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跃进;张宁苏;高宏;殷东风
目的:建立旋覆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旋覆花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旋覆花配方颗粒中的绿原酸进行测定,并对旋覆花配方颗粒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结果:TLC中旋覆花配方颗粒在与旋覆花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864-0.5184g,平均回收率为102.71%(RSD =2.44%,n=6),旋覆花配方颗粒水分、溶化性、粒度均符合要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旋覆花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徐东婷;闫炳雄;韩玉惠;董金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笔者2012年10月-2013年8月应用疏凿饮子加减治疗早期恶性腹腔积液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见恶性细胞;初见胸腔积液,病程<4个月;经B超诊断有中至大量腹腔积液;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下肢水肿、纳差、尿少等症状.
作者:侯公瑾;蒋益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优选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菊花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进行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8.83%,乙醇用量13.19倍,提取时间80.46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5.493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菊花提取工艺的优选,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作者:邵考珍;谭梅英;詹利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中风复发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新发中风病例682例,其中中风复发114例,对114例复发中风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断治疗、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烟酒嗜好、体质肥胖、情志不调、过度劳累等因素与中风复发相关.50-69岁复发率较高,50岁以下与70岁以上复发率相对较低.结论:中断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烟酒嗜好、体质肥胖、情志不调、过度劳累均为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袁明;裘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王清任在临床上特别重视对气虚证的辨治,总结出60种气虚证,其中半身不遂内有40种气亏之证,小儿抽风门有20种气亏之证.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之气虚,可保立苏汤治疗小儿抽风之气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陈华;胡素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运用陈士铎《辨证录》中的宽腰汤作为治疗特发性水肿的高效基础方,对于久治未获效或获效甚微,同时又处在一个相对“静”稳态环境中的病证,结合太极“动静”理论、周易“象数”理论,治疗多佐以易动之风药,诱启病证中潜在阳气,由阳而复动,恢复机体动静结合的动态平衡.
作者:刘佳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柴芍安神解都颗粒的制备工艺,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法,进行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优选.结果:佳工艺为香附、石菖蒲、郁金等提取挥发油后,药渣与其余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的清膏,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适量麦芽糊精和甜菊素,干压制粒,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结论:所选工艺科学合理,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智勇;王洛临;施之琪;徐文杰;陈雪婷;陈朋;曾文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帝内经》托名“黄帝”的原因,历代研究者多遵从《淮南子·修务篇》:“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作为托古思维的完整解读.然而由于学科分化的原因,相关著述主要从认识论的宏观角度对托古之风进行阐释,但对于其深层原因,比如托名与当时政治、祖先崇拜等因素的关系却未阐述.由此,本文从黄帝与皇帝、《黄帝内经》与政治、天与帝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论述《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之因.
作者:许铮;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青蒿素类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体外抑制人肺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活性.结果: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72h的IC50为27.97 μg/mL、43.90μg/mL;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72h的IC50分别为48.10 μg/mL、15.94μg/mL、34.60 μg/mL.结论: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2株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青蒿素类药物中,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较好.
作者:郑绍琴;宋健平;王琪;刘亚军;叶俏波;裴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水丹加减治疗白芍总苷胶囊引起的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分水丹加减治疗(早晚分服);对照组3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3g,3次/日),两组均3日为1疗程,用药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治愈11例,好转11例,无效8例.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水丹加减对治疗白芍总苷胶囊引起的腹泻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玲;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mg口服,1次/日.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苗药组方雾化剂的效果,并比较各种雾化方式对染矽尘大鼠FasLmRNA表达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0)的影响.方法:采用WST-1法检测SOD抑制率、一步法测试NO含量及RT-PCR技术检测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染矽尘组相比,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SOD抑制率明显高于染矽尘组(P<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和肺组织FasLL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染矽尘组(P<0.05),激素雾化组、苗药组方雾化剂合中药组具有相同作用.结论:苗药组方雾化组能提升染矽尘大鼠血清SOD抑制率,减少染矽尘大鼠血清NO含量,能显著降低染矽尘大鼠肺组织FasL基因表达,中药配合苗药组方雾化剂雾化组效果更好.
作者:黄高;何光志;宋贵喜;王昆;刘霞;王文佳;杨长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各种原因导致血清泌乳激素(PRL)异常升高,大于1.14nmol/L(25up/L),称为高泌乳素血症(HP).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的疾病之一,临床可见闭经、月经稀少、不孕、溢乳等症状.现有针刺合热敏灸疗法治愈HP1例,报道如下:1病案涂某,女,41岁,因双乳胀痛两年于2013年8月2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03年育一女后,双乳开始溢乳,2008年因“浆细胞性乳腺炎”于南昌市第三医院行左乳腺部分切除术.
作者:刘灵枢;徐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临床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而出现眼干、口干外,尚可见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如肾、肺、消化系统、神经等损伤.本病属于疑难杂症,如病情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西医多用替代疗法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多而且疗效也不肯定.目前针灸治疗对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长期治疗手段.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了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验方银杏降脂饮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包括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组(银杏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对照组以口服血脂康作为主要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动态观察患者血浆脂质成分、转氨酶以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2组病例的选择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进行,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转氨酶及血脂成分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银杏降脂饮治疗高脂蛋白血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有毒中草药有其毒性的一面,又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某些药物的毒性成分与其有效成分并存,可通过炮制加工,还可通过配伍使其减毒.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合理配伍可以起到减毒或(和)增效的作用.结合中医古方、经方、名方以及验方中与有毒中药相配伍应用的药物情况,开展有毒中药的配伍减毒研究,不仅对阐释有毒中药的毒性,而且对满足有毒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应用的需求,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配伍减毒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作者:马国海;赵琳;于军;傅连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味五苓散对S180腹水型小鼠腹水量及外周血中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180细胞株,用昆明种小鼠建立模型,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加西药组,进行观察研究,用ELISA法测定血液中TNF-α浓度.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药加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腹水量减少有意义(P<0.05);中药加西药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腹水量减少均有意义(P<0.05).中药组、中药加西药组外周血中TNF-α浓度比较对照组升高有意义(P<0.05),中药加西药组比较西药组外周血中TNF-α浓度升高有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苓散可升高S180腹水型小鼠外周血中TNF-α浓度,从而抑制S180腹水型小鼠腹水增长.
作者:石跃进;张宁苏;高宏;殷东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介绍了以大柴补汤、薯蓣丸、灸甘草汤、太和汤以及其它经方合用调治胃癌术后、膀胱癌术后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期等患者的临床体会.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镜面舌的特点是舌体表面的舌苔褪去,舌面光洁如镜.传统中医认为镜面舌的形成主要因胃气阴伤和瘀血阻络所致;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很多医源性、药源性因素或者是某些手术也同样可导致镜面舌的产生;另外大剂量使用活血化瘀药或温补壮阳药也是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一旦遇到镜面舌时应及时探寻病因,合理诊治,防止其带来的潜在威胁.
作者:张清;丁成华;陈璐;石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消风散与针刺疗法配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加味消风散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4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风散配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敏;邹卫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