PMEC间黏附.

    作者:倪俊;于宝军;刘志国;陈玉林;张杏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肝外伤102例治疗体会

    现就我院1990~2000年间收治的102例肝外伤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男79例,女23例.年龄7~68岁,平均32.5岁.

    作者:李又林;陈贵;刁同进;刘承刚;房师顺;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重症患者低磷血症致横纹肌溶解症分析

    我院ICU病房近3 a收治的重症病人中,8例确诊为严重低磷血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RM),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白雪歌;梁刚;刘玉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大剂量山莨菪碱对脑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山莨菪碱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综合评分(NF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Barthel指数(MBI)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观察大剂量山莨菪碱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在心肺复苏后第5天,NFCS评分大剂量山莨菪碱组明显较小剂量山莨菪碱组和常规治疗组高(P<0.01),在复苏后第12周和24周,大剂量山莨菪碱组NFI评分明显较另两组低(P<0.05),MBI评分明显较另两组高(P<0.01).结论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改善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钢;蒋崇慧;郑伟华;赵双彪;尹刚;吴美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胚胎心肌细胞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周边区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观察胚胎心肌细胞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周边区后第72小时内的存活情况.方法移植组结扎成年大鼠冠状动脉的同时在预测的梗死周边区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对照组在正常大鼠的心肌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空白组结扎冠状动脉的同时在与移植组相同的部位注射等量的培养液.在移植后第72小时采集标本,进行普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在移植组和对照组都可以看到移植的胚胎心肌细胞的存在,空白组未发现有移植的胚胎心肌细胞.结论移植后72 h内胚胎心肌细胞在正常大鼠的心肌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周边区都可以存活.

    作者:张瑶;于玲范;关振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是糖尿病(DM)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明显不同于非DM者,本文就此进行比较,以提高对DM并AMI的认识.

    作者:江奕文;王坚平;黄林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