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宋小勇;张信岳;陆红

关键词:复方三七治伤胶囊, 镇痛, 抗炎, 消肿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镇痛、抗炎、消肿作用.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镇痛作用;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考察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抗炎作用;用钝铁杵自由落体制造大鼠非开放式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消肿作用.结果:复方三七治伤胶囊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复方三七治伤胶囊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消肿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疏肝滋肾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30例

    目的:观察以疏肝滋肾法组方的中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疏肝滋肾法)和时照组(溴隐亭),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中催乳素(PRL)和相关激素水平、症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疏肝滋肾法组方的中药可显著降低PRL,对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症状、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滋肾法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有效疗法.

    作者:李秀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后滴漏型咳嗽临床治疗体会

    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系指后鼻道分泌物经鼻腔下滴,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常表现为长期咳嗽或咳粘液痰,以晨起及入睡躺下时咳嗽为重,咳嗽多于体位变动时发作或加剧,常频繁清嗓,喉部发痒,咽异物感,灼热感,同时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鼻痒等症.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约占慢性咳嗽的41%,与哮喘、胃食管反流成为导致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导致肺功能下降.

    作者: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益合剂治疗肝纤维化30例

    目的:观察肝益合剂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肝益合剂,每次1袋,每日2次温服;对照组20例,口服水飞宾胶囊,35mg/粒,每次3粒,每日2次.2组均90日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清PCⅢ、LN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HA、ⅣC、AL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肝煎剂有良好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肝细胞、抑制胶原合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作者:赵俊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32例

    目的:观察芎芷石膏汤加减对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芎芷石膏汤治疗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鼻窦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32例符合鼻后滴流综合征诊断标准且证属痰热阻窍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谢纬;陈生;高雪;熊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姜黄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角度,探讨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及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对非内皮细胞包括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但同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姜黄素能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姜黄素能显著抑制牛内皮细胞迁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荆: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是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

    作者:梁斌;黄美健;丁志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均采用穴位贴敷疗法.结果:治愈28例,显效43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控制疾病的复发,而且还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作者:康雅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活血化痰解郁汤治脑梗死后抑郁症45例

    目的:研究活血化痰解郁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用活血化痰解郁汤、对照组40例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评定有效率、抑郁症疗效评定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活血化痰解郁汤对脑梗死后抑郁有较好疗效.

    作者:曹利民;胡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

    笔者自2000~2006年对67例股骨颈骨折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男47例,女20例,年龄63~91岁,平均74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7例.新鲜骨折51例,陈旧性骨折15例,病理骨折1例.

    作者:朱炜;夏勇;宁锋;丁永佰;黄国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进展

    近10年来人们对术后肠梗阻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 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补充各种维生素、电解质,注意酸碱平衡.吴氏[1]等用复方小承气汤(大黄6 g、枳壳10 g、厚朴10 g、莱菔子15 g、桃仁12 g),日1剂早晚由胃管注入,夹管2~3小时后放开,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结果38例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作者:彭成;李夏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4例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健脾疏肝法之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体征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体征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功能检查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γ-GT),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还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来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长春新碱中毒1例

    1 病例报告赵某,女,16岁,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月余,口服强的松治疗效不佳,血小板计数为25×109/L左右,予长春新碱2 mg入50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每周1次,连用6周治疗.

    作者:李育林;唐由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患者,以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为主穴针灸,辅以辨证配穴,依虚证、实证选择补泻手法,观察部良性列腺增生症患者证素积分与IPss、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等指标,进行针灸干预前后比较.结果:针灸可以干预证素积分,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针灸干预前后,除PV外,I-PSS、QOL评分、RU、Qmax等均有明显改善.提示针灸不仅能以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证候病理变化程度,而且客观指标也能得到改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针灸干预前后I-PSS、QOL评分、Ru、Qmax、PV等无明显改善.结论:针刺对本病轻、中度有效,证素积分作为中医疗效指标和证候转化量指标是可行的.

    作者:范洪力;李灿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安胎灵联合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60例

    目的:探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并对其外周血中Th1/Th2偏倚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以治疗前后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及ABC-ELISA法分别检测血C4+、CD4+、CD4+/CD8+水平.结果:(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4例治愈,6例无效,治愈率90%.(2)CD4+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CD8+;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4)CD04+/CD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可有效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并调节患者外周血的Th1/Th2偏倚,降低流产风险.

    作者:周璐;赵珊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2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涛;潘锋;陈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黛哈散合泻白散加减治疗肺结核咳血42例

    笔者近几年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理上运用黛哈散合泻白散加减治疗肺结核咳血4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咳血病人均为Ⅲ型(浸润型)活动性肺结核确诊病人,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37~74岁,平均58岁;咳血病程3~25天,平均9天.

    作者:王谦信;严宇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血透患者顽固性便秘31例

    顽固性便秘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血液净化的不断发展,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顽固性便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顽固性便秘3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莎莎;张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6例

    笔者近年来自拟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均为阳性.

    作者:陈立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鼻腔手术针刺麻醉中的应用

    针刺内麻点麻醉(以下简称针麻)应用于鼻腔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后效应时间长,无麻药的毒副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针麻产生的效果也有不同,所以,我们针对针刺麻醉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的病人针麻效果优于其他针麻病人.现将73例针麻麻醉手术病人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郑冬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镇痛、抗炎、消肿作用.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镇痛作用;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考察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抗炎作用;用钝铁杵自由落体制造大鼠非开放式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复方三七治伤胶囊的消肿作用.结果:复方三七治伤胶囊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复方三七治伤胶囊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消肿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宋小勇;张信岳;陆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已椒苈黄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胆囊肿大33例

    胆囊积液(除外总胆管因结石、肿瘤、畸形等梗阻因素外)主要多见于由于胆囊壁慢性炎症改变,影响胆囊壁对胆汁中水分的吸收,浓缩胆汁的功能下降所致,与中医支饮病类似,故笔者效法仲景治饮的理论,取己椒苈黄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因胆囊炎性改变所致的胆囊积水肿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