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萍;汪晓春;陈忠民;赵芳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而被其它细胞吞噬.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机制.
作者:许莉;宋铁芳;吴勃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饮酒在洛阳市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饮酒习惯与肝癌的关系.结果饮酒年限、每月饮酒次数和总酒精摄入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饮酒年限分成0、≤20、20~40和>40四个等级,OR值分别为1.00、1.07、1.59和2.96;将每月饮酒次数分成0、≤5、5~15和>15四个等级,OR值分别为1.00、0.83、1.21和3.57;将总酒精摄入量(万克)分成0、≤10、10~25和>25四个等级,OR值分别为1.00、0.89、1.21和3.13;三个因素与肝癌间均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饮酒、初次饮酒年龄、每日酒精摄入量和是否空腹饮酒这四个变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月饮酒次数越多,饮酒年限越长,总酒精摄入量越大,肝癌的发病危险越大.
作者:汤伯明;张竹梅;王其军;王启敏;朱鑫;樊巍巍;张小燕;边建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重组痘苗病毒介导的IL-2对小鼠Lewis肺癌直接进行局部转染,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本项研究采用缺陷型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经同源重组,筛选出IL-2基因的rW-IL-2,体外转染小鼠Lewis肺癌,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短期内即可检出IL-2的表达,并且免疫原性也得到提高.用该载体以in vivo方式原位转染荷瘤小鼠局部;激活了小鼠体内的CTL、LAK及NK细胞,显著抑制了小鼠肿瘤的生长,部分小鼠未能形成肿瘤.结论提示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介导的IL-2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李忠义;崔娴维;赵炜;刘江秋;孙琦;朱荔清;范永新;蔡增林;叶小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天地欣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性.方法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应用天地欣+顺铂(DDP)治疗,B组应用英路因(IL-2)+顺铂(DDP)治疗.结果A组的完全缓解率40/60,部分缓解率9/60,总有效率49/60;B组的完全缓解率40/60,部分缓解率8/60,总有效率48/60.A组的总有效率与B组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发热、胸痛、白细胞下降,经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天地欣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英路因联合顺铂的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孙宏伟;高红;高雅苓;李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VEGF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转移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中VEGF蛋白、nm2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及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1.3%,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VEGF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相关性;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43.3%)显著低于正常组织:VEGF与nm2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说明nm23基因的缺失和肿瘤中VEGF的过度表达具有协同作用趋势,增加肿瘤的转移活性.
作者:郝继辉;俞鸣;焦振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诱导化疗,方案:DDP 100mg,第1天,采用水化,5-Fu 500mg/m2,1~5天,化疗2个疗程.放射治疗,鼻咽剂量:70-74Gy/35~37次,共7~8周,颈部淋巴结剂量60~70Gy/30~35次;颈部预防量46~50Gy.结果1995-1997年共有134例鼻咽癌进入研究,诱导化疗加放疗组(综合组)65例,单纯放疗组(单放组)69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31.9%(P<0.01),鼻咽局部控制率和颈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69.2%和56.5%(P<0.05).综合组急性毒性反应较单放组重,但可以耐受.结论PF方案诱导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局部区域控制率.
作者:姚鸿民;董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迅速抢救病人行急诊纤支镜床边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开胸术后急性肺不张.方法应用便携式纤支镜对15例病人行局麻下气管内吸痰及BAL治疗.结果15例病人中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便携式纤支镜吸痰及BAL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症状使肺复张避免气管切开.
作者:武春龙;吴华星;吴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HSP60在不同病变胃粘膜中的表达,以探讨HSP60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04例不同病变胃粘膜进行HSP60的检测.结果HSP60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以强阳性和中等强度阳性为主,阳性表达率为73.5%,过表达率为57.1%;与浅表性胃炎和胃粘膜糜烂及溃疡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萎缩性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过表达率之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HSP60表达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和胃粘膜溃疡及糜烂组,胃癌组的HSP60过表达率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组,提示HSP60的过度表达发生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
作者:马锐;伞宝君;袁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疗效的确认普及,随着进展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进展,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已不可忽视.乳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期较长,生存质量与疗效同样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陈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十余年来,随着对鼻咽癌临床行为、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的进展和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已从常规的二维等中心治疗技术逐步向先进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较变.
