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兵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8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采取任何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性健康教育.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的依从率.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依从率(92.50%)显著高于常规组者体检对护理的总依从率(75.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突出,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护效率,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与医护行为的认同.
作者:刘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开放手术疗法;观察组(41例):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终就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QOL评分、IPSS评分、Qmax评分、手术情况与并发症表现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QOL评分、IPSS评分以及Qmax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获得显著减少(P<0.05);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6.59%)比较,观察组(7.32%)获得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临床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理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于减少术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获得明显效果,终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以及预后能力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脱矿的作用.方法 选取口腔科临床正畸初诊患者25例,2014-2017年,平均年龄13.5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病例包括安氏I类和安氏Ⅱ类.在每名患者的上下颌牙列左侧用正畸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托槽,右侧用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所有牙均无牙合干扰,正畸治疗前全口牙齿无牙面脱矿.每例患者在拆除矫治器时进行观察并记录粘贴托槽的牙齿,观察时,清洁并吹干牙面,肉眼观察牙齿的唇颊面,和探针探诊,牙齿以正畸托槽为中心分为5个区域,即托槽上下左右和托槽下,牙面脱矿程度分为5级,观察与记录均由相同两名医生完成.结果 所有右侧用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共300牙齿有48颗脱矿.所有左侧用正畸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托槽共300颗牙齿6颗有牙面脱矿,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该方法操作简单,并能有效预防牙釉质表面发生脱矿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礼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传统穴+神阙穴伏九天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1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传统穴联合神阙穴伏九贴敷,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伏九贴敷.连续治疗三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小气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与对照组的83.9%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哮喘患儿而言,传统穴联合神阙穴伏九天贴敷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改善小气道功能,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平时症状、体征.
作者:武琪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重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应用强化、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转运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强化、系统护理安全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防护制度,且积极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和防护意识,以提高术后转运护理安全性.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在中下面部美容术中采取极限音波拉皮(超声刀)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参与诊治的100例中下面部美容术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资料,所有患者均实行极限音波拉皮(超声刀)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 对分析收治的100例中下面部美容术患者,术后无效为8例,有效例数为92例,有效率显示为92.00%.对术后患者进行一个月的观察发现无效例数为16例,有效例数为84例,有效率显示为84.00%.对术后患者进行三个月的观察,无效例数为4例,有效例数为96例,有效率显示为96.00%.结论 将超声刀应用于中下面部美容术中效果显著,将提升手术安全性,且具有无痛、微创、治疗时间短、并发症不明显、无皮肤切口等优势.
作者:徐永飞;张建文;暴志国;陈海洲;武海龙;赵哲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短效避孕药物对于缓解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人流术后腹痛的有效性.方法 观察2014年1月-2017年5月早孕合并伴有痛经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人工流产术共72例,其中38例术后给予口服妈富隆或优思明等短效避孕药物为治疗组,34例未服用短效避孕药物为对照组,观察术后2-5日腹痛发生率、腹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术后腹痛发生率为22/38,对照组术后发生率为34/34.并于术后2-4天分别进行电话随访,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疼痛评分高值.结论 口服短效避孕药物,可有效避免或减轻痛经明显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人流术后腹痛的发生率以及腹痛程度.
作者:陈雯;余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6%,观察组是9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的骨密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骨密度明显改善,值得推行.
作者:蒋蜀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双套管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月诊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4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均放置双套管,对于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和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等方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54例患者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情况,采用肠内营养联合双套管治疗治愈,无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中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双套管治疗能够有效治愈漏口,提升预后,发挥了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患者接受度好.
作者:李明辉;白晓刚;宋明杰;白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将正常体检的健康女性1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中FSH、E2、IS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H、LH/FSH、T、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与性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对PCOS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袁艳军;郭秋延;李兵锐;孙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以保洁员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手术室接台手术环境表面质量影响因素,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选取手术间116次接台手术环境表面处理后进行细菌菌落数指标监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监测58次.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处理方法;而研究组采取综合处理方法.结果 研究组环境表面细菌菌落数指标监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相关措施,有效的提高手术室保洁员工作质量,提高手术室接台手术环境表面质量控制,较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
作者:刘明霜;孙彩云;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录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资料,经过实验室检查均为骨质疏松症,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确诊患者,采用营养、运动、药物等3种疗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有了明显改变,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抑制病况发展.
作者:冯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收治的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66髋)作为分析对象,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结果 患者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有起到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效果,与治疗前髋功能评分对比,发现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是个优良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7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86例.A组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15 mg+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B组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30 mg+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500 mL,两组均2次/d进行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体温回归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9%(3/8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4/8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或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因此采用小剂量疗法更加经济科学.
作者:乔敬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价值.方法 对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因置换部位出现疼痛等症状后复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对象104例.均进行X线、SPECT/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SPECT/CT对感染、内外失稳、前后失稳、混合失稳、失稳合计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国民用航空人员耳语超标的情况,以提高对耳语检查结果的分析能力,提高航空医学鉴定水平.方法 对耳语超标的民用航空人员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分析比较受检者的发病急缓情况、实际耳语距离、语频纯音听阈和各频率纯音听阈,总结耳语超标的特点、纯音听阈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结果 19例耳语超标的民用航空人员中,共计耳语超标耳31侧.其中,单耳患者7例(36.8%),双耳患者12例(63.2%),发病均以慢性发病为主.实际耳语距离与标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单耳患者和双耳患者的语频听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患者的听力下降以2 kHz-6 kHz为主,达中度聋水平.结论 低语音耳语检查结果具有很高可信度,耳语超标的民用航空人员的纯音听阈均明显提高.
作者:赵功伟;尹海英;于超;杨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通过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作用.方法 择取收治的疑似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比两种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BG检测结果显示50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GM实验检测结果显示54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联合检测确诊58例为侵袭性真菌病,准确率分别为84.75%、91.52%、98.31%,联合检测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BG和GM检测均能确诊侵袭性真菌病,但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两者联合能提高其检出率,具有准确快速的优势.
作者:方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1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参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切口分泌物、切口疼痛和切口红肿各为1例,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5.45%.参照组切口红肿为1例,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1.82%.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潘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临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1w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治疗6个月、1年观察组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结论 临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者视力水平,又能减轻黄斑水肿,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侯锐;隋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护理流程优化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质量控制,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及服务质量.方法 Plan计划:客观分析分析我院现阶段门诊护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改进措施.Do执行:加强门诊护理流程优化再造,执行制定的计划和措施.Action处理:根据计划检查落实,检查护理流程再造取得的效果.Check检查:总结此次PDCA取得的成果,还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次改造目标,即进入一个新的PDCA循环.结果 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DCA循环法实施后门诊各项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提高,门诊量同期比上升10%,有效投诉下降21%,门诊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明显性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PDCA循环法应用在门诊护理流程优化中,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分诊时间、等侯时间、挂号时间以及就诊总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的,降低了病人的投诉,更加完善了便民服务措施.
作者:周京清;方德玲;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