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刘羿妍;初少光;周璐璐

关键词:恶性肿瘤, 中医药疗法,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方法 选取6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31例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30例单纯对症治疗.对比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近期总稳定率达35.5%,显著优于观察组,疗效确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6月—2017年06月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硝酸甘、阿司匹林口服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心悸、胸痛、气促、乏力、头晕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瑞舒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效果优良,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临床将其作为推荐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梅宝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宫腔粘连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常见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其粘连程度与子宫内膜受损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宫腔镜冷刀手术更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保护.术后预防粘连复发影响术后效果.综述IUA发病因素、分类、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及术后预防再粘连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其机制分析

    目的 分析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后进行血25-(OH)D3浓度检测,血清IGF-1、IR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GF-1(135.86±15.74)ng/mL、25-(OH)D3浓度(19.45±2.35)nmol/L、QUICKI(0.12±0.05)低于对照组,HOMA-IR(8.45±2.65)、FI(39.48±5.62)U/mL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HO-MA-IR、FI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性,QUICKI、IGF-1与25-(OH)D3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IR的主要原因为维生素D缺乏,同时IGF减少,还可引起维生素D缺乏.

    作者:周文静;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阿司匹林预处理后静脉溶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0.3 g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为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前给予拜阿司匹林0.3 g口服.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阿司匹林0.3 g预处理后给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良好,同时不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曲典;李文娣;李兰凤;付博;张雪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抽取收治的小儿腹泻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抽取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43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测定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效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疗前肠道菌群测定结果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均高于的对照组,酵母样真菌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缓解腹泻,尽早止泻,改善肠道菌群状态,适合应用.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院出院病案无纸化归档存储系统的应用

    目前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病历归档却迟迟未能突破传统的纸质病案存储模式.始终被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及时共享等问题所困扰.2013年我院为实现电子病历的无纸化存储,建立了电子病历文件管理与应用系统,使分散在各临床业务系统当中的信息以病人为中心汇总和组织起来.该系统具有终末病历的质控、归档、存储、共享等功能,实现了电子病历无纸化归档、阅览,从而减少纸质病历.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建立的意义、必备的条件、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4年的运行证明了该应用系统是安全、有效的病案管理新模式.

    作者:梁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腹腔镜胆量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的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率.

    作者:李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骨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包括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过滤组(HD+HDF)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4组均31例患者.结果 HD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HD+HP组治疗后的P、钙磷乘积、Β2-MG、PTH均优于治疗前,且与HD+HDF组的Β2-MG相比(P<0.05).HD+HDF治疗后的P、钙磷乘积、Β2-MG、PTH均优于治疗前.结论 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骨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其对Ca、P、Β2-MG和PTH的清除效果不同,其中HP、HDF、HFHD对Β2-MG及PTH的清除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但HFHD具有操作方便,方案可行性高的特征.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护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估,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评分,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为(33.19±2.5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5.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显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为81.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出现率较低.

    作者:张同华;林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疗法;观察组(41例):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终就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QOL评分、IPSS评分、Qmax评分、手术情况与并发症表现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QOL评分、IPSS评分以及Qmax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获得显著减少(P<0.05);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6.59%)比较,观察组(7.32%)获得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临床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理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于减少术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获得明显效果,终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以及预后能力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针灸治疗)和观察组54例(心理护理+邵氏手法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52/5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46/54),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闫海花;王学志;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度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 将小儿肺炎患儿1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参照组5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儿治疗疗效以及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情况展开对比,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中,对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早起康复在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来院进行诊治脑梗死偏瘫失语的患者选取了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人,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39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采用半年随访的方式进行调研,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和运动、生活能力和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运动、生活功能没有显著的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好于护理前(P 0.05),观察组的生活、运动、语言功能三大指标都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护理,在改善患者的语言、运动和生活功能和能力上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产妇,对其实施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120例,其中优67例,占55.83%;良50例,占41.66%;差3例,占2.50%.总优良率为97.50%.其中差3例(1例术前母亲病故,1例夫妻不和,1例瘢痕子宫再妊娠).无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 加强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可提高优良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

    目的 分析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价值.方法 对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因置换部位出现疼痛等症状后复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对象104例.均进行X线、SPECT/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SPECT/CT对感染、内外失稳、前后失稳、混合失稳、失稳合计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26例(共31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结果 术后视力≥0.4占35.48%,术后视力≥0.1占58.06%,术后视力<0.1占6.45%;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屈光状态,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柳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T2DM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显著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左秀玲;王志宏;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0例患者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录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资料,经过实验室检查均为骨质疏松症,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确诊患者,采用营养、运动、药物等3种疗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有了明显改变,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抑制病况发展.

    作者:冯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与胃镜诊断及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胃窦、胃体等)与胃镜下显示疾病性质及经病理组织学判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患者为胃镜下观察显示胃体部发红显著的256例患者入组研究,通过检测并采集患者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等相关检查资料诊断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对患者胃镜下胃体龟裂现象、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快速尿素酶实验、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植分析:256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92例(35.94%),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64.06%);92例感染患者中有70例(77.78%)的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在胃窦及胃体均存在,17例(18.48%)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窦部,5例(5.43%)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体部.②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快速尿素酶实验(0.717、0.967)、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0.929、0.961)、胃体病理组织学检测(0.818、0.922)、胃窦胃体联合检测(0.951、0.883).③胃镜下检测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胃体龟裂现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92例患者有37例(40.22%),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患者中有30例(18.29%),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内镜下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采集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证实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白雪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