作者:崔念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4例以贫血为首诊的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癌有胃癌70例,结肠癌22例,小肠癌2例;贫血呈中重度,骨髓象均为增生性贫血,表现缺铁性贫血4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混合性贫血16例;胃癌患者,血清铁低,血清铁蛋白高者58例(61.6%),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要重视老年人贫血,对于老年贫血要全面系统检查,除骨穿外,消化系统检查如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或消化道钡餐应列为常规检查;此外,对于伴有血清铁蛋白增高的缺铁性贫血要高度怀疑胃癌.
作者:方志坚;李德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可达(帕米磷酸二钠)并用化疗对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68例骨转移癌患者静脉滴注阿可达60mg~90mg,每四周重复,同时并用化疗.结果止痛有效率为91.2%,活动能力改善率为76.4%,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及一过性疼痛加重.结论阿可达能较好地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促进骨骼修复,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安全可靠,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孙涛;于英莉;高雅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1997年9月到2001年12月,我院共对21例晚期食管癌病人进行了覆膜食管支架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3.4岁.病变长度4~12cm,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其中依据吞咽困难分级,Ⅱ级2例,Ⅲ级19例.6例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还存在吞咽后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者:李森;罗娅红;华阳;于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GST-π在肺癌中的表达,探讨GST-π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GST-π在193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健康人血清GST-π含量.结果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6.7%)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人.GST-π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与肺癌TNM分期和肺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GST-π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薛奇;汪良骏;罗贤懋;魏慧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186例,根据病灶的三维形状及病人的身体状况确定靶点数目、治疗次数及分次剂量.PTV覆盖95%以上CTV,等剂量曲线50%~90%,中位值62.2%.PTV周边照射总剂量2500-5800cGy,分割处方剂量300~800cGy,重复治疗4~9次.结果治疗后随诊3至15个月,胸痛症状止痛有效率为90.8%.132例病人进行疗效评价,CR21例(15.9%);PR82例(62.12%);NC23例(17.42%);PD6例(4.55%),有效率为95.45%.病理分型以小细胞未分化癌治疗效果为佳.肿瘤体积≤30cm3者较肿瘤体积>30cm3者治疗效果明显为好.肿瘤分期早期病人治疗效果较好,中晚期病人经过放射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治疗中与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均较小.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可以使肿瘤局部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任本;丁田贵;尹立杰;陈翠萍;彭兆祥;胡晶;高玉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腋淋巴结是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其状态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的因素,也是患者选择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劲松;陶冀;庞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SV-TK/ACV系统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将新近克隆并构建的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TK,用Lipofectamine转染至人脑胶质瘤TJ905细胞中,给予ACV,用FCM检测了对细胞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转染了TK基因的细胞在ACV的作用下,DNA含量下降(分别为109.43和65.81;而对照组分别为109.28和83.24,细胞DNA的合成被抑制.结论证实了我们克隆的TK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的杀伤作用,同时也将HSV-TK/ACV系统的抗肿瘤机制研究推进了一步.
作者:苏君;杨海城;肖宏;张学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甲状腺囊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了9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囊性肿物B超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在对由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性病变所致的甲状腺囊性肿物的声像图的鉴别诊断中,沙粒样钙化有一定的特异性,肿物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及甲状腺实质回声变化亦有一定特异性.结论B型超声特征性强,简便快捷,信息含量大,在甲状腺囊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丽萍;汪晓春;陈忠民;赵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佳脑转移瘤MRI扫描技术.方法收集35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原发肿瘤,经不同扫描参数对比,选出佳脑转移瘤MRI扫描技术.结果增强扫描不仅可以提高病灶检出率,还可以发现MRI平扫阴性早期脑转移瘤.采用水抑制技术(FLAIR)和多方位扫描利于发现不典型脑转移瘤,并与原发肿瘤鉴别.结论MRI增强扫描,FLAIR及多方位扫描相结合,可提高脑转移瘤检出水平.
作者:刘凡;马冬;段阳;罗娅红;李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发育期幼鼠铅暴露所致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母鼠从怀孕始至仔鼠出生后7天染铅致新生大鼠染铅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大鼠血、脑铅含量,同时应用TUNEL法测定脑组织海成区及其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的改变,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相关蛋白Bcl-2、Fas的表达。结果染铅使出生后7天幼鼠脑组织海马区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且Bcl-2表达降低、Fas表达升高。结论铅可能通过改变脑组织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数量而导致发育神经毒作用.
作者:逯晓波;李北利;刘秋芳;蔡原;陈荷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