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李映霞
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培育正气;既病防变,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 IgA肾病中,未病时,严防病症出现;病未显时,要及时发现病情、控制病情;未传时稳定病情;未盛时要极力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瘥后要注意各种调摄。
作者:姚木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原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临证还可应用于头痛、心悸、失眠、胃痞等属痰热郁遏,气机紊乱,平衡失调者。
作者:王莉;李映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为平补肝肾之阴的经典方剂,二至丸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衰老、调节免疫、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抗骨质疏松、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抗疲劳、抗血栓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及防治亚健康,然其药理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就二至丸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邹勇;左铮云;赵海梅;王馨;刘端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平胬膏对鼠背感染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A组60只和实验B组30只,各实验组随机分成3小组,分别采用加味平胬膏及生理盐水、雷弗诺尔纱条治疗,并通过统计实验A组中创面肉芽组织细菌数和创面肉芽组织EGF含量、实验B组中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渗液水肿评分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A组中经加味平胬膏治疗的鼠背感染性创面每克肉芽组织中的细菌数明显少于雷弗诺尔组与氯化钠组(P<0.05),其中给药3d加味平胬膏组细菌数明显少于雷弗诺尔组(P<0.01);给药7d、14d加味平胬膏组和雷弗诺尔组的鼠背感染性创面肉芽组织匀浆中EGF含量高于氯化钠组(P<0.05),给药14d加味平胬膏组的EGF含量明显高于雷弗诺尔组(P<0.01)。实验B组中加味平胬膏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雷弗诺尔组与氯化钠组(P<0.05);加味平胬膏组的渗液水肿情况优于雷弗诺尔组与氯化钠组(P<0.05)。结论:加味平胬膏能降低肉芽组织细菌数、提升创面肉芽组织EGF含量、减轻创面渗液水肿以及加速感染性创面的修复。
作者:万顺兰;王海燕;葛巍;杨苏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9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9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通过高通量测序法行外周血EGFR检测。分别按有无EGFR变异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分型(期)以及药物治疗分组进行病例数分析。结果:患者的基本情况与EGFR检测的关系:男女组、<60岁或>60岁组及不吸烟组无EGFR突变的病例数多于有EGFR突变的病例,吸烟组有突变的病例数高于无突变的病例数。病理分型(期)与EGFR检测结果的关系:磷癌与IIIA、B期的患者中,EGFR有与无突变的病例数各占50%;腺癌、腺鳞癌、非小细胞肺癌与IV期的患者中无突变的病例数高于有突变的病例数。 EGFR有无突变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服药后无进展的病例构成比高于服药后进展,EGFR有突变组服药后未进展的病例构成比显著高于无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GFR的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吸烟及病理分型(期)可能有关,EGFR突变者服药后疗效高于无突变者。
作者:农巧红;申东兰;牟尚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以围针为主的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以围针为主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50例,占89%;好转6例,占11%;总有效率100%。结论:以围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
作者:王雪静;张连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缪刺法配合热敏灸的治疗,观测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情况。方法:本文根据经络左右相通,互为表里的中医整体观念,通过对临床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健侧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其气血运行正常,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并配以热敏灸法施治,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进一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以助功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者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在发病早期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产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嵩;康明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合隔姜灸法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30例产后身痛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内服配合隔姜灸法治疗,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治愈2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独活寄生汤合隔姜灸法治疗产后身痛在临床上有显著疗效。
作者:潘兆兰;毛穗;邹芸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广义的郁病主要是《内经》所发五运六气皆可致郁,狭义的郁证指七情所致的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导致的一类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历代医家对郁证病理阐述及论治较为详尽,但从表论治郁证较为少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探讨了郁证从表论治的意义。
作者:涂厚姝;洪静;章文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对长期过度训练导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一般训练组(E组)、过度训练组(OE组)和过度训练艾灸组(OEM组)4组。在6周过度游泳训练的基础上,用艾灸预处理进行干预,观察心肌形态学上的变化,检测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以及心肌胶原(COL)含量。结果:(1)经过6周的游泳训练,各训练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C组(P<0.01),OE组显著低于E组(P<0.05);各训练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均较C组有显著增加(P<0.01)。(2)HE染色可见,OE组大鼠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部分断裂,小血管瘀血较严重;OEM组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有所减轻。(3)与E组比较,OE组大鼠血浆SOD活力值下降(P<0.01),MDA值上升(P<0.01),iNOS活力上升(P<0.05),eNOS活力下降(P<0.01),NO水平下降(P<0.05);与OE组比较,OEM组大鼠SOD活力值上升(P<0.05),MDA值下降(P<0.05),iNOS活力下降(P<0.05),eNOS活力上升(P<0.05)。( 4)与C组比较,其余三组心肌CO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OE 组比E 组明显升高(P<0.01),OEM 组比OE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过度训练抑制体内SOD及eNOS的活力,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紊乱,使心肌出现损伤。艾灸预处理可以增强机体SOD及eNOS的活力,并降低iNOS的活力,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机体的氧自由基损伤,一定程度地改善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减轻过度训练所致心肌的损伤和纤维化。
