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目的:观察养血润肠法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气血两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符合便秘诊断标准且辨证属气血两虚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养血润肠方药内服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12个月,实验组复发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润肠法联合针刺治疗气血两虚型便秘,具有疗效高、显效快、复发率低等优势.
作者:宋冬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物电反馈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32例.A组不进行康复处理,B组以康复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C组采用生物电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康复效果.结果:C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B组的78.13%和A组的5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的治疗有效率也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尿失禁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B组的21.88%和A组的3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中初产妇和经产妇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采用生物电反馈治疗仪可有效帮助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恢复,且安全有效.
作者:林少梅;罗晓丹;周丽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2,予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n=42,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肝区疼痛持续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安全可行.
作者:丁可;韩菲菲;张瑞;徐庆;黄力建;商健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身高、体质量、MDI、PDI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MDI、PDI、身高及体质量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二丽;孙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歧三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0.42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0.84g/次,3次/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明显增多,且多于对照组,同时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及类杆菌明显减少,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较大剂量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纪静;郭冬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6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3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良好和依从性一般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7%,高于对照组的8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保证临床疗效和改善医惠关系.
作者:吴金凤;孙娣;徐海萍;简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AIDS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IDS患者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蔡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深度高通量测序技术(CNV-seq)在早期流产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65例早期流产患者(9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绒毛或胚胎组织,提取DNA,采用低深度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基因组信息,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相对照,分析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检出率情况.结果:265例早期流产患者中出现9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发生率为37.36%;其中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布:16三体12例(12.12%)、13三体6例(6.06%)、21三体9例(9.09%)、2三体3例(3.03%)、3三体4例(4.04%)、8三体3例(3.03%)、10三体4例(4.04%)、22三体3例(3.03%)、常染色体缺失或重排27例(27.27%)、45,X21例(21.21%)、47,XYY3例(3.03%)、47,XXX4例(4.04%).低深度高通量测序对核型异常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染色体分析的74.7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深度高通量测序技术较常规染色体分析对早期流产患者基因组信息的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罗家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营养素-3 (NT-3)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NT-3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T-3蛋白及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T-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NT-3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作者:刘红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惠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实施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SRSC评分、CG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DSRSC、CG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4、6、8周后,观察组DSRS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CG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精神障碍程度.
作者:何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八联检验联合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均同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尿液八联检验与细菌定量检测,以尿液细菌定性培养为诊断金标准.评价本组患者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以及单一尿八联检验与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的效能,即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尿八联(P<0.05);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阴性预测值及灵敏度均高于单一尿八联检验(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尿八联联合细菌定量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贾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惠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疹、腹痛及关节肿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改善惠儿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因EP所致不孕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各指标、治疗效果、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不孕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新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康复锻炼在腰肌劳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腰肌劳损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伴随症状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腰肌耐力时间、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康复锻炼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伴随症状积分,促进其腰背功能恢复.
作者:何珍娥;谭春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淋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候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因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组、西药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术后第1天开始,中药组口服化瘀通淋汤,针刺组给予手法(导气法)针刺穴位(关元、中极、双水道)治疗,西药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组口服化瘀通淋汤联合针刺穴位进行治疗,各组均治疗10天,于术后第3天拔除尿管,分别于术后第3、5、10天观察四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和大尿流量等指标.结果:术后第3天,四组患者的IP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和第10天,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IP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联合组患者在储尿期和排尿期的IPSS评分都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四组患者的大尿流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和第10天,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大尿流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联合组的大尿流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淋汤联合针刺穴位可有效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候群,疗效显著,方法安全.
作者:郑进福;陈俊辉;马华姣;洪育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采用塞来昔布+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采用WOMAC评分和Lysholm-Ⅱ量表指标反映患者膝关节临床表现和活动受限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WOMAC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Lysholm-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30 d后两组Lysholm-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作者:李珏东;范忠庆;卢陈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和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优先选择椎体成形术,其疗效显著优于非手术疗法,可改善患者的椎体功能.
作者:王吉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术联合常规止血,实验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可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直肠黏膜悬吊外剥内扎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直肠黏膜悬吊外剥内扎术组)和对照组(Milligan-Morgan术组),每组4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缘水肿、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40例,好转3例;对照组治愈39例,好转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41.8±9.2) min,对照组为(35.4±10.3)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8.4± 7.0) ml,对照组为(35.6± 9.0)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5.3±0 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缘水肿评分(0.9±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7.8±1.7)d,对照组为(8.3±2.0)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5.3±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悬吊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轻.
作者:昝朝元;陈富军;李杉;原相军;骆川云;李刚;李成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6周和≤16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妊娠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周给予治疗的20例妊娠梅毒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16周开始治疗的21例妊娠梅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体重及阿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正常足月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先天梅毒儿、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16孕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可有效降低妊娠风险,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