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娜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包括不同病理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10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100例,漏诊10例,总符合率91.1%,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8.7%(55/62),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3.7%(30/32),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92.6%(11/12),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阑尾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龚赞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横纹肌溶解症( rhabomyolysis 简称RM)是一个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痛、肌红蛋白尿、血清CK增高。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有时病情凶险可危及生命。肌红蛋白尿通常作为横纹肌溶解症的同义词,肌红蛋白尿肯定由横纹肌溶解症所致,但横纹肌溶解症并不一定引起肉眼所见的肌红蛋白尿症[1]。在进修期间遇到3例RM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云;蔡胤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别有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口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的VAS评分以及Cobb角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和手术前(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6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1.8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具有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孙忠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修剪法术式治疗腋臭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38例腋臭患者进行肿胀麻醉,通过腋窝皱襞小切口行皮下修剪去除顶泌汗腺组织。术后放加压包扎,7~10天拆线。结果38例患者中,痊愈36例,显效2例,总有效100%。其中3例患者因术后包扎松散,出现单侧腋下不同程度皮下血肿,经清除血肿后痊愈,无皮肤坏死,切口愈合好,无瘢痕挛缩形成。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葛洪刚;赵英年;沈清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门诊收费处作为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部门,有着双重身份,即服务窗口职能和财务窗口职能。服务窗口职能指要履行好窗口的服务工作,提升窗口服务能力,优化窗口服务流程,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改善窗口服务态度。财务窗口职能指要履行好窗口的财务工作,提高业务处理的能力,执行医院相关财务制度和有关内控制度。门诊收费处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1]。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收费处工作人员效能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为PDCA循环在其他服务窗口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杨清珊;新丽;曾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原发性三叉痛经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 VA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10%、4.76%,71.43%、21.42%,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通过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治疗,均可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加巴喷丁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银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收治的79例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活检诊断,以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进行对照,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活检发现26例早期胃癌、51例进展期胃癌;病理切片检查发现27例早期胃癌、52例进展期胃癌。胃镜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准确率良好,漏误诊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时间。方法分析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用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的部位、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45例,其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有34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症状的患者有11例,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运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对患者出血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及早的给予针对性处理,避免对患者治疗造成影响,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质量。
作者:赵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深化期,在这一过程中的医疗设备采购也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医疗设备对医院正常工作是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所以要能够对这一环节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主要就医疗设备部门的组织形式及采购特征和方式简要阐述,然后就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化管理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科学化实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共6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肌酐,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41.9%显著高于对照组0%,经χ2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2.8980,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值(44.32±11.84)μg/mL高于对照组(9.85±4.78)μg/mL,经χ2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68,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马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其中泮托拉唑组30例,奥美拉唑组26例,仔细记录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泮托拉唑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为(1.8±0.6)天,(185.4±12.7)mL,奥美拉唑组为(2.7±0.9)天,(257.8±18.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相当,但泮托拉唑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潘大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临床特征、致病药物进行分析,为药物性肝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过去2年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人75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统计分析后,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的致病药物是中草药、中成药,其比例为40%,其它致病药物按致病率高低依次为抗生素、抗肿瘤和抗结核以及抗心血管病药物。在临床类型上,多的是肝细胞损伤,然后依次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年龄、性别等与药物性肝损伤间没有明显联系。结论在临床药物中,中草药、中成药以及抗生素等都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降低患者肝功能,危及患者安全,需要加以重视,做好相关药物使用的控制。
作者:仲育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磨牙( MO/DO)根管治疗后冠修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8例患有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前磨牙( MO/DO ),随机分成两组,根管治疗后分别给与复合树脂充填和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3年,比较两组成功率。结果复合树脂充填组患牙成功率为71.8%,烤瓷冠修复组患牙成功率为96.8%。结论烤瓷冠修复能避免永久充填物脱落和牙折断,提高了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保存率。
作者:赵云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院前序贯评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4例,平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院前序贯病情评估急救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并发症与死亡率分别为6.25%、6.25%,低于对照组25.00%、31.25%( P<0.05)。结论院前序贯病情评估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保证急救质量。
作者:刘芬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就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的平均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尿蛋白含量为(56.32±7.32)mg/L,阳性率为18.3%(11/60),对照组未检出尿蛋白;观察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26.34±5.53)mg/L,阳性率为53.3%(32/60),对照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2.74±3.41)mg/L,阳性率为16.7%(10/6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平均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病程增加,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阳性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更为敏感,因此较尿蛋白检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申耀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 PD)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左旋多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恩他卡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12周“开”、“关”期时间,12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Ⅱ、Ⅲ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评定患者生活能力并比较两组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4周、12周“开”期时间长于对照组,“关”期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UPDRSⅡ评分(13.02±4.29)分、UPDRSⅢ评分(30.12±7.65)分均低于对照组(17.26±4.63)分、(34.99±7.52)分,ADL评分(37.52±8.10)分高于对照组(31.96±8.07)分,差异明显( 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左旋多巴治疗PD能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延长患者“开”期时间,缩短“关”期时间,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潘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鱼腥草提取物鱼腥草总黄酮与利血生对X射线辐射损伤大鼠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模型:给予大鼠剂量为4 Gy、剂量率为2 Gy/min的X射线照射,成功制备了X射线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全成分提取液组(全成分,A组)、鱼腥草总黄酮水提醇溶部位(含总黄酮20.15%,B组)、利血生组(12.6 mg/kg的利血生混悬液,C组),每组各8只。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鱼腥草的全成分提取液(100 g鲜药/kg)、总黄酮水提醇溶部位(5.23 gk/g )、12.6 mgk/g 的利血生混悬液,正常对照组大鼠8只,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期间,每周对大鼠眼眶取血检测血常规,给药63天后,处死大鼠,检测免疫系统、骨髓造血系统以及抗氧化的相关指标。结果给予鱼腥草不同成分提取物与利血生灌胃63天后,观察到:①A组鱼腥草全成分提取液可提高大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加大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降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提高CAT和GSH-Px含量。②B鱼腥草总黄酮组能显著提高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力,增强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功能,并能增加SOD及GSH-Px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增加白系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升高脾脏指数,增加骨髓DNA含量,降低外周血和骨髓微核率。③C组利血生可提高大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对射线损伤大鼠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影响与鱼腥草总黄酮相近;不能显著升高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DNA含量、SOD含量及GSH-Px含量,抗辐射氧化损伤的作用较弱。结论鲜鱼腥草全成分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力,保护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系统;鱼腥草总黄酮可显著提高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力,增强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系统功能;利血生有一定的提高X射线损伤大鼠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作用,但综合比较利血生的抗辐射作用明显弱于鱼腥草总黄酮。鱼腥草可以部分替代利血生的作用。
作者:李宗生;王洪生;洪佳璇;冯丙江;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翼状胬肉行联合手术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者,随机抽签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角膜透明率、角膜云翳发生率、角膜斑翳发生率情况,并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内膜破裂时间( BUT )、泪液分泌试验( SIt实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 FL),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角膜透明率93.02%较对照组高,角膜云翳发生率4.65%、角膜斑翳发生率2.33%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BUT、SIt均较术前明显增大,FL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BUT(10.45±2.89)s、SIt(13.57±4.82)mm/5 min均较对照组增大显著,FL(0.41±0.01)分较对照组减小地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行联合手术干预,能够提高术后角膜透明率、减小角膜云翳发生率及角膜斑翳发生率,在术后恢复角膜、泪膜、泪腺功能疗效显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