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前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病历归档却迟迟未能突破传统的纸质病案存储模式.始终被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及时共享等问题所困扰.2013年我院为实现电子病历的无纸化存储,建立了电子病历文件管理与应用系统,使分散在各临床业务系统当中的信息以病人为中心汇总和组织起来.该系统具有终末病历的质控、归档、存储、共享等功能,实现了电子病历无纸化归档、阅览,从而减少纸质病历.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建立的意义、必备的条件、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4年的运行证明了该应用系统是安全、有效的病案管理新模式.
作者:梁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10例老年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有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印红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单纯放射治疗、放射化学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15单纯采用放射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将15例采用放射化学同步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化学治疗,可增强疗效,阻滞癌性组织生长,且同步放化疗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高忠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脱矿的作用.方法 选取口腔科临床正畸初诊患者25例,2014-2017年,平均年龄13.5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病例包括安氏I类和安氏Ⅱ类.在每名患者的上下颌牙列左侧用正畸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托槽,右侧用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所有牙均无牙合干扰,正畸治疗前全口牙齿无牙面脱矿.每例患者在拆除矫治器时进行观察并记录粘贴托槽的牙齿,观察时,清洁并吹干牙面,肉眼观察牙齿的唇颊面,和探针探诊,牙齿以正畸托槽为中心分为5个区域,即托槽上下左右和托槽下,牙面脱矿程度分为5级,观察与记录均由相同两名医生完成.结果 所有右侧用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共300牙齿有48颗脱矿.所有左侧用正畸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托槽共300颗牙齿6颗有牙面脱矿,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该方法操作简单,并能有效预防牙釉质表面发生脱矿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礼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与普通留置针应用对血管的损伤对比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均行氟尿嘧啶化疗,按照生理盐水加氟尿嘧啶通过自注化疗泵持续泵46 h,以每小时6 mL/min的速度泵入的化疗方案,根据化疗期间不同给药途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传统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PICC置管,传统组应用普通留置针,行此方案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常率是2.4%,传统组是14.3%,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损伤率是14.3%,传统组是40.5%,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高于普通留置针,可明显降低导管异常情况发生率及血管损伤率.
作者: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护理流程优化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质量控制,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及服务质量.方法 Plan计划:客观分析分析我院现阶段门诊护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改进措施.Do执行:加强门诊护理流程优化再造,执行制定的计划和措施.Action处理:根据计划检查落实,检查护理流程再造取得的效果.Check检查:总结此次PDCA取得的成果,还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次改造目标,即进入一个新的PDCA循环.结果 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DCA循环法实施后门诊各项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提高,门诊量同期比上升10%,有效投诉下降21%,门诊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明显性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PDCA循环法应用在门诊护理流程优化中,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分诊时间、等侯时间、挂号时间以及就诊总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的,降低了病人的投诉,更加完善了便民服务措施.
作者:周京清;方德玲;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录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资料,经过实验室检查均为骨质疏松症,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确诊患者,采用营养、运动、药物等3种疗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有了明显改变,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抑制病况发展.
作者:冯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细致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神经行为、并发症及发育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娩出的100例剖宫产新生儿,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细致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细致组实施早期细致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并发症及发育商的差异.结果 常规组的NBNA总评分为(31.7±6.0)分,细致组为(39.4±7.9)分,细致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细致组为10.0%,细致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致组新生儿护理后3、6、12、18、24个月时的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细致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发育商,值得临床推广与实施.
作者:易冬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NIHSS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但相对而言,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绍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7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86例.A组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15 mg+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B组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30 mg+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500 mL,两组均2次/d进行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体温回归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9%(3/8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4/8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或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因此采用小剂量疗法更加经济科学.
作者:乔敬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骨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包括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过滤组(HD+HDF)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4组均31例患者.结果 HD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HD+HP组治疗后的P、钙磷乘积、Β2-MG、PTH均优于治疗前,且与HD+HDF组的Β2-MG相比(P<0.05).HD+HDF治疗后的P、钙磷乘积、Β2-MG、PTH均优于治疗前.结论 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骨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其对Ca、P、Β2-MG和PTH的清除效果不同,其中HP、HDF、HFHD对Β2-MG及PTH的清除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但HFHD具有操作方便,方案可行性高的特征.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15例(18眼)诊断为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例(1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前部玻切术,一月后行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8例(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前部玻切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A组视力提高者9眼,视力无变化一眼,眼压稳定在10~20 mmHg;B组视力提高者6眼,视力无变化一眼,视力下降一眼,6眼眼压在10~18 mmHg,2眼高眼压,1眼脉络膜渗漏,两周后恢复.结论 对于处理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摘除晶状体后不宜过早植入人工晶体.
作者:孙敬文;马新立;郝静;陈章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青霉素G组和头孢噻肟钠组各36例,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36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应用抗生素治疗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抗生素治疗的患儿肠道菌群数同参照组比较均受到相应影响,当中双歧杆菌、肠球菌和真杆菌等益生菌都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青霉素G和头孢噻肟钠抗生素总体效果差异不大,尽管头孢噻肟钠对肠杆菌更具敏感性,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两类抗生素并无显著差别,故从抗生素应用原则和经济原因考虑,青霉素还是更为值得推广.
作者:陈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估,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评分,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为(33.19±2.5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5.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显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消银颗粒与阿维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40例.一组患者单纯使用阿维A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消银颗粒与阿维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采用消银颗粒与阿维A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以及PASI评分,且安全性高.
作者:候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针灸治疗)和观察组54例(心理护理+邵氏手法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52/5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46/54),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闫海花;王学志;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传统穴+神阙穴伏九天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1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传统穴联合神阙穴伏九贴敷,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伏九贴敷.连续治疗三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小气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与对照组的83.9%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哮喘患儿而言,传统穴联合神阙穴伏九天贴敷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改善小气道功能,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平时症状、体征.
作者:武琪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胃窦、胃体等)与胃镜下显示疾病性质及经病理组织学判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患者为胃镜下观察显示胃体部发红显著的256例患者入组研究,通过检测并采集患者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等相关检查资料诊断患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对患者胃镜下胃体龟裂现象、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快速尿素酶实验、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植分析:256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92例(35.94%),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64.06%);92例感染患者中有70例(77.78%)的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在胃窦及胃体均存在,17例(18.48%)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窦部,5例(5.43%)患者的定植部位在胃体部.②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快速尿素酶实验(0.717、0.967)、胃窦病理组织学检测(0.929、0.961)、胃体病理组织学检测(0.818、0.922)、胃窦胃体联合检测(0.951、0.883).③胃镜下检测结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胃体龟裂现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92例患者有37例(40.22%),幽门螺杆菌阴性的164例患者中有30例(18.29%),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定植部位、内镜下胃体龟裂现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胃体腺体萎缩、肠化、非典型增生经统计学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采集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证实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白雪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3.8%,对照组为81.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出现率较低.
作者:张同华;林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0.3 g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为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前给予拜阿司匹林0.3 g口服.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阿司匹林0.3 g预处理后给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良好,同时不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曲典;李文娣;李兰凤;付博;张雪凤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