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肾绞痛患者输尿管肾镜碎石术

于茵;洪景范;孙大鹏

关键词:急性肾绞痛, 患者, 输尿管肾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经尿道, 结石
摘要:2000年2~8月,我们为5例结石致急性肾绞痛患者施行经尿道输尿管肾镜(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的含量变化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ICH)及脑梗死(ICI)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 3)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 HT5”K〗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3例基底节ICH和20例ICI患者血浆IGF-1和IGFBP 3水平,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 ICH及ICI患者血浆IGF-1、IGFBP 3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血浆中 IGF- 1和IGFBP 3参与了急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ICH和ICI具有某些共同的病理基础.

    作者:付学锋;吕云利;路逵;廖军;徐文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测定

    目的观察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IGF-1,2在血清和玻璃体中浓度的相互关系,即探讨眼球内IGF水平是否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VR)相关.方法观察组患有外伤性玻璃体积血.IGF-1,2的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PDR患者IGF-1,2比对照组升高(IGF-1∶ 2.6±1.1 ng/mL,P=0 .0005;IGF-2∶ 36.5±4.9 ng/mL,P=0.0004;n=21)对照组(IGF-1∶ 0.6±0.1 ng/mL,P=0.0005;IGF-2∶ 20.6±3.9 ng/mL;n=21)PDR血清中IGF-1,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玻璃体中IGF-1,2水平增高可能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VR)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苏颖;王峰;王世超;胡滨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03例心脏机械瓣替换术临床总结

    我院自1991年来共对103例病人实行心脏机械瓣替换术,近期无1例死亡,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凯明;陈志慷;肖斌;李晓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危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应用于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作用.方法 1997年8月~1998年10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抢救危重的呼吸衰竭患者.第一部分: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第二部分:行纤支镜吸痰灌洗术. 结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约2~5 min,病人无不适,患者的心率无明显增高,血氧饱和度无明显降低,且局部损伤小,无明显出血.经纤支镜行气管或支气管吸痰、灌洗后1 h、4 h,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熟练使用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可很快地建立人工气道,吸除口咽部及大气道内潴留的痰液,极大地减少气管插管对鼻、咽、喉及声带的损伤作用.纤支镜应用于气管、支气管吸痰灌洗对于危重患者能改善痰液引流、改善肺部通气、降低气道压力、减少肺损伤,且无任何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善群;钮善福;姜丽岩;方志野;白春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心脏骤停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与复苏肾上腺素应用

    肾上腺素是复苏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关于其复苏效果及适宜应用剂量存有争议.临床观察发现其与不同的疾病和生理状态有关[1],但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对两所三甲医院19 99年2月~2001年5月有明确病因的心跳骤停患者46例进行了肾上腺素用量和复苏效果的对照研究,并与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PGI2)浓度的变化结合起来分析 ,从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变化的角度探讨不同原因的心跳骤停复苏效果及生理机制,探讨心跳骤停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复苏效果的关系.

    作者:周荣斌;张树义;李爱民;翟晓辉;来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美托洛尔增强普罗帕酮对房颤的疗效观察

    Ic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用来转复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以及长期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已显示其较好的疗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阵发性房颤发作前连续服用倍他乐克(或阿替洛尔)的患者,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时较未服药者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用药量小,且临床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将平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于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转复房颤前30 min口服倍他乐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扈秀丽;宋晓漪;杨志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甘露醇致肾损害相关因素探讨及预防

    目的探讨甘露醇引起肾损害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382例患者使用甘露醇脱水后出现的肾损害.结果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肾结石等肾相关退行性病变,易引起肾损害.结论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须控制使用剂量及尽早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小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术后重危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现将我院1997年2月~2000年3月对15例术后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卫小青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几点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争议颇多.我院从1998~2000年将8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外科治疗组统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4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作者:赵文元;周晓平;刘建民;许奕;王来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间断血液透析与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抢救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常规血透、简易床边血透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透析滤过(CVVHDF)治疗25例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 2例常规血透患者因循环稳定、无并发症全部康复.23例行床边治疗,其中简易血透的15例,死亡8例,占53.3%;8例日间CVVH或CVVHDF患者死亡3例,占37.5%,但两组死亡率差别不显著.简易透析和滤过均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纠正高钾血症,血尿素氮、肌酐较透析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死亡组患者衰竭脏器数明显多于存活组(2.80±0.92 vs 1.57±0.64,P<0.01),首次透析治疗前血肌酐浓度高于存活组(412.6±200.6 μmol/L vs 292.9±138.5 μmol/L,P<0.05). 结论影响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累脏器的个数,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虽然差别不显著,但CRRT治疗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作者:韩国锋;张金元;陆石;陈静珠;代干华;陈缨;江月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48例诊治分析

    小肠破裂在腹部损伤中比较常见,但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者仍时有发生.我们总结近年收治的4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薛国柱;陈芦斌;李长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头穴针刺对大鼠急性脑出血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的损伤及头穴电针对其影响.方法脑内注血法制备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动物分为4组 :针刺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各组内分为4个时间点:给予干预因素后6 h、4 d、7 d及14 d.杀检前采用舌下静脉注射伊文斯蓝(EB),通过脑组织内EB含量评价急性脑出血后BBB的损伤及头穴针刺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针刺组在6 h、4 d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 0.01),在7 d、14 d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在7 d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生理盐水组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 ,在6 h 、4 d点与对照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在7 d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 结论急性大鼠脑出血后6 h、14 d持续BBB损伤,头穴针刺治疗脑出血可能与促进BBB损伤的修复有关.

