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巧稚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护士的语言艺术的需求与临床护理学研究。方法选择658例住院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对结果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结果患者对护士的语言艺术的需求很高,主要集中在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等方面。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自己的语言艺术,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受益,增强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
作者:姚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或门诊的病人随机选为两组为观察对象,其中无心衰房颤组50例,房颤合并心衰组50例,以病人发生脑卒中为观察终点。结果无心衰房颤组有9例发生脑卒中,占18%,房颤合并心衰组育19例发生脑卒中,占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无心衰房颤者,应积充分、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邹书斌;朱柏祥;张春洋;赵宏;张鹏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断方法,并分析了其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0例,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7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疾病,要通过各种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诊断,临床医生要对患儿病情进行详细了解,根据患儿病情差异合理使用药物,并结合脱水、饮食治疗等措施,以缩短治疗过程,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段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展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手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55例患者月经量减少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1.7%,50例贫血患者中有49例患者贫血症状好转,有效率为98%。这一术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三联方案与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及经济性评价。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另采取枸橼酸秘钾治疗,2次/日,1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结果观察组转阴率为95.35%与对照组79.07%比较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76.74%比较显著较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与13.9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疗程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显著优于三联方案,且安全性较高,药物经济学与三联疗法比较无明显差异,表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文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腹痛患儿86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86例患儿中,腹内疾病62例(72.09%),主要包括:急性胃肠炎18例(20.93%),肠痉挛14例(16.28%),肠系膜淋巴结炎9例(10.47%)等;腹外疾病24例(27.91%),主要包括:肺炎8例(9.3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例(12.79%),胸膜炎1例(1.16%)等;所有患儿均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未出现误诊、漏诊以及死亡病例;治疗后,疼痛率明显低于治疗前(12.79%VS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各项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儿的疼痛程度,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桂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胃功能的关系。方法治疗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抽取50例功能性消化良好的精神病患者参与研究作为对照组,借助于SAS(焦虑自测量表)、SDS(抑郁自测量表)、HRV (24 h心率变异性)、水负荷试验对比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胃感觉功能及胃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且64%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焦虑或/和抑郁,显著多于对照组人数,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水负荷实验初始感觉量以及大耐受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食物的半排空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除了会影响到患者胃的感觉功能外,还会影响到患者胃的运动功能。
作者:马成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为提高产科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4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0%,新生儿窒息率为2.6%;观察组的产妇剖宫产率为5.2%,新生儿窒息率为0.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分娩镇痛应用于产科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肺癌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10例经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选用钳夹、刷检、灌洗取材方式。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及联合方法获取肺癌的阳性确诊率。结果钳夹肺癌阳性检出率为81.8%,刷检为69.2%,灌洗为22.7%,钳夹+刷检为90.9%,刷检+灌洗为84.1%,钳夹+灌洗为93.2%,钳夹+刷检+灌洗为98.9%三种方法联合后肺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而比较三种方法联合后肺癌阳性检出率与单一钳夹、刷检、灌洗及钳夹+刷检、刷检+灌洗方法的肺癌阳性检出率,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可提升肺癌的阳性检出率,且创伤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资历超声医师运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不同资历超声医师使用超声检查因腹痛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妇科患者,并分析影响宫外孕诊断因素及其在诊断异位妊娠中价值,和术后病理或临床治疗进行对照。结果不同资历超声医师对宫外孕诊断一致性分析(3年以下住院医与3年以上高年资医师) Kappa值为0.01,说明观察一致性比机遇造成一致性还小,3年以下住院医师对宫外孕诊断能力很差。病例中,低年资超声医师诊断宫外孕根据超声检查附件区所见包块诊断,9例假阳性,10例假阴性,其灵敏度79.5%,特异性81.5%,Youden指数62.5%,符合率80.6%,阳性预测值77.8%,阴性预测值83%;高年资超声医师诊断宫外孕根据超声附件区包块结合临床症状如下腹痛和HCG诊断,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其灵敏度89.1%,特异性94.2%,Youden指数85.6%,符合率91.8%,阳性预测值93.2%,阴性预测值90.7%。所有患者都采用了保守或微创治疗(药物或腹腔镜)证实。结论在超声诊断过程中,应加强低年资医师培训和对宫外孕诊断和鉴别能力;超声检查所见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HCG诊断宫外孕,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明显提高。超声应用改变了宫外孕治疗方式。
作者:张晶;张小英;苏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为孕产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被诊断为高危孕产妇、并进行治疗的产妇1620例,对产妇的相关高危因素以及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共检出232例高危产妇,高危产妇检出率为14.3%(232/1620)。产妇四年间共检出232例高危产妇,其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有74例,年龄在30~40岁之间有130例,年龄超过40岁有28例。初产妇132例,经产妇100例。仅有一种高位因素者140例,有两种高危因素者60例,三种及三种以上高危因素者32例。产妇产科出血发生率74.1%(120/162),包括80例宫缩,12例胎盘前置,16例胎盘早剥,12例子宫破裂。结论对于孕妇施行密切严格的监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出现高危因素的概率,提升产妇的生存率,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对其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以取得患者同意为前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E2、LH及FSH含量。结果两组手术之前激素( E2、LH、FSH )含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318、2.173、3.692,P>0.05);术后2~4个月之后子宫肌瘤剔除组恢复正常月经量几率明显比子宫全切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能有效稳定卵巢内分泌功能,使用子宫全切术对自身卵巢内分泌有较大的影响,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骨节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关节病,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儿童新发生的病例已经很少见。但是,既往大骨节病患者今天依然大量存在,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医疗条件差,但是我国目前缺少针对大骨节病患者的系统治疗计划,由于不同医院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水平不同,这类患者大多数并没有得到科学的治疗,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近十年,对成人大骨节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系统的大骨节病分阶段治疗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郝振勇;于洪文;王清华;房玉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方案对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的奇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按1 mg/kg单次肌注治疗,联合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4 mg/kg的甲氨蝶呤肌注,同时联合25 mg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β-hGG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第7天的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结果相似,但是1.0 mg/kg的剂量给药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凤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特殊解毒药物在救治各种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过量或给药时机、给药速度等用药不当以及患者病情和体质等,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就常用11种特殊解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供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参考,避免给中毒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作者:刘扬;冯斌;毕玉磊;胡英华;丁国华;冯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多样性护理对于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治疗的113例DM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提供多样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结果实施多样性护理之后113例对于临床治疗、临床护理的依从性有了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多样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进展。
作者:曲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胆囊恶性肿瘤以腺癌常见,而腺神经内分泌癌罕见,在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敏;李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宫角妊娠治疗中应用宫腔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宫角妊娠患者54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B超下常规刮宫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宫腔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其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妊娠率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角妊娠治疗中应用宫腔镜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作者:慕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支镜灌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运用纤支镜灌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95.9%、8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87.8%、4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致病菌株清除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致病菌株的清除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