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方剂配伍中之“反佐”

张大玲;左铮云

关键词:反佐, 配伍, 方剂
摘要:“反佐”属于方剂组方配伍的一种,早提出于《内经》,在后世医家临床组方配伍中得到了运用与补充。笔者主要从反佐与佐助、佐制的区别及反佐与反治的对比等方面,阐述对方剂配伍中的反佐的理解。反佐通过性味或作用与君药相反的配伍,在临床治疗中起到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妙丸化裁治阴冷验案1则

    阴冷是临床上少见的生殖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男子自觉阴茎、阴囊寒冷,女子自觉外阴及阴中寒冷,甚则冷及小腹尻股。廖金标教授结合自身行医30余年的经验对该病辨证分析,巧用四妙丸化裁,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钟婷婷;章德林;廖金标;赖海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是穴滞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8例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颈椎病早期的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治疗中采用滞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琳;赵美玲;程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竹叶石膏汤治疗不寐验案1则

    通过1例病案介绍临床运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治疗热病后不寐的经验。

    作者:何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傅青主女科·妊娠》组方用药特点分析

    《傅青主女科·妊娠》论述病症11种,附方11首,所用药物39味。《妊娠》篇中人参、白术使用频次高;其组方用药重视脾肾肝,善补气血阴;使用妊娠禁忌药,胆大心细。

    作者:严秀梅;文乐兮;罗伯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虫草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虫草中腺苷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0:90,V/V),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腺苷的线性范围2.0~100μg/mL, r=0.99996,腺苷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2%,低检出限为0.45μg/mL(S/N=3)。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合虫草中腺苷的含量检测。

    作者:黄力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迁址公告

    各位读者、作者、专家: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江西中医药》《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关心与支持。因工作需要,自2016年9月1日起,两刊编辑部整体搬迁至江西中医药大学湾里校区。地址变更为: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818号江西中医药大学致远楼三楼3307、3304室,邮编:330004。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缓解期验案2则

    慢阻肺缓解期病机为气阳亏虚,痰瘀伏肺。刘良徛教授认为,慢阻肺缓解期重在调理脾胃,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解除“肺胀”发病的宿根,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何媚燕;刘良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胃复春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进展

    胃复春片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由红参、香茶菜、枳壳(炒)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本文通过探讨胃复春片临床运用、作用机制及安全性,以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消化系疾病的临床治疗寻求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陈曦;赵亚红;张也青;叶冠;孙明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李戈扶正法治疗癌症经验

    李戈教授认为,癌病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外邪能力密不可分,五脏虚损是癌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本,扶正法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文博;李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陈潮祖运用麻黄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总结

    陈潮祖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对经方研究造诣深厚,对麻黄的应用独有心得,据证配伍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疗效明显。笔者现总结陈老运用麻黄解表祛邪、宣降肺气、宣通津液的临床配伍经验,并分析麻黄调节气津、三焦的理论依据,继以风疹、喑哑、癃闭三案展示其用药特色。

    作者:邓怀涵;叶明军;贾志超;贾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泻兼施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探讨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是因糖尿病日久而发的骨质疏松症。因其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医药在对其治疗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中外医家的青睐,且疗效甚佳。因此,笔者通过分析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及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此病方面的应用,得出可用“补泻兼施”法来组方立药以治疗此病。“虚以补之”“实以泻之”,针对糖尿病骨质疏松虚实夹杂之证,以采取相应的治法对其病证加以治疗。

    作者:曹灵修;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行为矫正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干预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行为矫正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效果。方法:经过4周的行为干预,比较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部分能在训练的4周以内进行纠正。训练2周内打人、咬人、扔东西、吐口水等攻击性行为明显改善,4周后打人、咬人、吐口水行为大多数已完全消失。对比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打人、咬人行为在2周和4周均有有明显差异(P<0.05),吐口水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行为矫正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数都能控制,因此在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该早期干预,强化训练,才能有效改善。

    作者:邵江洁;邱晓露;李维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方剂配伍中之“反佐”

    “反佐”属于方剂组方配伍的一种,早提出于《内经》,在后世医家临床组方配伍中得到了运用与补充。笔者主要从反佐与佐助、佐制的区别及反佐与反治的对比等方面,阐述对方剂配伍中的反佐的理解。反佐通过性味或作用与君药相反的配伍,在临床治疗中起到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大玲;左铮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吴伟论治血脂异常经验

    吴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29年,在临证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血脂异常的中医论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吴伟教授认为血脂异常的病机主要包括禀赋异常、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年老体虚,并创造性的提出热毒血瘀为血脂异常的基本病机之一。治疗方面主张祛痰化瘀与清热解毒并重,并自拟降脂方,临床多有效验。

    作者:刘珊珊;吴伟;卿立金;欧阳学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黑逍遥散治疗左偏瘫与右偏瘫的中风后抑郁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黑逍遥散治疗左偏瘫与右偏瘫的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70例偏瘫患者分为左偏瘫和右偏瘫各35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给予黑逍遥散加减,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每个疗程患者抑郁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均有显著改善,疗效比较左偏瘫组优于右偏瘫组。结论:黑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确切,而且对于左偏瘫的中风后抑郁患者更加有效。

    作者:黄晓青;林宁;黎飞猛;梁兆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困难脱机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COPD困难脱机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住我院ICU困难脱机的COPD病人4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病人均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超过7天,采用常规程序脱机后随机将病人分为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联合中药穴位电超导观察组与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1、2、3、7、24h的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以及舒适度、二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二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舒适度方面两组病人无明显差异。结论: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联合中药穴位电超导治疗能提高ICU困难脱机的COPD病人的氧合指数,增加病人舒适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二次插管率,对于ICU困难脱机的COPD病人顺利脱机能够作为良好的过渡性治疗。

    作者:李琛;阚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五苓散加减治疗顽固性汗出异常1例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减论治顽固性汗出异常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反复汗出异常达5年之久的患者服用五苓散加减的治疗过程及疗效,并分析用药原理。结果:顽固性汗出得以痊愈。结论:五苓散加减论治顽固性汗出异常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顽固性汗出异常提供了新思路,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萍;李明;王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加味五苓散治疗恶性肿瘤双下肢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五苓散口服加外敷治疗恶性肿瘤双下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0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23例,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呋塞米;观察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五苓散水煎取汁口服兼以药渣外敷。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观察局部体征变化情况及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苓散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双下肢水肿,并对局部症状有明显改善,进一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艳艳;王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自拟和胃止呕方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妊娠恶阻30例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止呕方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妊娠恶阻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至本院就诊的60例诊断为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和胃止呕方内服,疗程为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妊娠恶阻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治疗,采用自拟和胃止呕方合耳穴压豆法比单用自拟和胃止呕方疗效更好,并且价格较低且较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兆兰;郑兰;童娟娟;王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旴江医家医德风范赏析

    历代旴江医家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以治病救人济世为已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后世树立了德医双馨的光辉楷模。旴江医籍中有大量关于医学道德的精辟论述,旴江流域流传着许多旴江医家医德医风的动人故事,对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新内容。本文从仁心仁术、生命至上、精术立德、谦和辞让、求真求实、贫富同视、贵义贱利、同行相亲、奉方献术等九个方面介绍旴江医家的医德风范,以冀当代医生从中得到启迪并加以弘扬。

    作者:何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