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松;程慧;贾深汕
目的探讨鼻咽癌误诊的临床表现.方法分析7例罕见鼻咽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首诊均误诊,后行鼻咽活检明确为鼻咽癌.结论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应引起重视.
作者:江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探讨其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SH组织的标本进行CK、EMA、Vimentin、CD34、Syn、CgA标记.结果 SH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等四种结构,瘤细胞主要由表面立方细胞和圆形、多角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二种细胞均表达EMA,立方细胞表达CK;多角形细胞表达Vimentin.仅2例多角形细胞表达CgA,而Syn、CD34在两种细胞中未见表达.结论 SH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未分化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免疫标记对SH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应与其他肺疾病尤其是肺癌相鉴别.
作者:刘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肺癌外科治疗多种相关预后因素,以提高肺癌的规范治疗和远期疗效.方法对1991年至2000年手术治疗的1667例肺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422例NSCLC中,497例Ⅰ期的5年生存率为55.03%,298例Ⅱ期为41.24%,582例Ⅲ期为19.23%,45例Ⅳ期肺癌为4.36%.789例N0肺癌的5年生存率49.97%,302例N1的23.18%,549例N2的18.44%,27例N3无5年生存,1年生存率仅21.82%.916例鳞癌的5年生存率为42.97%.403例腺癌的26.32%,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因素、N因素和病理类型是肺癌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综合治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有新的前景.
作者:刘顺寿;魏峰;罗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R系统在肿瘤专科医院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东芝KXO-15R(640mA)普通摄影X线机,飞利浦SUPERM100(1250MA)普通摄影X线机,东芝MGU-10A乳腺摄影X线机,国产50mA床旁摄影X线机,Kodak400 plus CR系统.随机选取200名不同性别,不同体型,不同部位的患者,分别用CR系统和屏/片组合摄影,摄出X光片,以甲级片为标准.各个部位的摄影条件取其平均值.后统计出CR系统比屏/片组合所用条件的降低量.结果 CR系统与屏/片组合对于不同部位摄影,CR系统摄影条件降低量为33%~68%.结论 CR系统可在较宽的曝光宽容度范围内取得满意密度的图像,与传统的X线机相比摄影条件大幅度降低,医患双方受到X线辐射量明显减少.
作者:马冬;刘凡;李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与传统的mile's手术疗效比较.方法取我科1998~1999年二年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比较同期mile's手术病例30例,分析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无瘤生存率.结果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无瘤生存率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严格掌握保肛适应症,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概念及低位吻合器手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无瘤生存率.
作者:陈晓耕;陈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指标.方法对56例乳腺癌术后原位石蜡包埋切片,应用计算机癌细胞DN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DNA定量分析及癌基因C-erbB2蛋白表达对照观察.结果在56例乳腺癌中术后病理诊断,前哨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及内上象限淋巴结)转移的为39例,较非淋巴结转移的17例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原位肿瘤C-erbB2阳性表达率为84.6%(33/39);而17例乳腺癌非淋巴结转移原位肿瘤C-erbB2阳性表达率仅23.5%(4/17).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DNA图像定量分析,DNA质量随淋巴结转移数的增多而升高;DI指数在1.32~1.43之间,癌细胞周期中S期为61%~64.42%,G2/M期1%~4.8%,DNA图像直方图倍体为异倍体(或多倍体5C~7C),表明预后差.结论侵袭性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C-erbB2阳性过度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癌细胞DNA图像分析G2/M期细胞增高,可能是更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作者:王明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蜈蚣提取物的初步分析,探讨蜈蚣组织中的抗癌活性.方法蜈蚣组织经粉碎、超声、萃取后提取的物质,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蜈蚣提取物进行初步化学分析,应用MTT法对蜈蚣组织提取物进行胃癌细胞株(胃癌-823)肝癌细胞株(肝癌-H22)的细胞毒作用的检测.结果薄层层析分析显示,蜈蚣组织提取物中含有类组胺物质,与对照物标准组胺在相应位置显示荧光斑点,细胞毒实验表明蜈蚣组织提取物对胃癌细胞、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初步分析表明蜈蚣提取物中含有类组胺化学成分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曲爱兵;赵维诚;梁良;崔赵;陶虹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权;张海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我院阴道镜检查400例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0例的阴道镜下特征.方法采用TZ-YDJ数字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 CIN1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平坦醋酸白色上皮,可有细镶嵌;CIN2级镜下为边界清楚的稍突起白色上皮,合并细镶嵌或点状血管;CIN3级可见边界明显的突起白色上皮,镶嵌、点状血管及多种构图.结论 阴道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结合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甄珍;程丽坤;郑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分割外照射加后装腔内治疗对鼻咽癌局部残存和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5例鼻咽癌残存和复发患者给予两耳前野(6cm×5cm)及鼻前品字野超分割外照射,放疗后5~7天给予后装腔内治疗,并与35例条件相似但仅做常规分割放疗的患者进行近期疗效的比较.结果综合组患者CR达62.8%(22/35),有效率为100%(35/35);而常规组CR为31.4%(11/35),有效率为91.4%(32/35),二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综合组CR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分割外照射加后装腔内治疗可提高鼻咽癌局部残存和复发的近期疗效,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作者:葛晓峰;胡洪涛;郭汝涛;王瑞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56例脑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 156例脑转移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普通扫描93例,增强扫描33例,普通扫描后行增强扫描30例.结果转移瘤单发67例,多发89例.498枚瘤体表现为结节状,134枚瘤体表现为环状,其中16枚瘤体见内壁结节.13例为室管膜下转移瘤,4例增强扫描后瘤灶数目增多.转移瘤的瘤周水肿与转移瘤大小无关,与转移瘤的部位相关.结论脑转移瘤有比较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可对其做出较为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为治疗和随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红霞;陈云富;李龙男;曲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癌诊断的价值.根据应用的目的,选择相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试验,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AFP),比色法测定a-L-岩藻糖苷酶(AFU)、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共检测肝脏占位病变者194例,其中,146例为原发与继发性肝癌(病例组),对照组包括肝硬化结节和其他肝病等48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FP均数t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4种标志物单项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GGT>ALP>AFP>AFU,特异性依次为AFP>AFU>ALP>GGT.AFP与其它3种血清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度均有所提高,AFP与其它3种血清标志物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AFP、AFU、GGT、ALP进行联合试验对肝癌诊断有意义,平行试验可提高敏感度,适用于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检;系列试验可显著提高特异度,有利于临床诊断工作.
