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香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联合地塞米松对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70例(21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A(5-氟尿嘧啶组)58例(70眼)、对照组B(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56例(70眼)、观察组(5-氟尿嘧啶+地塞米松)56例(70眼).对术后复发率、泪膜功能、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x2=3.905、4.763,均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BUT和SIT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BUT和SIT之间比较差异显著(F检验值依次为4.834、3.827,均P<0.05),其中观察组的BUT和SI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均P<0.05;术后1周、1个月三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均P<0.05.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之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5-氟尿嘧啶联合地塞米松对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具有更有效的防治作用,对眼表无明显药物性损害,可为临床药物防治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惠昭;黎春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截断扭转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该法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伴有发热(发热期)且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分级评分等级为轻症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每组40例.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截断扭转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重型转归情况、退热评分及时间、出血情况、肾功能恢复时间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入组时,两组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6天和第9天时,中西医组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中西医组的未有重型转归例数明显多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天和第9天时,两组的未有重型转归例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的退热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中西医组的退热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和第9天时,两组的退热评分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的血小板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6天和第9天时,中西医组的血小板水平要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6天和第9天时,中西医组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的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的CD3、CD4、CD8百分比和CD4/CD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组的CD4数值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的CD3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CD3外,中西医组的其他各指标治疗后的改善程度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截断扭转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徐如龙;江一平;李晓玲;陈宏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颅内压、脑水肿体积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脑水肿体积、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应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颅内压,缩小脑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72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阴性症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作者:浮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颅内压、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GOS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优质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6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优质护理.以VAS评分、骨折线影像学评分指标、骨折愈合程度X线分级、骨折愈合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骨折线评分、骨折愈合程度X线分级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优质护理对骨折术后有更好的镇痛效果,骨组织愈合更快,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万小玲;郭秀红;黄晓飞;吴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6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3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良好和依从性一般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7%,高于对照组的8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保证临床疗效和改善医惠关系.
作者:吴金凤;孙娣;徐海萍;简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平衡针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5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疗程结束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SF-36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肩周炎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王筱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胆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实验组采用胆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实验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 、TC 、TG及y-GT、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
作者:郭振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接诊的7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舒适、健康宣教、流程便捷、心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提高术后恢复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维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术毕清醒后不同时间点(术毕清醒后5 min、30 min)Ramsay镇静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并比较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疼痛反射消失及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毕清醒后5min及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可缩短骨折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成跃;凤旭东;王灿;周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授权教育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联合授权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率比较,观察组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精力、躯体疼痛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授权教育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作者:邵会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和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优先选择椎体成形术,其疗效显著优于非手术疗法,可改善患者的椎体功能.
作者:王吉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益生菌和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通过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性指数、内镜下评分和炎症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性指数、内镜下评分和炎症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症状较轻,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素娟;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医用升温毯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用升温毯联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中的应激反应指标[血糖(BG)和C反应蛋白(CRP)]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中BG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医用升温毯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术后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志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对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基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治疗前后血清TBA、CBA、sVCAM-1、ALT、AST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水平(102.35±69.36) IU/L,低于对照组(146.42±77.48)IU/L,t=2.308,P<0.05;观察组AST水平(90.74±58.25)IU/L,低于对照组(130.45±65.36)IU/L,t=2.31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A、CBA、sV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终止妊娠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羊水污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用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BA、CBA、sVCAM-1、ALT、AST水平,保护肝功能,促进胆汁正常代谢及疾病转归,改善妊娠结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因EP所致不孕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各指标、治疗效果、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不孕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新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QCC活动在改善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3月于我院儿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6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观察组采用QCC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针率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不良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生活、心理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活动不仅能改善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情况,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减轻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鸽;付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指数(CPIS)评分、治疗前后的PCT、CRP和IL-6等炎症指标及PaO2、SaO2和PaO2/FIO2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PI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P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CT、CRP和IL-6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CT、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aO2、SaO2和PaO2/FIO2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SaO2和PaO2/FIO2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VAP患者,能降低患者的CPIS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呼吸动力学指标,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唐荣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直肠黏膜悬吊外剥内扎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直肠黏膜悬吊外剥内扎术组)和对照组(Milligan-Morgan术组),每组4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缘水肿、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40例,好转3例;对照组治愈39例,好转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41.8±9.2) min,对照组为(35.4±10.3)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8.4± 7.0) ml,对照组为(35.6± 9.0)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5.3±0 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缘水肿评分(0.9±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7.8±1.7)d,对照组为(8.3±2.0)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5.3±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悬吊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轻.
作者:昝朝元;陈富军;李杉;原相军;骆川云;李刚;李成书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