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

张恽;陈巍杰;高伟

关键词:生大黄, 腹部, 胃肠活动
摘要:目的: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6例阑尾切除术患者及84例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大黄敷脐用于阑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拔火罐推拿治疗腰椎盘突出症300例

    笔者从2000年以来采用针刺、拔火罐加推拿治疗腰椎盘突出症30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0例中男186例,女114例,病程0.5~2年.相应椎旁均有压痛、叩击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趾背伸肌肌力下降180例,膝反射减弱90例,跟腱反射减弱51例.治疗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及CT平扫.L3~4椎间盘突出62例,L4~5椎间盘突出154例,L5~S1椎间盘突出84例,其中L3~4、L4~5同时突出47例,L4~5、L5~S1同时突出73例.左侧痛130例,右侧痛137例,双侧痛33例.

    作者:郭秋霞;李俊;刘水生;高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法测五积丸中厚朴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五积丸质量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用HPLC测定五积丸中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厚朴酚对照品在0.152 56~1.220 48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重复性RSD= 0.79%,加样回收率为101.6 %,回收率RSD为1.8%,含量限度为每袋含厚朴酚(C18H18O2)不得少于7.7 m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五积丸的产品质量.

    作者:段春玲;姚闽;李玉云;胡蓉;曾宪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30例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局部放疗DT=30~50 Gy,观察组同时采用10%鸦胆子油乳3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一疗程,分别以症状、X线片评价治疗的主观疗效和客观疗效,观察KPS评分变化,1年生存率及白细胞计数变化等指标.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完全缓解率63.3%(19/30),部分缓解率33.3%(10/33),总有效率96.7%(29/30),KPS评分较疗前增加者占93.3%(28/30),随访1年生存率明显升高(P<0.01),白细胞计数减少亦轻(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吴鹤;叶永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地虎前列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地虎前列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地虎前列颗粒中的地龙、淫羊藿、黄芪、甘草进行定性别,结果:地龙、淫羊藿、黄芪、甘草的薄层色谱清晰,且阴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作地虎前列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江丰;袁飞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鬼臼毒素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的制备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聚合物胶束;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聚合物胶束的形态;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及其分布;用HPLC法测定药物胶束的包封率.结果:聚合物胶束大小均匀,具有球形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6.5±25.8nm,药物胶束的包封率为85.6%.结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可作为疏水性药物鬼臼毒素的载体.

    作者:高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一平治黄疸经验

    江一平教授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30余年,学验俱丰,注重发挥中西医之长,尤对各类黄疸的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师古而不泥古,既擅用经方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了系列有效方剂.本文就江师在治疗黄疸方面的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胡佳;刘翔;徐步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佳.

    作者:康雅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咳喘固本颗粒剂薄层色谱鉴别及微生物检查

    目的:确立咳喘固本颗粒剂的质量检验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黄芪、白术、防风;采用药典微生物检验标准对咳喘固本颗粒剂进行检测.结果:咳喘固本颗粒剂生产质量状况良好.结论:本研究为咳喘固本颗粒剂的质量检验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杨卫星;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瓜馥木属药用植物资源

    为了阐明在广西民间常用的瓜馥木属植物,现通过野外资源调查和原植物标本鉴定,核对药材原植物标本整理了7种在广西民间常用的瓜馥木属植物,并分别记录了他们在广西的分布和功效,为充分利用本属药用植物资源开展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廖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例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5年元月~2008年4月诊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西医加扶正化痰平喘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率93.3%,对照组70 .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疗效,显示出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的独特优势.

    作者:孙安礼;杨冬梅;赵善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石淋10例

    笔者自2005年12月~2008年4月在临床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石淋证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18~58岁,平均32岁.1.2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石淋证的诊断标准.10例均经B超检查见到泌尿系统阳性结石征,辨属肝郁气滞而具四肢不温、少腹窜痛、小腹急胀、小便不利、脉弦等症者.

    作者:曾建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李富玉学术思想探析

    李富玉教授是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特聘教授,中医师承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学术上衷中参西、师古而不泥古,理、法、方、药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兹就李师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作者:韩培海;高思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6例阑尾切除术患者及84例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大黄敷脐用于阑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张恽;陈巍杰;高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裸花紫珠片联合思连康治疗病毒性腹泻36例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思联康治疗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裸花紫珠片和思联康;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普鲁本辛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裸花紫珠联合思连康治疗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杨冬梅;赖登红;孔安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李忠仁针刺防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经验

    李忠仁教授业医执教逾40载,学术上勤求古训,推陈出新,学验俱丰;临床上辨证辨病相结合,针灸选穴手法精巧,衷中参西,针药结合,力起疑顽沉疴,深得弟子和病家爱戴.尤其对中风后遗症的防治屡获奇效,远近病家闻其名而来.笔者有幸侍诊近10年,耳濡目染,有所感悟.现不揣浅陋,将心得体会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程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于糖尿病胃轻瘫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葛佳伊;郑士立;宋丰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早期肿痛33例

    目的:客观评价加味血府逐瘀汤对四肢骨折早期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普食、常规制动、抬高患肢的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设置治疗前及治疗2、4、7天4个时相点,观察疼痛和肿胀变化情况,疗程为7天.治疗结束后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复查肝肾功能.结果:加味血府逐瘀汤和20%甘露醇都有减轻骨折早期肿痛的作用.治疗2天后的疗效相当;对疼痛和肿胀的缓解程度在治疗4天后观察组已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疼痛的缓解更为明显.在治疗7天后观察组对疼痛和肿胀治疗的显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7.78%.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早期肿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用药安全.

    作者:钟发明;肖伟平;黄军;吕劲;李勇;汤敏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TCD评价葛根素治疗不同证型颈性眩晕的疗效

    颈性眩晕以发作性体位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笔者采用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将葛根素用于不同人群,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8例入选患者为2005年3月~2008年9月住院患者,均符合<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1]中提出的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经耳鼻喉科和头颅CT检查排除引起眩晕的耳源性及脑源性疾病.

    作者:吴永丽;卢益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研究及新展望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无排卵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占女性不孕症的20%~38%.无排卵是排卵功能障碍,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之间功能失调所致.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功能不全(LPD)、高泌乳血症(HP)等因素均可以引起卵泡发育不良,或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导致排卵障碍而出现不排卵.本病属中医学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范畴.

    作者:刁军成;方家;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浆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324例肺癌患者按TNM分期标准分为Ⅰ+Ⅱ23例,ⅢA期32例,ⅢB期92例,Ⅳ期177例;按辨证分型分为5型阴虚内热78例,气阴两虚63例,瘀热互结33例,肺脾气虚78例,瘀浊壅肺72例.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明显低于ⅢB期和Ⅳ期(P<0.05或P<0.01),Ⅳ期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ⅢA期(P<0.05);肺脾气虚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阴虚内热组(P<0.05)和痰浊壅肺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无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中医分型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D-二聚体有助于中医辨证论治及分期的判断,是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杨彬;舒琦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