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琪琳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T2DM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显著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左秀玲;王志宏;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6%,观察组是9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的骨密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骨密度明显改善,值得推行.
作者:蒋蜀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26例(共31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结果 术后视力≥0.4占35.48%,术后视力≥0.1占58.06%,术后视力<0.1占6.45%;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屈光状态,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柳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10例老年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有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印红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陈旧性肱骨骨折并骨质疏松症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陈旧性肱骨骨折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治疗组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是84.44%,治疗组是86.67%,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治疗组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1.11%,治疗组是4.4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陈旧性肱骨骨折并骨质疏松症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作者:王自刚;盛文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重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应用强化、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转运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强化、系统护理安全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防护制度,且积极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和防护意识,以提高术后转运护理安全性.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产妇,对其实施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20例,其中优67例,占55.83%;良50例,占41.66%;差3例,占2.50%.总优良率为97.50%.其中差3例(1例术前母亲病故,1例夫妻不和,1例瘢痕子宫再妊娠).无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 加强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可提高优良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方法 选取6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31例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30例单纯对症治疗.对比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近期总稳定率达35.5%,显著优于观察组,疗效确切.
作者:刘羿妍;初少光;周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当前整形美容行业发展速度较快,麻醉是整形美容手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整形美容手术麻醉的管理与研究,从而提升整形美容手术麻醉安全.
作者:张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在治疗脑瘫儿童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帮助患儿快速康复.方法 选收治的80例脑瘫儿童,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教育指导,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另结合有家庭康复方法进行干预.完成三个治疗阶段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评分高低,分别从两组治疗效果、家属特质应对方式(TCSQ)、患儿功能区评分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教育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康复的具体影响.结果 分三个阶段完成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97.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育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方式,在帮助脑瘫儿童康复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刘西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胃窦、胃体等)与胃镜下显示疾病性质及经病理组织学判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患者为胃镜下观察显示胃体部发红显著的256例患者入组研究,通过检测并采集患者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等相关检查资料诊断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对患者胃镜下胃体龟裂现象、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快速尿素酶实验、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植分析:256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92例(35.94%),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64.06%);92例感染患者中有70例(77.78%)的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在胃窦及胃体均存在,17例(18.48%)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窦部,5例(5.43%)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体部.②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快速尿素酶实验(0.717、0.967)、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0.929、0.961)、胃体病理组织学检测(0.818、0.922)、胃窦胃体联合检测(0.951、0.883).③胃镜下检测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胃体龟裂现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92例患者有37例(40.22%),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患者中有30例(18.29%),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内镜下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采集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证实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白雪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痰热清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研究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将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将实施常规治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加用痰热清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是观察组数据更低(P<0.05);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痰热清+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疗法;观察组(41例):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终就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QOL评分、IPSS评分、Qmax评分、手术情况与并发症表现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QOL评分、IPSS评分以及Qmax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获得显著减少(P<0.05);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6.59%)比较,观察组(7.32%)获得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临床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理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于减少术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获得明显效果,终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以及预后能力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录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资料,经过实验室检查均为骨质疏松症,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确诊患者,采用营养、运动、药物等3种疗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有了明显改变,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抑制病况发展.
作者:冯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与普通留置针应用对血管的损伤对比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均行氟尿嘧啶化疗,按照生理盐水加氟尿嘧啶通过自注化疗泵持续泵46 h,以每小时6 mL/min的速度泵入的化疗方案,根据化疗期间不同给药途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传统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PICC置管,传统组应用普通留置针,行此方案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常率是2.4%,传统组是14.3%,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损伤率是14.3%,传统组是40.5%,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高于普通留置针,可明显降低导管异常情况发生率及血管损伤率.
作者: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8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给予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给予常规组全身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研究组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治疗,减少了并发症和疼痛程度.
作者:邹建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后进行血25-(OH)D3浓度检测,血清IGF-1、IR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GF-1(135.86±15.74)ng/mL、25-(OH)D3浓度(19.45±2.35)nmol/L、QUICKI(0.12±0.05)低于对照组,HOMA-IR(8.45±2.65)、FI(39.48±5.62)U/mL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HO-MA-IR、FI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性,QUICKI、IGF-1与25-(OH)D3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IR的主要原因为维生素D缺乏,同时IGF减少,还可引起维生素D缺乏.
作者:周文静;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消银颗粒与阿维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40例.一组患者单纯使用阿维A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消银颗粒与阿维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采用消银颗粒与阿维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以及PASI评分,且安全性高.
作者:候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15例(18眼)诊断为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例(1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前部玻切术,一月后行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8例(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前部玻切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A组视力提高者9眼,视力无变化一眼,眼压稳定在10~20 mmHg;B组视力提高者6眼,视力无变化一眼,视力下降一眼,6眼眼压在10~18 mmHg,2眼高眼压,1眼脉络膜渗漏,两周后恢复.结论 对于处理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摘除晶状体后不宜过早植入人工晶体.
作者:孙敬文;马新立;郝静;陈章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价值.方法 对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因置换部位出现疼痛等症状后复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对象104例.均进行X线、SPECT/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SPECT/CT对感染、内外失稳、前后失稳、混合失稳、失稳合计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晗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