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刚;庞显伦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腰椎峡部裂的患者80例,病例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X线片扫描的为对照组,实行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的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经过X线检测,有13处由于摄片的体位以及患者的脊椎出现侧弯,摄片的角度,阅片等问题出现漏诊.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腰椎峡部裂,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清晰的图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为沙美特罗替卡松,观察组患者治疗药物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就肺功能指标而言,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8.39%,对照组为83.8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林龙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运用到给胃底贲门癌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就诊的胃底贲门癌患者11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予以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加以治疗,对照组56例予以规范Roux-en-Y型吻合手术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手术状况、排空时长、单次进食总量同每天进食频次、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手术状况、排空时长、单次进食总量同每天进食频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运用到给胃底贲门癌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其明显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范宇洋;刘东举;郝帅;阎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7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有利于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CT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为优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及研制精确匹配的个体化髋关节假体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27例健康成人的髋关节进行CT扫描,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materialise软件进行髋关节三维影像的构建.结果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髋关节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任意旋转角度髋关节各骨性组成的三维关系,并能详细显示其组成各骨的内部细节.结论 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髋关节三维模型可多角度准确重现髋关节的立体形态,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和髋节假体设计及植入等提供影像学基础.
作者:朱亮亮;陈福扬;徐国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经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3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就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退时间而言,对照组远远长于观察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对照组为为86.57%,观察组为98.5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针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特布他林联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所需时间,进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栾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PH结合痔切除和开放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分析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开放式外剥内扎手术,实验组40例选择PPH结合痔切除手术;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hVAS评分、术中出血量表现较为良好(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7.5%、复发率是5.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环状混合痔疮进行PPH结合痔切除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高,而且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郭良宪;冯磊;于志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 抽取进行检测的非重复病原菌标本(200株)当做分析的对象,做敏感性检验,总结细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结果 在研究的200株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枸缘酸菌属、肠球菌以及变形杆菌所占的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甲氧西林的敏感性都是100.0%,对两种抗菌药物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是90.32%、87.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甲氧西林的敏感性都是100.0%,对两种抗菌药物甲氧西林发热耐药率是92.0%、96.0%.结论 目前,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所以在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时,需准确对细菌耐药性变化进行掌握,准确为临床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利于医院感染发生的控制.
作者:连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7例经MRI及手术证实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将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摄有患侧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患侧肩关节MRI.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进行分类,同时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结果 37例患者中,Ⅰ型肩峰9例,Ⅱ型21例,Ⅲ型7例.出口位x线片测得肩峰下间隙(A—H间距)狭窄31例.其中A—H≤5 mm 7例,5~10 mm 24例.肩峰骨赘20例.肱骨大结节增生21例.结论 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直接依据,对诊断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及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汝辉;周鹏;陈荔川;李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进行该项研究,期望能找到一种能改善现在肝门胆管癌预后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术中探查无法手术切除的4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中判断不能切除,行胆管内支撑引流并胆管内灌注化疗,术后定期灌注化疗;对照组:术中判断不能切除,行胆管内支撑引流.观察两组的肿瘤体积、总胆红素水平、胆管通畅时间、生存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8、12、16、20周后胆红素水平低,胆管通畅时间、生存时间更长(P<0.05).结论 改良胆管内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董家刚;庞显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选用卡马西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药物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QS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优于对照组75.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同时,研究发现加巴喷丁组副作用较卡马西平组轻微.结论 加巴喷丁不仅能有效缓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政平;张大伟;钟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在预测营口市手足口病暴发/聚集情况的能力,为相关机构设置预警参数,选择预警方法,改善预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预警系统中发出的手足口病预警信号及防治人员核实及现场调查情况,计算预警系统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VP)、及时响应率等指标.结果 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50.72%,阳性预测值为19.02%,及时响应率为96.20,发出预警信号至填报异常信息卡(h)的中位数为1.95(h).结论 预警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预警工具,但其阳性预测值还有待于提高,实际工作中仍不能忽视监测人员对疫情数据分析等其他方法.
作者: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供应室优质护理的实施以及对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供应室的33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整个研究周期分为两部分,2015年3月-2016年3月为第一个周期,且尚未实行优质护理.2016年4月-2017年4月为第二个周期,整个周期内实行供应室优质护理.结果 优质护理实施后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增加了器械洗涤合格率,器械灭菌合格率和器械回收及时率.手术室医护人员对供应室的总满意度达到100%,高于实施前的满意度50%,以上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供应室优质护理的实施能够提升供应室的消毒质量,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能够提升手术室医护人员对于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具有一定推行价值.
作者:靳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在使用不同镇痛方式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行择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者90例,将90例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三组:PCIA组(V组)、PCEA组(E组)、PCIA+PCEA组(V+E组),30例V组予以静脉镇痛,30例E组采用硬膜外镇痛,30例V+E组采用静脉加硬膜外镇痛,比较三组病人实施不同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及运动评分及各个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及术后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 三组在术后4 h、8 h、16 h、24 h、48 h VAS评分、BCS评分、Bromage评分上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E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率上显著较低(P<0.05).结论 采用PCEA镇痛方法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人进行镇痛后,患者疼痛缓解,不良发应少,且不需追加其他镇痛药物,此镇痛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相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采供血机构对采集的血液严格检测,避免梅毒经输血传播.采用特异性ELISA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8月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将无偿献血者人群按照不同年龄、性别、采血地点、文化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在27538名无偿献血者中有151人梅毒抗体检测为阳性,总阳性率为0.55%;其中女性阳性率0.72%明显高于男性阳性率0.4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以46~55岁阳性率为高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我国梅毒感染人群在传染病的调查中居高,因此在无偿献血者招募时,应广泛宣传梅毒的危害、防治知识、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加强献血者健康咨询,严格对献血者的评估,建立固定低危无偿献血者队伍,以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徐畅;梁爽;井元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低位保肛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P<0.05,但二者淋巴清扫数目相当,P>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肛门控便良好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保宫术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优势明显,能够优化治疗各项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文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引流不畅原因,寻找临床解决对策,降低腹透导管相关掉队率.方法 分析2006-2016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出现引流不畅的44例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者中出现44例次引流不畅,由导管移位引发引流不畅14例次(31.8%),由导管堵塞所致30例次(68.2%).结论 腹膜透析术后引流不畅是患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多样,但多可预防,导管移位主要与导管选择、手术方法、术后透析方案、护理措施、生活方式相关;导管堵塞多与腹腔内纤维蛋白形成、术后血凝块、导管贴壁相关;对上述因素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提高腹透质量.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患者接受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腹泻患者10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支持、补液、抗炎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大便次数、腹泻总时间、腹泻控制时间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 小儿腹泻患者接受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腹泻时间的缩短.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9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并发低血钾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引发低钾血症的原因包括摄入不足、排钾过多和药物副作用,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血钾得到纠正或好转.结论 研究TACE术后低钾血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对提高TACE治疗合并低钾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倩;范智博;张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式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04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盆底I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肌力、肌电位变化及阴道压力的变化,并进行POP-Q评分,观察C点距离处女膜缘距离,从而评估腹式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 术前与术后相比,术后一年内女性盆底肌肉电生理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的一年内,该类患者已逐步表现出现盆底生理功能的降低.
作者:曹磊;李斌;翟继芳;张怡;张敏;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