作者:熊英;奚人杰;孔士琛;杨晓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疑难发热的病人越来越多,西医治疗这类疾病尚无良策。而中药(特别是柴胡桂枝汤)显现出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力求通过分析柴胡桂枝汤治疗疑难发热病例,以期为临床治疗疑难发热提供借鉴。
作者:熊小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佳工艺参数。方法:考察轧轮压力和转轮频率两个工艺参数对颗粒得率及颗粒脆碎度的影响,设计两因素三水平的中心复合实验,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优参数。结果:轧轮压力2.5MPa,转轮频率6Hz为佳工艺参数。结论: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的研究为仙草泡腾片研究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龚明;饶小勇;张尧;张爱玲;何雁;杨婧;罗晓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经期延长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d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有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经期延长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出血时间较长,但因出血量不多,故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然行经时间较长,对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影响受孕或发生自然流产。临床常见于西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黄体功能不足、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及节育环放置术后的并发症等疾病[1]。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病机或由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或因外邪客胞,血热妄行所导致,治法益气养血,或清热补肾。现代医家也有在继承前辈治疗经期延长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月经周期分期治疗,辅以耳穴、针灸、外敷等外治法配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且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张虹;刁军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罗布麻溶蚀型包衣脉冲片“时滞”对“溶蚀速率”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体外溶出的方法,考察压制包衣中氢化蓖麻油与聚乙二醇的比例、片芯崩解剂用量对“溶蚀速率”“时滞”的影响,对脉冲片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氢化蓖麻油与聚乙二醇的比例显著影响溶蚀速率,随着氢化蓖麻油用量的增加,包衣层的溶蚀速率减慢,但在整个释放过程中并非恒量,表现为慢溶蚀相Ⅰ相与快溶蚀相Ⅱ相;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的比例、片芯崩解剂显著影响“溶蚀速率”“时滞”,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函数关系。结论:包衣中各成分的比例、片芯崩解剂用量通过影响溶蚀速率控制脉冲片“时滞”的大小。
作者:杨华生;吴璐;罗永明;高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双相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藿香、紫苏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65∶3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94nm。结果:在薄层色谱条件下斑点清晰易分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分别在0.208~1.456μg,0.112~0.7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和100.06%,RSD分别为2.1%和0.73%。结论:建立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便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藿香正气双相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小红;钱星文;杨世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千金方》为初唐医家孙思邈精研《内经》《本草经》《伤寒论》与《甲乙经》等著作,并结合其临床经验而成书。该书内容丰富,辨证精确,其中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晓;张永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肺部影像学上有改变,但临床通过大量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仍难以明确诊断的疾病越来越多,西医治疗往往收效不佳,中医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结合2则临证验案,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肺部斑块影的疗效,以期为同道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思路。
作者:吴娥;万丽玲;杨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配合耳穴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耳穴组、中药联合耳穴组(简称结合组)各30例,治疗3疗程。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73.3%,耳穴组60.0%,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联合耳穴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于杰;郑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门诊胃下垂患者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进行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30例胃下垂患者服药2~5个疗程后,治愈15例(50%),有效12例(4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胃下垂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黎明;胡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分析《圣济总录?心藏门》篇中“心实证”的概念、常见症状和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尹进;年莉;张静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