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彤;潘旭斌;蒋云睫
目的 探析苏黄止咳胶囊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80例,均为呼吸内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组,n=40)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喘息积分、咳嗽及咳痰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积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水平、FEV1水平和FEV1/FVC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IL-6水平、IL-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沙美特罗替卡松基础上,加用苏黄止咳嗽胶囊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消除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具一定安全性.
作者:顾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空勤人员萎缩性胃炎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治疗空勤人员萎缩性胃炎提供临床指导,保障空勤人员健康飞行.方法 通过问卷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调查200名空勤人员萎缩性胃炎的患病情况,按性别、年龄、总飞行时间进行分组比较.调查空勤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饮食习惯和精神状态.结果 62名空勤人员患有萎缩性胃炎,总患病率为31%.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随年龄和总飞行时间增长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以及精神状态有明确的关系.结论 空勤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宣传教育,指导采取正确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减少萎缩性胃炎对空勤人员带来的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利影响.
作者:杨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4例,给予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要比对照组优,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景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克唑替尼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明确该药的临床疗效,利于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给予克唑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的有效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均随访18个月,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唑替尼治疗ALK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陈雷;卢静舒;李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治疗性沟通在门诊小切口腋臭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接受小切口腋臭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进行围手术期治疗,给予观察组治疗性沟通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对治疗干预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接受沟通性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对治疗干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小切口腋臭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情况,有利于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情况,且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干预的满意度较高,因此适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卢新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从而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胃排空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民航飞行员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进行检测,初步分析影响Hcy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国内某航空公司空中客车(Airbus)男性飞行员122名,分为30岁以下组、30岁~39岁组、40岁及以上组,比较血浆Hcy差异;比较高Hcy组(Hcy>15μmol/L)与Hcy正常组(Hcy≤15μmol/L)之间血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水平的差异;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血浆Hcy平均水平为(14.82±3.50)μmol/L,其中40岁及以上组明显高于30岁以下组(P<0.01)和30岁 ~39岁组(P<0.01);高Hcy组与正常组相比,LDL-C及UA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民航飞行员血浆Hcy水平与年龄(t=4.666,P<0.01)和UA(t=7.242,P<0.01)正相关,与HDL-C(t=-3.183,P<0.01)负相关.结论 民航飞行员血浆Hcy与年龄、HDL-C和UA水平相关,在民航飞行员体检中加入血浆Hcy检测对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伟;李彤;钟思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根据2012KDIGO-AKI标准,将60例危重病患者以病情程度分为第一组(AKIⅠ期)、第二组(AKIⅡ期)、第三组(AKIⅢ期),观察各组的存活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Ⅰ期)21例,存活19例,死亡2例,死亡率9.52%,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Ⅱ期30%、Ⅲ期63.15%).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使用CBP治疗,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田其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肌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收治的94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2%,观察组则为6.38%,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患者发生率更低(P<0.05);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ADL分值无差异(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心肌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更高.
作者:康露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及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30例治疗1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另30例治疗2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30治疗3组.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治疗3组在血压、血糖上与治疗1组及2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且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三组均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时,能起到显著的降压、降糖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刘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分析收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类型分为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71例.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组给予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自制化痰祛瘀汤,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之前有所改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常规组.结论 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且安全性好.
作者:胡博;田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分类及围生儿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产科住院孕产妇123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产妇120例,将120例产妇分为妊娠高血压组(n=70)、轻度子痫前期组(n=35)、重度子痫前期(n=10)及子痫期(n=5)四组.观察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及视网膜分级对妊娠高血压及胎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期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性.结论 视网膜病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进展及胎儿预后结局均存在关联,动态观察能为临床及时判断病变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莹;黄晓波;鲁晓燕;韩云;乔海风;刘曼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2例晚期肝癌患者,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多柔比星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KPS评分、骨髓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晚期肝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献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高中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对策.方法 选取收治的976例实行尿常规检查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9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88)、对照组(n=488).观察组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pH值、比重、尿糖)指标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会构成直接影响,建议尿常规检查时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处理,以此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讨论在脑缺血缺氧性疾病中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具体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疑似脑缺血缺氧患者1600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和实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病理检查,脑缺血缺氧患者1459例,检查呈阴性疾病患者141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脑缺血缺氧敏感度97.12%(1417/1459),特异性86.52%(122/141),准确性96.19%(1539/16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脑缺血缺氧疾病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高.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联合口服环孢素软胶囊防治重症角膜移植术后排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角膜移植术后产生排斥反应的患者108例(108只眼),根据采取的药物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54只眼).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后的7天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1%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观察组采取环孢霉素A联合口服环孢素软胶囊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通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的视力情况比对照组要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部的不适感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十分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霉素A联合口服环孢素软胶囊用于重症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铁红;申海静;陈雪;李宏;苏云娟;刘冰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收治的80例小儿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与观察组的95.0%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既可缓解血糖水平,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洁;李晓可;郑海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3日-2018年2月23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紫杉醇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YFR21-1(4.22±0.39)ng/mL、CEA(14.11±1.54)ng/mL、MMP-9(1001.35±42.62)ng/mL、VEGF(276.49±13.19)ng/mL、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温艳艳;洪永贵;徐露娟;曹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佐治慢性充血性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循环科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包括氧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指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14天.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4天后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比较,依据疗效判断标准: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1例及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5例及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佐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