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用于临床分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研究

马咏梅

关键词:2型糖尿, 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甲钴胺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显著改善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 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取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吴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TAPP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TAPP术式在临床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总结自开展31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应用TAPP术式,总结术式选择及操作要点。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TAPP术式简单易学,恢复快,疗效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成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两组;又将两组病例分成非缺血型和缺血型两类。祖国医学将静脉阻塞分为肝胆火旺、肝郁气滞、脾虚气弱三个证型,参照相关资料,分别进行辨证施治。同时,根据具体患者的情况配合不同的单方治疗、外治疗法、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西药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全身病的治疗。结果治愈34例,好转108例,无效、恶化、出现并发症11例,患者病逝3例。总有效率91%(治愈率21.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单纯西药治疗效果。

    作者:姜虎林;王淑静;张新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n=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通过肾功能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各种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丁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附110例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包括不同病理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10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100例,漏诊10例,总符合率91.1%,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8.7%(55/62),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3.7%(30/32),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92.6%(11/12),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阑尾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龚赞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原发性翼状胬肉行联合手术干预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原发性翼状胬肉行联合手术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者,随机抽签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角膜透明率、角膜云翳发生率、角膜斑翳发生率情况,并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内膜破裂时间( BUT )、泪液分泌试验( SIt实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 FL),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角膜透明率93.02%较对照组高,角膜云翳发生率4.65%、角膜斑翳发生率2.33%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BUT、SIt均较术前明显增大,FL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BUT(10.45±2.89)s、SIt(13.57±4.82)mm/5 min均较对照组增大显著,FL(0.41±0.01)分较对照组减小地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行联合手术干预,能够提高术后角膜透明率、减小角膜云翳发生率及角膜斑翳发生率,在术后恢复角膜、泪膜、泪腺功能疗效显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与社区护理解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肿瘤的三级预防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到恶性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社区36例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及社区护理指导。结果36例不同阶段的患者都比同阶段的患者病情好转和治愈率有所提高。结论癌症的1/3是可以预防的;1/3通过早发现是可以治愈的。因此,肿瘤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十分重要的,社区护士是此工作的主力。

    作者:兰国红;朱颖;孙志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12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时和出院时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明显缓解,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状况,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西利宾胺在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西利宾胺在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患者2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 n=105)和对照组( n=10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肝泰乐预防,观察组则给予西利宾胺预防,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6.67%,对照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19.05%,观察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断化疗发生率3.81%,调整化疗方案发生率0.95%,对照组中断化疗发生率14.29%,调整化疗方案发生率9.52%,观察组中断化疗及调整化疗方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利宾胺是一种优秀的保肝药物,可用于对抗抗结核治疗带来的肝损害,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终患者护理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对患者的意义。方法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治疗及预防,强调按时治疗的必要性。结果通过护理减少临终患者的恐惧与痛苦。结论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耐心,技术水平,让患者没有痛苦的走完后旅程。

    作者:苏秋平;曹雪娇;张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43例则加用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与认知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41.86%),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性格乐观、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主动社交的人数比例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殷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肝素钠不同的注射方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疼痛及皮下淤血的程度,寻找佳的注射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冠心病PCI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试验组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的注射法。观察皮下出血的次数及面积,询问患者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组出血次数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应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率及疼痛程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六种生化指标在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游离脂肪酸(FFA)、同型半胱胺酸(Hcy)、血尿酸(SUA)、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性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其中:①单纯糖尿病组( SDM组)105例;②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EDN组)85例;③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CDN组)70例,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者组。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10型检测CysC、FFA、Hcy、SUA、β2-MG和CRP含量。结果①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ysC、FFA、Hcy、UA、β2-MG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明显显著变化(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各组相互比较:对照组、SDM组、EDN组和CDN组的CysC、FFA、Hcy、SUA、β2-MG和CRP水平呈趋势性升高,差异有明显显著变化(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CysC、FFA、Hcy、SUA、β2-MG和CR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若将这六种指标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预测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修石;冷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成效

    目的:研究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成效。方法按照入院日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于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两组比较,对比分析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病人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论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成效显著。

    作者:韩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记录治疗前患者血液中PTH、RA、AT II、血压、24 h尿量以及体重,并与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液中PTH、RA、AT II、体重以及血压中MPA、SBP、DBP显著( P<0.05)降低;截止目前随访结果显示,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为82.3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可以将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连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模式与护理垂直绩效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垂直管理下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护士分为3个层级,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对不同级别的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王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术进行治疗,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关节镜下辅助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关节面塌陷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4.29%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煜;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2013年7月在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压疮预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力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5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别有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口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的VAS评分以及Cobb角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和手术前(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6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1.8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具有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孙忠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化管理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深化期,在这一过程中的医疗设备采购也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医疗设备对医院正常工作是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所以要能够对这一环节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主要就医疗设备部门的组织形式及采购特征和方式简要阐述,然后就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化管理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科学化实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