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工艺连翘提取物连翘苷含量分析

蔡庆顺;余华

关键词:HPLC, 连翘, 连翘苷,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对连翘药材进行提取工艺研究.方法:HPLC法测定连翘不同工艺提取后的干膏及部分药渣连翘苷含量.检测条件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00 mm),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常规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连翘苷提转移率为50%~60%,半仿生提取率约为20%.结论:采用常规工艺提取连翘,连翘苷提取率不高.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12例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Ⅲ型锤状指患者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修复重建一期8指,二期4指.根据终腱止点远端残留的长度及伴肌腱缺损的情况设计2种缝合方式,术后外固定6~8周.结果:12例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6.75月,参照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2例,良8例,可2例.结论:采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高锋;严艳松;朱弢;茅渊;施建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治疗组除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外同时服用参苓白术散.结果:两组在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贫血,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在减轻症状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 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其它方面疗效相当.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具有显著疗效,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赵立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枣属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目的:整理枣属植物资源,探讨其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专著,对我国的枣属植物资源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我国产枣属植物14种,9变型,其中药用植物4种.结论:枣属植物资源丰富,可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作者:韩璐;王亚丽;韩南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IL-6、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ET-1、IL-6、TNF-α含量基本一致(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1、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但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CSS评分、BI评分基本一致(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CSS评分下降、BI评分升高均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1、IL-6、TNF-α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应斌;王冰洁;李运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

    2006年12月~2008年10月,本院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汉锋;林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研究概况

    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分别从孕前期预防、孕期截断、新生儿补救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尤其对于孕期不同的治疗观点进行归纳介绍.

    作者:余晓晓;陈颖异;蔡珠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50例

    目的:探讨中药止咳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根据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炎、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止咳方,口服3天.结果:两组差异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祖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香附油滴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香附油滴丸中α-香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4.6×250 mm,5 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α-香附酮在7.856~78.56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1.3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香附油滴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丁平;田友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常见疑难病之一,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盆腔包块等症状.近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内异症痛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其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蔡宇萍;陈颖异;余晓晓;陈展;范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合清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HBV-YMDD变异的关系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清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HBV-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患者同意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分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组用阿德福韦酯和清肝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治疗后又根据HBV-DNA的情况各分HBV-DNA(-)组、野生组、变异组.观察两组用药18个月(近期)和停药后6个月(远期)HBV-YMDD变异率、HBV-DNA转阴率、HbeAb(+)、ALT、TBIL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野生组近期ALT、TBIL,远期HBV-DNA转阴率、ALT、TBI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野生组近期与远期ALT、TBI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两野生组近期、远期HBV-DNA转阴率、ALT、TBIL与变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变异组近期、远期HBV-DNA转阴率、ALT、TBIL及两组各自近期与远期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近期和远期变异率较对照组的同期低(P<0.05);联合组的近期和远期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远期变异率较近期高(P<0.05).结论:HBV-DNA变异是影响慢性肝炎疗效的主要原因;联合用药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提高HBV-DNA的转阴率,降低HBV-YMDD的变异率.

    作者:陈海斌;陈金春;武文成;王洁;陈洪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熄风通络止痛汤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32例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止痛汤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自拟方熄风通络止痛汤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32例(治疗组)与单纯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26例(对照组)对比,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46.89%和15.5%,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76.8%,中药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西比灵胶囊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熄风通络止痛汤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吕国雄;徐秀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桑白皮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桑白皮正丁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树脂柱层析,制备薄层等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桑白皮8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3个双环氧类木脂素类化合物:Liriodendrin-A (1), Liriodendrin-B (2) 和Liriodendrin (3).结论:从桑白皮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化合物1,2.

    作者:何俊明;黄玉亮;张慧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乌梅丸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人胃癌增殖及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7910细胞中,分别加入浓度为7.5、15、30、60、120 mg/ml的乌梅丸,设立无药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乌梅丸方对人胃癌SGC-7910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乌梅丸对处于指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7910细胞癌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体内试验:建立大鼠胃黏膜癌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乌梅丸对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外试验: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到浓度为7.5、15、30、60、120 mg/ml的乌梅丸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5.3%、28.6%、43.9%、61.8%、79.8%;体内试验:低剂量乌梅丸组(简称低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乌梅丸组(简称高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低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基因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基因survivin mRNA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能够抑制人胃癌SGC-7910细胞的生长增殖,能显著抑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并能明显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乌梅丸干预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勇;叶知锋;黄伶;杨雪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5例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为研究组,选择22例痰湿肥胖体质妇女及21例健康非肥胖妇女为对照组,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LH在痰湿PCOS组明显高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SH、LH/FSH在三组妇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在痰湿PCOS组明显高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健康非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FPG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INS在痰湿PCOS组明显高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明显高于健康非肥胖组(P<0.05);ISI在痰湿PCOS组明显低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明显低于健康非肥胖组(P<0.05).三组妇女IR(胰岛素抵抗)者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ISI与BMI、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LH、FSH无相关性(P>0.05).结论: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以IR为特点,且程度较痰湿肥胖体质妇女更为严重;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同时以HA(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IR程度更为严重与HA有关.

    作者: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胃复春联合猴头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目的:观察胃复春联合猴头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胃复春组和猴头菌颗粒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口服胃复春和猴头菌颗粒,胃复春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猴头菌颗粒组给予口服猴头菌颗粒,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症状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为66.7%(P<0.05),猴头菌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3.3%(P<0.05);组织病理学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为56.7%(P<0.05) ,猴头菌颗粒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联合用胃复春和猴头菌颗粒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及病理分级.

    作者:刘盛军;屠德敬;郭维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4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安治疗,评价患者化疗第5天食欲、恶心、呕吐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化疗后食欲预防控制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恶心预防控制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呕吐预防控制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9%),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安全性评价和实验室检查均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安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石香薷挥发油的优化提取条件及过程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索石香薷挥发油佳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挥发油提取量与提取时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石香薷挥发油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石香薷挥发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将药材浸泡1小时后,用10倍量水提取4小时;优化条件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为:ln(Vs-V)=-0.934 8t+0.407 3(r=-0.995 8).结论:在所选的条件范围内,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挥发油的提取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加水倍量对提取效果则无显著影响.所得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较好地表达了挥发油提取得率和提取时间的关系,可用于指导石香薷挥发油提取过程的工程放大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

    作者:周文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疏肝清脂汤治疗混合型肝病48例

    目的:观察疏肝清脂汤治疗混合性肝病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疏肝清脂汤,并合用易善复胶囊,对照组仅用易善复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IV-C、LN)、上腹部B超等情况.结果: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和B超情况前后对比有统计学上意义(P<0.01).结论:疏肝清脂汤具有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和抗肝纤维化功能.

    作者:郑可飞;陈孟锋;杨守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藏药红景天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红景天系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 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目前全球约有9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中国、朝鲜、日本至北美洲,并以中国为分布中心.

    作者:姜建伟;章红燕;芦柏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浙产异叶回芹花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浙产异叶回芹花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 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 ,按峰面积归一化法 ,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8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主要成分为1H-Benzocycloheptene(22.8%)、Sesquiphellandrene(17.77)、beta-Chamigrene(15.94%),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榄香烯(beta-Elemene)和法尼烯(β-Farnesene).结论:浙产异叶回芹花序可作为提取榄香烯和法尼烯的原料药材开发.

    作者:林崇良;林观样;楚生辉;潘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