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郑嵩;康明非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缪刺法, 热敏灸
摘要:目的:通过缪刺法配合热敏灸的治疗,观测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情况。方法:本文根据经络左右相通,互为表里的中医整体观念,通过对临床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健侧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其气血运行正常,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并配以热敏灸法施治,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进一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以助功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者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在发病早期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产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围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56例

    目的:观察以围针为主的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以围针为主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50例,占89%;好转6例,占11%;总有效率100%。结论:以围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

    作者:王雪静;张连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丝虫病古今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探讨古今中医对丝虫病的认识和研究,为挖掘中医药防治优势及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传统中医认为本病发生有内外因素。其外因与感染湿毒有关,而脾胃虚弱也为重要原因之一。晚期多累及脾肾,甚至肝脾肾阴阳两亏。早期治疗以杀虫祛湿、清热利尿为主,多服用射干、萆薢、桑叶、榧子等中药;晚期宜重视辨证施治,同时施以针灸、中药外洗等,以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孟苗苗;孙超;秦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连温胆汤临证治验4则

    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原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临证还可应用于头痛、心悸、失眠、胃痞等属痰热郁遏,气机紊乱,平衡失调者。

    作者:王莉;李映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中西医认识及防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提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6亿,临床上将19~60岁的高血压患者称为中青年高血压,其患病率为14.55%,大约有两千多万人[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发病日趋年轻化,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逐年增多,其增高趋势较老年人更为明显[2]。笔者试从中西医两方面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认识及防治进行简单阐述。

    作者:徐小章;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析《千金方》的针灸学术思想

    《千金方》为初唐医家孙思邈精研《内经》《本草经》《伤寒论》与《甲乙经》等著作,并结合其临床经验而成书。该书内容丰富,辨证精确,其中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晓;张永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疮(阴虚型)60例

    目的:探讨养阴扶正祛火法联合康复新液配伍云南白药外敷的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口腔门诊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养阴扶正祛火法自拟中药汤剂联合康复新液配伍云南白药外敷患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剂量维生素B2、维生素C片和含化华素片联合意可贴(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外敷患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3个月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扶正祛火法联合康复新液配伍云南白药外敷的综合疗法有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作者:聂斐;陈乃静;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培土生金法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肺癌的病因病机可归结为本虚标实,在疾病的中晚期多有脾虚见证。补土生金法是来源于中国五行思想的治疗方法,通过补脾脏而达到治疗肺脏的作用,根据病人情况选用具体的“甘平”、“甘温”、“甘凉”之法,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放、化疗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

    作者:韩烨;郑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刘良徛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疑难发热1例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疑难发热的病人越来越多,西医治疗这类疾病尚无良策。而中药(特别是柴胡桂枝汤)显现出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力求通过分析柴胡桂枝汤治疗疑难发热病例,以期为临床治疗疑难发热提供借鉴。

    作者:熊小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抑瘤膏对血瘀体质lewis 荷瘤小鼠血流变学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肺抑瘤膏对血瘀体质lewis荷瘤小鼠血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首先进行血瘀体质模型的建立,继而进行lewis肿瘤细胞的接种,将体质造模成功并且荷瘤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血瘀对照组和血瘀给药组,给药组给予肺抑瘤膏灌胃,观察两组小鼠外周血Fib、D-dimer、全血黏度的差异性。结果:肺抑瘤膏可以有效改善血瘀体质荷瘤小鼠的高凝、高黏状态。结论:对肿瘤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整,是中药治疗肿瘤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作者:郑心;孟宪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明清医案中肺系疾病方药的配伍规律研究

    通过收集明清医案中肺系疾病医案321例,运用关联规则和对应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发现各疾病医案中的高频药物和药对分别是:咳嗽为杏仁、甘草、茯苓、桑叶、杏仁-甘草、杏仁-桑叶;肺痈为冬瓜仁、薏苡仁、杏仁、茯苓、冬瓜仁-薏苡仁、冬瓜仁-杏仁;肺痿为薏苡仁、甘草、枇杷叶、冬瓜仁、冬瓜仁-薏苡仁、枇杷叶-薏苡仁;哮病为茯苓、杏仁、半夏、甘草、杏仁-茯苓、杏仁-橘红;喘证中常用药物为茯苓、甘草、杏仁、五味子、熟地-茯苓、山萸肉-茯苓;肺痹中常用药物为杏仁、薏苡仁、通草、桔梗、杏仁-桔梗、杏仁-通草;咳嗽、肺痿、哮病、喘证与补益药关系为密切,肺痈与清热药关系为密切,肺痹与祛湿药关系为密切。

    作者:卞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衡先培辨治脂代谢紊乱经验

    总结衡先培教授辨治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经验。认为血脂和血糖都属于中医营气的范畴。血脂相对于血糖病位较深、属阴,易从阴化,易于成形,称为旬气。旬气为病,阳明失运、太阴失化是其致病原因,气化失司是病情演化加深的关键病机,通降阳明、运化太阴是治疗旬气为病的基本策略,化散祛邪是治疗旬气为病的基本法则,同时还强调日常生活的调摄和保养。临床应用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姚淑红;衡先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92例

    目的:运用倪毓生主任经验方疏肝散结汤,观察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疏肝散结汤方,水煎4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3~6个疗程;佐芙黄膏适时外敷。结果:经观察乳腺导管扩张症92例,临床治愈83例,占90.2%。结论: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疗效显著。

    作者:丁晓雯;方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五脏”耳穴贴压干预 COPD 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五脏”耳穴干预COPD患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为COPD患者失眠症治疗寻找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OPD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五脏”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优于对照组的33.3%。结论:“五脏”耳穴疗法治疗COPD患者失眠症有明显疗效,是治疗本症的有效干预方法。

    作者:游旭宇;黄婷;刘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辨证论治肺部斑块影病案2则

    肺部影像学上有改变,但临床通过大量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仍难以明确诊断的疾病越来越多,西医治疗往往收效不佳,中医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结合2则临证验案,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肺部斑块影的疗效,以期为同道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思路。

    作者:吴娥;万丽玲;杨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至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为平补肝肾之阴的经典方剂,二至丸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衰老、调节免疫、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抗骨质疏松、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抗疲劳、抗血栓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及防治亚健康,然其药理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就二至丸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邹勇;左铮云;赵海梅;王馨;刘端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胃下垂30例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门诊胃下垂患者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进行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30例胃下垂患者服药2~5个疗程后,治愈15例(50%),有效12例(4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补中益气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胃下垂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黎明;胡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目的:通过缪刺法配合热敏灸的治疗,观测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情况。方法:本文根据经络左右相通,互为表里的中医整体观念,通过对临床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健侧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其气血运行正常,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并配以热敏灸法施治,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进一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以助功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者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在发病早期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产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嵩;康明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佳工艺参数。方法:考察轧轮压力和转轮频率两个工艺参数对颗粒得率及颗粒脆碎度的影响,设计两因素三水平的中心复合实验,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优参数。结果:轧轮压力2.5MPa,转轮频率6Hz为佳工艺参数。结论: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的研究为仙草泡腾片研究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龚明;饶小勇;张尧;张爱玲;何雁;杨婧;罗晓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圣济总录?心藏门》“心实证”研究

    分析《圣济总录?心藏门》篇中“心实证”的概念、常见症状和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尹进;年莉;张静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炎症反应的中医药干预支架内再狭窄的思考

    中医药对PCI术后再狭窄炎症反应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作用机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一归纳总结。

    作者:邹国辉;黄小燕;曹浪;李菲;邓常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