    作者:纪晓军;何宏;温兆霞;唐强;东贵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

    患者男,52岁,农民.患精神分裂症(青春型)20 a.以前曾先后用过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药物,反复发作7次,长期服药间断住院治疗.近3 a,有时轻微口渴,但无多食及明显消瘦.10 h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不愿进食、言语零乱,于2001年2月10 日10时再次入住精神科.入院时查体:T 40.1℃,P 101次/min,R 22次/min,BP 15/10 k Pa.神志恍惚,存在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无自知力.周身皮肤潮红,弹性极差.双眼球凹陷.咽充血,心率101 次/min,律齐,无杂音.血常规示WBC 18.1×109/L,N 0.88,L 0.12,Hb 120 g/L.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上呼吸道感染.即给予物理降温,奋乃静2 mg,bid,静滴先锋霉素Ⅵ.11时10分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但无口角歪斜及口吐白沫.急查血生化:钾4.6 mmol/L,钠148 mmol/L,氯106 mmol/L,CO2-CP 24.2 mmol/ L,BUN 23.1 mmol/L,Cr 286 μmol/L,GS 35.6 mmol/L,血浆渗透压350 mOsm/L.尿常规:糖(++++),酮体(+),心电图正常.确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精神分裂症.于12时30分转入内科,立即给予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普通胰岛素、氯化钾等综合治疗, 17时神志转清,血糖降至12.8 mmol/L,但仍存在思维破裂,继续补液、抗精神病治疗,1个月后临床痊愈出院.

    作者:张原兴;周德洁;邢玉芹;于立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

    患者女性,25岁.2000年11月5日因腹痛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宫颈着色,无举痛,宫体约妊娠3个月大小,质软,右宫角部有压痛(+).B超显示:宫内孕,活单胎,符合孕周.

    作者:于桂芝;李鲜花;杨淑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颈部大血管火器伤

    无论平时或战时颈部火器伤均较为常见.头部有钢盔或头盔保护,胸部、腹部有防弹衣保护 ,这大大减少了头胸腹部的火器伤的发生率.由于颈部需要灵活的活动,目前尚无既能有效地保护颈部又不影响头颈部正常活动的防护措施,故颈部火器伤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颈部血管受到损伤的几率也大大增加[1].

    作者:刘瑞峰;马全利;刘彦普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食管上段憩室X线定位偏差导致开胸术失败1例报告

    食管上段憩室非常罕见,位于该段的巨大食管憩室需要外科手术切除时,X线钡餐定位的准确与否对帮助外科选择手术的路径至关重要.本文作者旨在通过本病的报道,引起同行对食管上段憩室准确定位的重视.

    作者:刘国强;李立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急诊体外循环动脉灌注管位置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循环(ECPB)动脉灌注管位置对肺门部火器伤后心脏骤停犬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杂种犬14只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后用小口径步枪射击犬右肺门区,心脏骤停后10 min开始复苏.A、B两组分别采用股动脉、颈动脉插管建立ECPB,同时给予人工呼吸、胸内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治疗. 观察动物CPR情况.结果 A、B两组动物均全部复苏成功,B组恢复自主循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复苏1 min时B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A组( P<0.05),PaO 2显著高于A组(P<0.01),PaCO2显著低于A组(P<0.05);复苏3 min时B组PaO 2显著高于A组(P<0.05),PaCO2显著低于A组(P<0.05).自主循环恢复后10 min两组间MAP、Pa O2、 PaCO2均无统计学差异.辅助循环停止后,两组动物自主循环基本保持稳定.结论 ECPB能有效地应用于心脏骤停的CPR,动脉灌注管靠近升主动脉根部有助于提高急诊体外循环心肺复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宏;陶登顺;易定华;蔡建辉;李同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维拉帕米控制老年人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疗效评价

    我们采用维拉帕米静脉注射对48例老年人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进行控制,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东;邓博夫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同体移位小腿断肢再植术

    我院1988~2000年共采用小腿移位再植的方法对5例列车轧断肢体伤进行手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于方堤;孙闯;富勇;郭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喉气管狭窄55例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喉气管狭窄患者55例,现对其病因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石磊;李贵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