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刘建军;顾永辉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接收的75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安全管理基础上加用护理标识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患者依从性评分为(3.72±0.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4±0.23)分的依从性评分(t=11.41,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宏;舒谦;张丹;侯雯;李欣;王彩红;雷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在肿瘤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84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用PICC的方式,观察组则使用CVC的方式,对比两组病人置管情况、给药效果和不良症状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置管情况、给药效果和不良症状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增强给药效果,减少不良症状.
作者:王永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对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116例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其检测方法分为CTA组(使用64排128层CT血管成像检测)及DSA组(使用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测),每组58例,比较两组检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两组检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无显著差异(P>0.05);CTA组检测特异度及约登指数显著高于DSA组(P<0.05).结论 64排128层CT颅脑CTA成像与DSA检测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均有较好准确率,且CTA具有无创,价格低廉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治红;时玉婷;曹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小切口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胆囊切除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胆囊切除,命名为腹腔镜组;另外的45例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命名为小切口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小切口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低,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24.44%)明显低于小切口组(6.67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王冬;郑为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阑尾炎及并发症的CT影像表现.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临床怀疑阑尾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CT诊断阑尾炎的影像表现价值.结果50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阑尾炎46例,CT诊断阑尾炎42例诊断符合率91.3%.结论 CT检查可以及时诊断阑尾炎,有效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对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本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梅毒、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和梅毒.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调查问卷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基本资料,并抽取所选人员静脉血液,目的是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结果 调查200例人员中,有100例人员存在1个性伴侣,占比为50%;38例无性伴侣,占比为19%;20例近半年有过商业性行为,占比为10%;42例使用安全套人员,占比为21%.结论 性病艾滋病传染的主要人群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其对艾滋病以及梅毒了解不全面,再加之文化水平有限,所以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预防高危行为的重视程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存江;杨琳;高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8月~2017年09月月收治行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脑卒中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手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增强髋关节康复训练手法,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和3个月后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Harri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1个月、3个月后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不同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明显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并采取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喘息性肺炎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49例,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药物,均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对喘息性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方案,能缓解患儿症状.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醛饮用染毒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免疫系统及微核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剂量染毒组和低剂量染毒组.对照组引用纯净水,高剂量染毒组和低剂量组分别饲以10 g/L和2 g/L的甲醛溶液7天和30天.所有大鼠均尾吊模拟失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胸腺、脾等脏器系数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在高、低浓度30天时,WBC明显升高、MON明显降低;NEU在低浓度7天和高低浓度30天出现明显升高;BAS在高低浓度30天出现明显升高;EOS在高低浓度7天出现明显升高而在30天时明显降低;CD4分别在高低浓度7天和30天出现明显降低,而CD8明显升高,且CD4/CD8比值出现倒置.骨髓细胞微核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显著性增加且与染毒浓度成正比.结论 甲醛饮用染毒可导致尾吊SD大鼠机体细胞免疫紊乱并可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李曙光;何新星;国耀宇;杨振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19%,较对照组的72.58%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小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抗抑郁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不能完全改善抑郁症的全部症状.艾氯胺酮经研究显示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抗抑郁效果.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及艾氯胺酮药物在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艾氯胺酮药物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吴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孕产妇共88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孕期健康教育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期自我保健知识认知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认知评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评分均比较高.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73%,79.55%,χ2=2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门诊的孕产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期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徐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根据患者的基础病情,采用常规西医及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对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根据疗效和复发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B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自理能力,降低复发率.
作者:褚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患者出院后,对观察组患者继续实施延续护理,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出院半年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继续采用延续护理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毛欣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提升医技科室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构建全方位质量管理文化.方法 根据《中国医院管理指南》、《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立质量考核指标.以当期问题为导向,进行权重设计.通过考评小组现场督查和收集临床科室对医技部门的满意度调查反馈,形成考评意见,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结果 建立了一套符合医院管理目标的医技科室质量考核体系.结论 通过建立该考核体系,提升了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指标得到改善.
作者:张向阳;王慧;岳敏;李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 选择接受诊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急诊诊断方法、要点与效果.结果 在经过一系列急诊诊断和治疗后,80例患者均得以治愈出院,随访3~6个月时间内患者均没有出现病情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急性阑尾炎急诊诊断的重要特征是麦氏点固定压痛,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诊断手段,结合患者发病史,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确诊疾病,有助于及早进行疾病治疗.
作者:常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一种痰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并初步探讨其在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106例常规送检的痰液标本,同一标本分两组,即两种制片方式,一组先用传统直接涂片方法涂片两张;另一组把剩余标本全部用于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进行制片一张,均用95%酒精固定,然后一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比对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液基薄层细胞制片组查见异型肿瘤细胞21例,阳性率19.8%;传统直接涂片组查见异型肿瘤细胞11例,阳性率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薄层制片技术相对传统直接涂片法可提升痰液脱落细胞学肿瘤细胞检出率,而且液基背景清晰,易于观察和判读.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直接涂片法,应用于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能明显提高肿瘤细胞检出率,有利于肺癌痰脱落细胞筛查,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张琦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和CD59表型对贫血性疾病诊断的意义,以及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方法 选取检测及跟踪的120例贫血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范围在12-75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9±1.5岁,对照组为经健康体检正常者,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13-76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1±3.5岁.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发现任何异常,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组(PNH)发现CD55与CD59异常表达为100%,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检出CD55与CD59异常表达分别为10%与50%.结论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和CD59表型对贫血性疾病检出率较高,值得在贫血性疾病诊断领域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永新;张鹏;丁利霞;秦建平;张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输尿管结石治疗中不同手术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出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分别运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是88.0%,观察组是1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8.0%,观察组是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治疗中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均显著,前者的术后恢复快且住院时间短,后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大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针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实施的常规质量控制作为常规组,针对2015年2月-2018年2月实施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为实验组,两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过程中的参与观察人员分别为25名,常规组实施常规质量控制,实验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各选择100例使用复用医疗器械的患者进行观察,对比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管理后的清洗合格率(97.00%),明显高于常规组(82.00%).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吕凌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