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临床探讨

赵媛媛

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乳房手术, 临床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2年2月~2015年3月接收早期乳腺癌患者100例,按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保留胸大肌疗法,实验组患者行临床保留乳房手术疗法,比对手术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术后生活质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临床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疗法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乳房美观度,改善生活现状,值得使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侯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为提高产科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4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0%,新生儿窒息率为2.6%;观察组的产妇剖宫产率为5.2%,新生儿窒息率为0.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分娩镇痛应用于产科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现状及发展

    目的:分析食源性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对肠道门诊收治的53例符合监测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粪便样本,由微生物室对治病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志贺菌等的检测。结果共收集到粪便样本53份,样本采集率100%,阳性检出率为7.54%。从研究中分析出当前基层哨点医院在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工作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低,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对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结论食源性疾病与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基层哨点医院对于发展主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神经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视神经炎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检查中按照不同离心度分布的各同心环的波形特征;追踪视神经炎发病后局部视神经损害情况及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从而为视神经炎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监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例(30只眼)单眼患轴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和视野检测,采用同一个体的患眼治疗前后与健侧眼及15例(30只眼)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方法,主要分析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的特征,按不同离心度的同心环进行分析,并与视野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患眼治疗前与对侧健眼比较:病变受累区域P波潜伏时相对对侧健眼对应区域延迟,振幅下降( P<0.05)。患眼治疗前后对比:患眼病变受累区域P波潜伏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后患眼与对侧健眼比较:P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而潜伏时却仍有明显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眼视野平均敏感度和平均缺损度已接近健侧眼。结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可用于视神经炎的诊断及疗效判定,其在评价局部视神经损伤、追踪视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较视野和传统VEP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隋源;李雪丽;勾晓梅;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盆腔肿块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盆腔肿块患者116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使用腹部超声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盆腔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4.83%(55/58),对照组为98.28%(57/58),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能够有效的诊断盆腔肿块的位置、性质、数目等,临床上可使用其与阴道超声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志刚;佟露;孙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方案对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方案对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的奇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按1 mg/kg单次肌注治疗,联合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4 mg/kg的甲氨蝶呤肌注,同时联合25 mg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β-hGG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第7天的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结果相似,但是1.0 mg/kg的剂量给药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凤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展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手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55例患者月经量减少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1.7%,50例贫血患者中有49例患者贫血症状好转,有效率为98%。这一术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或门诊的病人随机选为两组为观察对象,其中无心衰房颤组50例,房颤合并心衰组50例,以病人发生脑卒中为观察终点。结果无心衰房颤组有9例发生脑卒中,占18%,房颤合并心衰组育19例发生脑卒中,占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无心衰房颤者,应积充分、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邹书斌;朱柏祥;张春洋;赵宏;张鹏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多样性护理对于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治疗的113例DM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提供多样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结果实施多样性护理之后113例对于临床治疗、临床护理的依从性有了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多样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进展。

    作者:曲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纤支镜灌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支镜灌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运用纤支镜灌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95.9%、8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87.8%、4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致病菌株清除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致病菌株的清除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在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临床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在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临床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DR的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CT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出腰椎骨质增生、椎小关节病、及椎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内真空现象及其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及神经根受压或湮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确诊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9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3.4435,P=0.000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总满意率高达98%,明显高于观察组(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3.4435,P=0.0006)。结论 CT诊断能提高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的确诊率,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毛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临床对于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治疗,对其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消渴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常规组独立生活能力、家庭融入感、社会融入度及心理情绪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满意度为80%,干预组为10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消渴病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胰-空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胰-空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对照组行传统套入吻合。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胰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胰瘘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2.25±58.76)mL和(18.84±4.5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2.73±68.82)mL和(23.76±7.6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胰肠端端吻合可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

    作者:周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医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DS)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常规医药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患者展开治疗,可充分促进血肿的吸收,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银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分析。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单药氨氯地平,观察组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药氨氯地平效果更好。

    作者:晁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IPAP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35 W早产儿NRDS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NRDS早产儿给予SIPAP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NRDS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试验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每组各15例。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12 h、24 h的OI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患儿用氧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在NRDS早产儿的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沐舒坦佐治新生儿肺炎55例会体会

    目的:观察沐舒坦( n=55)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新生儿科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儿肺炎100例,随机将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χ2=4.35,P<0.05,差异有显著性,沐舒坦在改善呼吸症状、消除肺部体征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满意。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肽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评价

    目的:对比改良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以及5-FU联合方案)联合奥曲肽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应用化疗治疗的8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受试病例,按照化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改良FOLFOX方案)和研究组42例(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肽),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64.29%)、生活质量提高率(54.76%)和无病生存期(37.12±4.26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曲肽能够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路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治疗92例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将奥美拉唑应用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耳鼻咽喉科治疗的184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促动力剂),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4%,患者的治疗无效率仅为3.2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患者的治疗无效率高达10.8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将奥美拉唑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韩军;杜雅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抑制腹腔镜胆囊术后疼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 Dex)对舒芬太尼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疼痛半数有效剂量( ED50)的影响。方法选取行LC手术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法划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38例),研究组术前给予Dex,参照组不给予Dex,对比两组各个时刻的VAS评分,依据序贯法计算ED50及95%CI。结果各个时刻研究组的评分都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的40例患者中,镇痛有效例数为20例,镇痛无效例数为20例,根据序贯法计算,ED50为0.563,95%CI为(0.623,0.458) ug/kg。结论术前给予Dex,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多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