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目的 分析研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26例(共31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结果 术后视力≥0.4占35.48%,术后视力≥0.1占58.06%,术后视力<0.1占6.45%;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屈光状态,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柳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胃窦、胃体等)与胃镜下显示疾病性质及经病理组织学判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患者为胃镜下观察显示胃体部发红显著的256例患者入组研究,通过检测并采集患者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等相关检查资料诊断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对患者胃镜下胃体龟裂现象、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快速尿素酶实验、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植分析:256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92例(35.94%),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64.06%);92例感染患者中有70例(77.78%)的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在胃窦及胃体均存在,17例(18.48%)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窦部,5例(5.43%)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体部.②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快速尿素酶实验(0.717、0.967)、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0.929、0.961)、胃体病理组织学检测(0.818、0.922)、胃窦胃体联合检测(0.951、0.883).③胃镜下检测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胃体龟裂现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92例患者有37例(40.22%),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患者中有30例(18.29%),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内镜下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采集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证实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白雪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后进行血25-(OH)D3浓度检测,血清IGF-1、IR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GF-1(135.86±15.74)ng/mL、25-(OH)D3浓度(19.45±2.35)nmol/L、QUICKI(0.12±0.05)低于对照组,HOMA-IR(8.45±2.65)、FI(39.48±5.62)U/mL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HO-MA-IR、FI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性,QUICKI、IGF-1与25-(OH)D3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IR的主要原因为维生素D缺乏,同时IGF减少,还可引起维生素D缺乏.
作者:周文静;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与普通留置针应用对血管的损伤对比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均行氟尿嘧啶化疗,按照生理盐水加氟尿嘧啶通过自注化疗泵持续泵46 h,以每小时6 mL/min的速度泵入的化疗方案,根据化疗期间不同给药途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传统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PICC置管,传统组应用普通留置针,行此方案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常率是2.4%,传统组是14.3%,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损伤率是14.3%,传统组是40.5%,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高于普通留置针,可明显降低导管异常情况发生率及血管损伤率.
作者: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1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参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切口分泌物、切口疼痛和切口红肿各为1例,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5.45%.参照组切口红肿为1例,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1.82%.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潘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初治结核病患者中加强口服药流程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164例初治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给药,观察组患者在该给药基础上实施口服药的流程管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口服药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率达到97.56%;对照组规律服药率为87.80%,观察组的规律服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药流程管理总满意率98.78%,对照组的总满意率84.15%.两组的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结核病患者的标准化治疗中通过实施口服药的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常东岳;郑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传统穴+神阙穴伏九天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1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传统穴联合神阙穴伏九贴敷,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伏九贴敷.连续治疗三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小气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与对照组的83.9%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哮喘患儿而言,传统穴联合神阙穴伏九天贴敷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改善小气道功能,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平时症状、体征.
作者:武琪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护士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循证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指标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46例(93.88%),优于对照组34例(69.39%),(χ2=20.002,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用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6.124、5.054、5.510,P<0.05).结论 护士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循证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症状改善.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当前整形美容行业发展速度较快,麻醉是整形美容手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整形美容手术麻醉的管理与研究,从而提升整形美容手术麻醉安全.
作者:张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T2DM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显著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左秀玲;王志宏;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青霉素G组和头孢噻肟钠组各36例,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36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应用抗生素治疗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抗生素治疗的患儿肠道菌群数同参照组比较均受到相应影响,当中双歧杆菌、肠球菌和真杆菌等益生菌都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青霉素G和头孢噻肟钠抗生素总体效果差异不大,尽管头孢噻肟钠对肠杆菌更具敏感性,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两类抗生素并无显著差别,故从抗生素应用原则和经济原因考虑,青霉素还是更为值得推广.
作者:陈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VAS)、血沉(ESR)水平、脊柱后凸角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均骨性融合.结论 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延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6月—2017年06月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硝酸甘、阿司匹林口服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心悸、胸痛、气促、乏力、头晕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瑞舒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效果优良,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临床将其作为推荐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梅宝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临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1w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治疗6个月、1年观察组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结论 临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者视力水平,又能减轻黄斑水肿,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侯锐;隋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收治的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66髋)作为分析对象,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结果 患者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有起到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效果,与治疗前髋功能评分对比,发现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是个优良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早起康复在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来院进行诊治脑梗死偏瘫失语的患者选取了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人,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39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采用半年随访的方式进行调研,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和运动、生活能力和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运动、生活功能没有显著的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好于护理前(P 0.05),观察组的生活、运动、语言功能三大指标都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护理,在改善患者的语言、运动和生活功能和能力上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新医改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其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亟待完善其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分析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文化的内涵,结合目前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公立医院在新时期进行社会责任文化构架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宏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以保洁员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手术室接台手术环境表面质量影响因素,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选取手术间116次接台手术环境表面处理后进行细菌菌落数指标监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监测58次.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处理方法;而研究组采取综合处理方法.结果 研究组环境表面细菌菌落数指标监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相关措施,有效的提高手术室保洁员工作质量,提高手术室接台手术环境表面质量控制,较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
作者:刘明霜;孙彩云;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学科快速发展,专业的细分,迫切需要一直与医院发展规划相适应的护理队伍.因护理部平时注重专业技能、服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略对护理骨干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一名优秀的护士走向护理管理岗位时,常面临环境、角色、业务的变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造成适应角色慢或管理不到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自2012—2016年对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科学培养人才,为培养一支精干优良的护理管理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喻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为81.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出现率较低.
作者:张同华;林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