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液汤在《温病条辨》方中的配伍运用特点探讨

王礼凤;彭玉兰;江红兵

关键词:增液汤, 温病条辨, 配伍特点
摘要: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热象明显,具有化燥伤阴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由于温病病因的特殊性,故易于造成阴液亏虚的病理特点,并且这一病理常贯穿温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温病的治疗中,养阴法是一个主要的治法,历代医家在温病治疗中也特别重视养阴.清代温病大师吴鞠通创立的增液汤,由于其药味精炼,配伍严谨而在<温病条辨>诸多方剂中都得以灵活化裁,配伍运用,成为温病养阴法的基本方.现就增液汤在<温病条辨>方中的配伍运用特点试作探讨,有不确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成汤加减防治早期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

    胸腰椎骨折早期常出现严重的腹胀、便秘、腹痛等症状,其所造成的痛苦往往甚于创伤本身.因此,对这类症状的处理不容忽视.作者以大成汤加减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4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勇;苏培基;伍中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肘后备急方》论灸法

    <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救急方>、<肘后急要方>、<肘后要急方>、<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东晋·葛洪所著,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葛洪将晋以前近千卷医方选而集之,著成<玉函方>百卷,又从中采其要约,为<肘后备急方>三卷,多选易得之药,且可悬于肘后,以备救卒发急症之需,故名之.

    作者:吴焕淦;施茵;姚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丁香柿蒂汤治疗小儿呃逆1例

    患儿菖某,女,4岁.呃逆3年余,生后约半岁即开始呃逆,呃逆连声,声短而频,反复发作,每日发作数次,且每于感冒受凉、情绪变化后发作或反复.曾多次在多家医院治疗,给予查全消化道钡餐、HP抗体、头部CT、全胸片、心电图、血常规等均示无异常,予西药及中药治疗后效果不佳.患儿既往无异常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及其它遗传性疾病.2004年5月1日前来我院就诊时,呃逆阵作,一日数次,无胃脘部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舌淡苔白,脉缓.查体:神智清楚,精神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予方药:丁香6 g,柿蒂6 g,谷、麦芽各10 g,川楝子10 g,白豆蔻3 g,柴胡3 g,薄荷6 g,木香6 g.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服.

    作者:李琳;郁晓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杨仁旭教授治疗咳嗽经验

    导师杨仁旭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从医30余年来,学验俱丰,尤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多见良功,笔者跟师随诊期间颇有心得,特对咳嗽一病的吾师经验小结如下:

    作者:张旗;杨明高;刘艳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咳喘合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小儿咳喘性疾病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此,我们研制了小儿咳喘合剂与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咳喘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黄芪配红花在化脓性疾患中应用举隅

    1阑尾脓肿某男,72岁.持续右下腹痛3天入院.经体检、化验、B超等检查后诊为阑尾脓肿.包块约4cm×5 cm大小,触痛明显.未进院时,曾用头孢类抗生素3天,效不显著.进院后,用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静脉点滴给药3天,腹痛有减轻,但包块消退的进度不大,仍有3 cm×3 cm大小.患者不愿接受静脉用药,遂改中药:败酱草10 g,苡仁10 g,冬瓜仁10 g,蒲公英10 g,地丁10 g,黄芪10 g,红花6 g,生大黄6 g(后下),甘草3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剂后复查,腹痛基本消失,右下腹隐约可触及食指尖大小包块.原方继服3剂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有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祛瘀痛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55例临床观察

    我院在2001年7月~2003年6月,采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艳丽;胡生海;张海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

    糖尿病肾病(DN)主要指糖尿病性肾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临床常见的心、脑、肾三大合并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科采用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DN3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夏红梅;尹卫华;宋雅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肝硬化腹水68例

    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4年3月中医病房收治肝硬化腹水病人68例均采取中医治疗为主,西医对症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东方;丁永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杜马四藤药酒治疗康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为解决其易复发、难根治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用杜马四藤药酒进行康复期临床研究并对照,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林雅;邓中华;李晓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连建伟论治肝咳经验采菁

    连建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学验俱丰,能融古铸今,化裁新意,在内、妇、儿科上均有很高的造诣.笔者有幸侍诊其侧,随师临证,遇见某些咳嗽之证,若单纯治肺止咳,则收效惘然,但若能从肝论治,则收立竿见影之效.现总结连建伟教授经验以供同道赏析.

    作者:毛军民;李如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抗精子抗体(AsAb)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孕的影响十分复杂.随着生殖免疫研究的进展,免疫性不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sAb阳性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国馨;韩延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分析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患者以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疲倦感为主的综合征.由于近年来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1997年至2003年间诊治的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王纪贵;姚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杨少山辨治胃病之经验总结

    杨少山系浙江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厚,擅理杂病沉疴,临床尤精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作者:张志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失眠的中医辨治体会

    失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一些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入睡,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引起医源性疾病.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经验丰富且疗效卓越,现将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黎壮伟;陈锐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体会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据统计,糖尿病已成为继意外伤害和肿瘤之外的又一大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消渴证,它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限于种种原因,目前对糖尿病的防治尚难尽如人意.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就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何木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现有年轻化趋势.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多年来,我们应用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各型颈椎病386例,并进行疗效观察比较,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秀强;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孙轶秋运用温阳法治疗儿科疾病举隅

    孙轶秋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30年,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尤擅于用温阳法治疗小儿疑难杂病,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随诊,获益非浅.兹举其临床治验3例,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曾智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发热30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为主,配合口服萘普生治疗癌性发热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经临床、X线、内镜、B超、CT及病理等多项综合检查确诊,且排除感染性发热、经抗生素治疗1周无效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病种:肝癌8例,肺癌6例,胃癌、乳腺癌各5例,胰腺癌、结肠癌、恶性淋巴瘤各2例.体温每日超过37.8℃,平均(38.9±0.92)℃,持续10~14天以上.中医辨证分型:虚证发热8例,实证发热6例,虚实夹杂型发热18例.

    作者:李俊玉;李付强;王钦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骶管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94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骶管阻滞配合中药内服和单纯骶管阻滞,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治疗,结果显示前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