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采用调经促孕类中药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

褚威

关键词:月经不调, 不孕症, 调经促孕, 中药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观察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采用调经促孕类中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两组/40例.实验组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使用调经促孕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促孕疗效.结果 实验组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75.00%,P<0.05.结论 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可以采用调经促孕类中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相结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上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上下肢功能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意义重大,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可缩短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时间,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日常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39.55±1.59)分,在中等及以上自我管理水平者191 人(68.2%),患者在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分偏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7%)的患者为64人(22.86%).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全面完善自我管理行为是促进血糖达标的金指标.

    作者:曹宏伟;谌静;甘宇;代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23例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时,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其各临床症状.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采用调经促孕类中药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与研究观察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采用调经促孕类中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两组/40例.实验组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使用调经促孕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促孕疗效.结果 实验组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75.00%,P<0.05.结论 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可以采用调经促孕类中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褚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收治的47例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85%;随访五年后,患者共出现35例死亡,其中进展或复发14例,远处转移16例,原因不明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4月,生存期5月至42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患者一、二、三、五年总生存率50.48%、17.45%、5.26%、2.45%;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结论 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对区城外淋巴结转移病变进行有效控制,使局部区域淋巴结的控制率显著提高,使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

    作者:范向辉;王红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流产后关爱对生育妇女在流产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已生育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对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造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已生育妇女200例,均施行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100例,行常规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共10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于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干预.术后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观察,观察2组的术后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重复流产与避孕措施持续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重复人工流产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半年、1年的IUD持续放置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3月、半年、1年的COC持续服用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针对已生育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干预可有效提高其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减少重复人工流产,且促进避孕措施的持续使用,值得借鉴.

    作者:丁俊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及医患纠纷焦点,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120”电话的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按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取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采取经过院前急救风险因素分析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的针对性急救方式随机抽取30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针对性急救方式后急救满意度高达97.6%.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6% (P <0.05).结论 分析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医患纠纷焦点分析后,提出了针对性急救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减少医生、护士在忙乱中出现差错及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急救质量.

    作者:葛海明;张明;陶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脑出血患者使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预后观察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住院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设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0%,治疗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早期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治疗疗效高于传统内科治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有效提高,减少患者后遗症,治疗时间缩短,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应用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和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这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产科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诊刮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口服用药(醋酸甲羟孕酮片)6个月、术后使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主要指标是临床症状(阴道出血量)改善程度、月经持续的时间、月经周期、经前2天子宫内膜厚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活检病理变化、治疗依从性.结果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治疗前均有阴道出血量多的症状,治疗后(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治疗的显著效率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持续的时间及月经周期均有所改善,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改善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转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曼月乐环组患者顺应性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症状改善、治疗后内膜厚度、治疗依从性,对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曼月乐环优于口服甲羟孕酮.

    作者:吴徐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早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产妇均通过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0249,P=0.02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对保证新生儿及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盼盼;郭焕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卵巢癌效果的初步评估

    目的 探究分析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紫杉醇脂质体结合卡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略高于对照组(7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过敏反应、皮疹、肌痛、胃肠道反应、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脱发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对医学院学生进行观察,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评价.结果 实习学生自评,对教师的仪表行为,教学基本技能、临床操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定量指标形成多元化评价.结论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促进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曹雪明;徐玉萍;贺志成;王菲菲;宋俊儒;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8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疼痛程度进行分别评分,疼痛程度高则分值高.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优质护理干预还可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aq 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HP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探讨Taq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胃黏膜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标本80例,行Taq Man探针法与HPIgG抗体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aq Man探针法检测的阳性率为52.50%(42/80),HP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8.75%(63/80),Taq Man探针法与HP IgG抗体联合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阳性率为91.25%(73/80),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Taq Man探针法检测在轻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15%,中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56.52%,重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92.86%,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在轻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55.00%,中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86.96%,重度慢性胃炎组的阳性率为100%,轻度与中度比较(P<0.01),轻度与重度比较(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P>0.05),两种HP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都随着胃黏膜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Taq Man探针法与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胃黏膜HP感染,两者优势互补,可满足临床需要,为HP感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卫兵;姚辉;喻海忠;袁建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4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同期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3.7%,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郑晨晨;张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素结合蛋白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辅助诊断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早期辅助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外科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入院,经过MRA、CTA、DSA或TTE检查已确诊为AAD的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相同时间段入院并确诊为ACS的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HBP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P水平AAD患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观察组确诊病例中,死亡病例HBP水平远高于存活病例(P<0.05).结论 HBP作为AAD早期筛查指标,其值阴性对排除AAD有很大价值,而HBP水平的高低对AAD的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史桂兰;郭长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分析“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中的重点、指标、环节和结果,设置合理的护理策略、实际实施、结果检查,同时调整下一环节的循环模式质量.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患儿和其家属的满意率,使儿科的护理质量得到肯定,进一步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结论 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有重要应用意义.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分析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眼前部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治疗,并给予试验组患者基础治疗及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随之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青;李斌;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疑似为胎儿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产前、产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50例产前疑似胎儿肺动脉狭窄患者产后超声心动图提示41例存在肺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是82.0%.与产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动脉瓣狭窄为31例,所占比例是75.61%,肺动脉主干狭窄为10例,所占比例是24.39%,胎儿肺动脉狭窄主要为肺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主干狭窄,前者所占比例高,与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的血流特征较为典型,产后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评估后期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林祖金;叶晶晶;郑林晖;黄晓民;林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采取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镜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大通道经皮肾镜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石率等指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指标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创经皮肾镜方法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中,在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减少出血量,保证手术安全有效,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沈南山;汪柏林;罗明俊;杨奇志;王大红;吴祥波;叶建建;赵震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