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艳
根据地面加压呼吸训练的特点以及飞行人员航空生理训练的需求,进一步的探讨针对训练前、中、后的护理对策,从而使飞行员更有效的掌握加压呼吸动作的技巧,提高飞行员综合素质,保障飞行安全。
作者:张淑琴;陶艳梅;陈晓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在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9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与单纯一般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UPDRS评分情况。结果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一般治疗的显效患者占比、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采用一般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情绪、行为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关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磷的清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3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 HD )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每组31例。通过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分别检测三组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血磷水平。结果三组患者在接受研究治疗前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6个月治疗后, HDF组和HFHD组患者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HD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 HDF组和HFHD组与HD组比较,患者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FHD组与HDF组比较,患者静脉血中血磷水平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高血磷症状,降低血磷水平,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磷的的清除作用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滤过。
作者:于革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对患者的意义。方法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治疗及预防,强调按时治疗的必要性。结果通过护理减少临终患者的恐惧与痛苦。结论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耐心,技术水平,让患者没有痛苦的走完后旅程。
作者:苏秋平;曹雪娇;张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共6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肌酐,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41.9%显著高于对照组0%,经χ2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2.8980,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值(44.32±11.84)μg/mL高于对照组(9.85±4.78)μg/mL,经χ2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68,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马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症治疗的同时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缩短发热、神经症状消退时间,从而促进疗效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时间。方法分析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用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的部位、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45例,其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有34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症状的患者有11例,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运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对患者出血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及早的给予针对性处理,避免对患者治疗造成影响,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质量。
作者:赵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包括不同病理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10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100例,漏诊10例,总符合率91.1%,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8.7%(55/62),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3.7%(30/32),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92.6%(11/12),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阑尾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龚赞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记录治疗前患者血液中PTH、RA、AT II、血压、24 h尿量以及体重,并与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液中PTH、RA、AT II、体重以及血压中MPA、SBP、DBP显著( P<0.05)降低;截止目前随访结果显示,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为82.3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可以将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连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临床特征、致病药物进行分析,为药物性肝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过去2年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人75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统计分析后,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的致病药物是中草药、中成药,其比例为40%,其它致病药物按致病率高低依次为抗生素、抗肿瘤和抗结核以及抗心血管病药物。在临床类型上,多的是肝细胞损伤,然后依次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年龄、性别等与药物性肝损伤间没有明显联系。结论在临床药物中,中草药、中成药以及抗生素等都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降低患者肝功能,危及患者安全,需要加以重视,做好相关药物使用的控制。
作者:仲育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申耀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修剪法术式治疗腋臭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38例腋臭患者进行肿胀麻醉,通过腋窝皱襞小切口行皮下修剪去除顶泌汗腺组织。术后放加压包扎,7~10天拆线。结果38例患者中,痊愈36例,显效2例,总有效100%。其中3例患者因术后包扎松散,出现单侧腋下不同程度皮下血肿,经清除血肿后痊愈,无皮肤坏死,切口愈合好,无瘢痕挛缩形成。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葛洪刚;赵英年;沈清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磨牙( MO/DO)根管治疗后冠修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8例患有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前磨牙( MO/DO ),随机分成两组,根管治疗后分别给与复合树脂充填和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3年,比较两组成功率。结果复合树脂充填组患牙成功率为71.8%,烤瓷冠修复组患牙成功率为96.8%。结论烤瓷冠修复能避免永久充填物脱落和牙折断,提高了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保存率。
作者:赵云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片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98例(112处),患者均采用相同体位进行X线片与DR摄影。观察对比DR与X线片对本组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DR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82.14%,X线片为64.29%,DR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DR能量减影对于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片,其高品质的数字化影像与图像特点有效保证了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任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98例产科接收的顺产产妇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9例,采用导乐陪伴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经对比,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显著有意义( 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比较,在产妇顺产的过程中应用导乐陪伴护理可以明显缩短各个产程的时间,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减少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更适合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王磊;宁海燕;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就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的平均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尿蛋白含量为(56.32±7.32)mg/L,阳性率为18.3%(11/60),对照组未检出尿蛋白;观察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26.34±5.53)mg/L,阳性率为53.3%(32/60),对照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2.74±3.41)mg/L,阳性率为16.7%(10/6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平均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病程增加,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阳性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更为敏感,因此较尿蛋白检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n=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通过肾功能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各种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丁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鱼腥草提取物鱼腥草总黄酮与利血生对X射线辐射损伤大鼠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模型:给予大鼠剂量为4 Gy、剂量率为2 Gy/min的X射线照射,成功制备了X射线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全成分提取液组(全成分,A组)、鱼腥草总黄酮水提醇溶部位(含总黄酮20.15%,B组)、利血生组(12.6 mg/kg的利血生混悬液,C组),每组各8只。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鱼腥草的全成分提取液(100 g鲜药/kg)、总黄酮水提醇溶部位(5.23 gk/g )、12.6 mgk/g 的利血生混悬液,正常对照组大鼠8只,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期间,每周对大鼠眼眶取血检测血常规,给药63天后,处死大鼠,检测免疫系统、骨髓造血系统以及抗氧化的相关指标。结果给予鱼腥草不同成分提取物与利血生灌胃63天后,观察到:①A组鱼腥草全成分提取液可提高大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加大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降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提高CAT和GSH-Px含量。②B鱼腥草总黄酮组能显著提高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力,增强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功能,并能增加SOD及GSH-Px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增加白系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升高脾脏指数,增加骨髓DNA含量,降低外周血和骨髓微核率。③C组利血生可提高大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对射线损伤大鼠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影响与鱼腥草总黄酮相近;不能显著升高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DNA含量、SOD含量及GSH-Px含量,抗辐射氧化损伤的作用较弱。结论鲜鱼腥草全成分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力,保护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系统;鱼腥草总黄酮可显著提高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力,增强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系统功能;利血生有一定的提高X射线损伤大鼠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作用,但综合比较利血生的抗辐射作用明显弱于鱼腥草总黄酮。鱼腥草可以部分替代利血生的作用。
作者:李宗生;王洪生;洪佳璇;冯丙江;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48 h内进行急诊手术的66例患者分在观察组,48 h后进行手术的36例患者分在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为96.97%、13.5%,48 h后手术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97.22%、10.5%,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临床症状及疾病类型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外科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
作者:施岸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