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承利;曾建斌;万蝉俊
目的:探讨网络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利用VisualStudio 2010开发平台、C#语言、SQL Server2008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研发基于WEB的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操作简便,信息存储安全。结论: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既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方便体检者及时查询体检结果并提早预防疾病,值得推广。
作者:朱彦陈;胡慧明;叶青;邓科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旴江谢氏喉科针刀刺营微创疗法与常规西医都可喜治疗痰瘀互结型肥厚性咽炎伴鼾症的疗效差异。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分布均衡,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采用谢氏刺营微创疗法,每3天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予都可喜口服,每次1片,早晚各1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P<0.05。结论:旴江谢氏喉科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肥厚性咽炎伴鼾症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作者:陈丹;周蓝飞;谢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刘保和,河北中医学院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临证主张四诊合参,尤擅长脉诊与腹诊,主张运用方剂应“抓主症”,治验无数。刘老临证善于从调理气机入手,提出人体气运动的基本模式是“‘枢轴-轮周-辐网’协调运转的圆运动”理论。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学验颇多。现就刘老临证运用四逆散的经验阐述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封丽华;刘保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四乙酰龙胆苦苷的理化性质,为后续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毛细管测定其熔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乙酰化龙胆苦苷的含量,计算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通过高温高湿实验检测其稳定性。结果:乙酰龙胆苦苷的熔点为137.9℃,表观溶解度为0.11mg/mL,四乙酰化龙胆苦苷对高温、强光和酸敏感,对高湿不敏感。结论:四乙酰龙胆苦苷比龙胆苦苷脂溶性增加,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湿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
作者:曾文雪;宋晓玲;江泽慧;熊耀坤;王跃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达原饮是吴又可专为邪伏膜原而设,是开达膜原之法的代表方剂,在达原饮及其后世医家诸开达膜原的方剂中,槟榔、草果、厚朴的配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中医理论、中医文献资料、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其配伍意义。
作者:肖勇;刘英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重型肝炎主要是指在慢性活动型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继发性亚大块或大块肝坏死者,即新鲜亚大块或大块坏死有慢性陈旧病变的背景。临床特征以黄疸迅速加深,重度消化道症状及腹水为主,病情进一步进展可发展为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出血等症。病情发展迅速、凶险,临床预后差。我国以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为多,西方国家则以丙型肝炎,各种毒物、药物为主。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综合疗效优势,且在常规护理及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症状,并能提高临床疗效。目前多认为本病为热毒蕴结,临床治疗上予以清热祛湿、活血退黄为法每多获良效。
作者:周婷;赵进;高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少弱精子症是男科常见病,也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中医药能够有效调理男性生精功能,提高患者精液质量效果明显。欧阳斌教注重辨证,采用阴阳双补、脾肾同调、补肾活血的治疗方法,自拟生精汤方治疗少弱精子症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耿强;欧阳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结果:治愈18例,好转1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进行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6%,溶剂体积17倍,提取时间83min,提取2次,绿原酸提取率为1.7935%。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应用于优选金银花的提取工艺,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作者:谭梅英;詹利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多数表现为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并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等症状。心衰一词早出现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中有“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之说”。与心衰相关的病名早见于《内经》“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描述的症状类似心衰的表现。根据其临床症候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的“心悸”、“心痹”、“怔忡”等范畴。
作者:蒋承利;曾建斌;万蝉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王法昌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临证50余年,经验丰富。丹参归脾汤是其在临床实践中,以归脾汤为底方,为加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而化裁出来的。王老用其随症加减治疗临床多种病症,疗效显著。现将其在临床上运用丹参归脾汤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春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百消异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百消异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根据中医证侯及子宫B超对比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根据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百消异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米非司酮胶丸观察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根据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百消异汤治疗效果更佳,并且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能降低复发率。结论:百消异汤治疗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思玮;孙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黄柏洗液灌肠联合针刺治疗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的治疗效果。方法:予自拟黄柏洗液灌肠联合针刺对61例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疼痛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1例患者中,痊愈42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自拟黄柏洗液灌肠联合针刺治疗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玉乔;张全辉;邓永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创面,观察复方黄柏液对肛瘘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熏洗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疼痛、创面分泌物、水肿、瘙痒、肉芽生长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水肿、瘙痒等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明显,数据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有效促进肛瘘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贾克良;辛学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南天竹种子提取物对三氧化二砷肾毒性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慢性三氧化二砷肾毒性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I组)、三氧化二砷(10 mg/kg)模型组( II组)、三氧化二砷与南天竹种子提取物(南天竹种子20 g/kg+三氧化二砷10 mg/kg)联合用药组( III组)、南天竹提取物(南天竹种子20 g/kg)组( IV组),经胃管灌胃,每天1次,实验共2周。于第2周末采集血尿标本进行生化检测,比较三氧化二砷单用及与南天竹种子提取物联用对小鼠肾组织形态和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来评价南天竹种子对三氧化二砷致肾毒性的减毒作用。结果:联合给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大鼠体重相对较重,大鼠肾损害病理改变减轻,大鼠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水平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减轻,肾皮质匀浆过氧化氢酶(MDA)水平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CAT)水平升高。结论:南天竹种子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慢性三氧化二砷肾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即改善三氧化二砷引起的体重减轻,降低三氧化二砷引起的肾脏系数升高;南天竹种子提取物可通过对抗三氧化二砷引起的氧化应激所致肾毒性提供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财英;刘建群;舒积成;张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内标法测定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对产自贵州绥阳、安龙、兴义的山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分析。方法:以腺苷为内标物,20mmol/L的硼砂(pH=9.12)为缓冲溶液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进行测定。结果:当腺苷内标溶液的浓度为0.10 mg/L时,绿原酸在3~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山银花样品中绿原酸含量得到准确测定。结论:该定量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
作者:徐东升;高言明;杨春;林昌虎;吴明花;唐才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脉图变化的特点,旨在将脉图的量化指标作为冠心病疗效客观评价指标的可能性。方法:运用脉象信息检测仪采集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脉图,对所得脉图进行量化分析,建立冠心病患者脉象量化指标的数据库,后对脉象指标治疗前后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后,press增大,t1、t5减小,h1值增大,U角增大并趋于正常值。结论:脉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技术,为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刘雪梅;谢月敏;陆小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宋代以其特殊文化著称于世,江西以其独有的地理和人文创造了自己的医学特色。本文从地理角度探讨江西医学在宋代兴起的原因。
作者:熊德梁;蒋维昱;熊佳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罗布麻茶叶用于预防、治疗高血压,已有逾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记载其有平心悸、止眩晕、消喘止咳、强心利尿之功能。中国药典记载其清热利水、平肝安神,用于高血压、头晕、心悸、失眠。罗布麻叶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具有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等特点,适于长期用药。临床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证明,罗布麻药理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对高血压、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消除抑郁、抗衰老、通便利尿等功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罗布麻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晓娟;胡律江;郭慧玲;胡志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五运六气理论辨证用药,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在第0、4、8、12周进行健康评估问卷( HAQ)评分,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 VAS)评分,肿胀关节数( SJC),压痛关节数( TJC),DAS28评分,RF、血沉、CRP等疾病活动指标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4、8、12周检测疾病活动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统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学勇;刘炬;汤艳华;陈来福;张细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