作者:王洋;余宪;张旭;石学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单纯外照射的疗效.方法本组205例均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通过临床各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做综合分析.结果随访5年以上食管癌单纯外照射,病变愈短,生存率愈高,且放疗剂量以60~70Gy/6~7W佳,不宜过分高剂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采用等中心三野照射疗效好.结论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与复发,本组在死因明确的病例中局部复发占66%,因此控制原发灶是食管癌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张旭红;韩秀媛;王慧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经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3.0FSP导管进行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后1个月进行生化指标及影像学复查.结果 21例病人共采用3.0FSP导管进行化疗栓塞治疗27次,其中成功率82.19%.治疗后肿瘤区域碘油沉积良好,2例病人肿瘤亚段栓塞并达到肿瘤内科切除的效果.病灶缩小50%以上者28.6%;病灶缩小50%以下、25%以上42.9%;病灶缩小25%以下者28.6%.结论经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韬;罗娅红;华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NK/IL-2在完全培养基(CM)和无血清培养基(AIMV)中体外扩增及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同时探讨IL-12对于A-NK/IL-2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用MIT法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的A-N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并测定细胞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通过做扫描和透射电镜,对A-NK细胞杀伤的肿瘤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不同培养条件下的A-NK细胞均可在短期内大量扩增(P>0.05),且均有很强的杀伤肿瘤的活性(P>0.05).被A-NK细胞杀伤的肿瘤细胞的死亡形式是溶解坏死(necrosis)和凋零坏死(apoptosis).结论 AIMV可替代CM用于A-NK细胞的培养.联合应用IL-12激活A-NK细胞可降低IL-2的使用剂量,从而避免IL-2带来的副作用.本研究为A-NK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张彦;张春艳;王志华;吴长有;李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进一步提高对胆管癌的诊断正确率,同时要加强对胆管癌与其它疾病相鉴别.方法晨起空腹,对大便干燥、腹胀者应在检查前一天服缓泻剂.检查前饮水500~800ml,以排除腹腔内气体的干扰.结果胆管癌声像图有以下几种表现,(1)管壁增厚型表现为胆管有局限或弥漫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2)乳头状型肿瘤组织沿管壁向腔内突起.(3)扩张胆管型表现为胆管明显扩张,肿瘤组织显示在末端或不清.(4)肝门胆管肿块型左右肝管扩张,肝左右叶之间有不规则的结节状块.另外还有一种表现为胰头区肿块型,胰头区有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或不均质肿块,胰头区有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或不均质肿块.结论要掌握好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做好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对病人的治疗及愈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粱凯;那丽莉;时平;邓元;孙忠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近年研究证明恶性肿瘤的死亡原因关键是癌组织的浸润与转移,是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张雪梅;于丽娟;王静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例恶性实体瘤伴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EPO,150u/kg@次,3次/周,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同时口服硫酸亚铁100mg,3次/日.对照组不给予EPO,仅同剂量口服硫酸亚铁.观察EPO对血红蛋白(Hb)水平,网织红细胞计数,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平均提高21g/L;对照组治疗后反而下降8.6gL(P<0.001).②治疗组治疗后两周内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值提高4.1%(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③应用EPO副反应少,安全性好.结论应用EPO不仅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副反应少,值得我们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莉;李琳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病例1:男患,60岁.于2000年4月8日发现左侧乳房增大,并有压痛.10天后又发现右侧乳房增大伴压痛.皮肤表面正常.1个月后出现咳嗽,咳少量粘痰,同时伴有左胸痛、消瘦,无咳血.
作者:朱嘉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朱远峰,男,46岁,1998年10月2日入院,住院号:274280患者于入院前半年开始腹胀、腹痛、腹部渐进性膨隆、消瘦,半年体重减轻约10公斤.
作者:吴瑾;白玉贤;孙秀威;王艳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