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岸鹏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全面监测医院感染的现状、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为预防疾病感染控制提供有效依据及对策。方法各病房负责感染控制的医生对2014年5月15日00:00~24:00住院患者(含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的病例,排除当日入院病例)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患者为335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为:一联为107人,占74.82%,二联为33人,占23.07%,三联为3人,占2.09%。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标本送检率为80.41%。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见: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感染主要部位为呼吸道,科室中存在有感染漏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等现象,标本送检率仍存在不足,导致抗菌药物使用不能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作者:魏素敏;鲁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利宾胺在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患者2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 n=105)和对照组( n=105),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肝泰乐预防,观察组则给予西利宾胺预防,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6.67%,对照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19.05%,观察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断化疗发生率3.81%,调整化疗方案发生率0.95%,对照组中断化疗发生率14.29%,调整化疗方案发生率9.52%,观察组中断化疗及调整化疗方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利宾胺是一种优秀的保肝药物,可用于对抗抗结核治疗带来的肝损害,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片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98例(112处),患者均采用相同体位进行X线片与DR摄影。观察对比DR与X线片对本组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DR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82.14%,X线片为64.29%,DR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DR能量减影对于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片,其高品质的数字化影像与图像特点有效保证了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任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30例患者通过依那普利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为灯盏细辛组,30例患者通过依那普利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为肾炎康复组,两组患者分别4周共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等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P <0.05),灯盏细辛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肾炎康复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灯盏细辛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肾炎康复组83.3%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依那普利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联合肾炎康复片的治疗效果。
作者:聂东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术进行治疗,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关节镜下辅助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关节面塌陷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4.29%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煜;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磨牙( MO/DO)根管治疗后冠修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8例患有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前磨牙( MO/DO ),随机分成两组,根管治疗后分别给与复合树脂充填和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3年,比较两组成功率。结果复合树脂充填组患牙成功率为71.8%,烤瓷冠修复组患牙成功率为96.8%。结论烤瓷冠修复能避免永久充填物脱落和牙折断,提高了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保存率。
作者:赵云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其中泮托拉唑组30例,奥美拉唑组26例,仔细记录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泮托拉唑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为(1.8±0.6)天,(185.4±12.7)mL,奥美拉唑组为(2.7±0.9)天,(257.8±18.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相当,但泮托拉唑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潘大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对患者的意义。方法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治疗及预防,强调按时治疗的必要性。结果通过护理减少临终患者的恐惧与痛苦。结论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耐心,技术水平,让患者没有痛苦的走完后旅程。
作者:苏秋平;曹雪娇;张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APP术式在临床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总结自开展31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应用TAPP术式,总结术式选择及操作要点。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TAPP术式简单易学,恢复快,疗效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医疗改革的深化期,在这一过程中的医疗设备采购也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医疗设备对医院正常工作是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所以要能够对这一环节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主要就医疗设备部门的组织形式及采购特征和方式简要阐述,然后就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化管理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科学化实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把17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5例。干预组进行自医院到社区的无缝隙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并在干预的前、后1、3、6、12个月的时间节点上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MLHFQ得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ML-HFQ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47%;对照组为88.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管理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沈晓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共6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肌酐,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41.9%显著高于对照组0%,经χ2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2.8980,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值(44.32±11.84)μg/mL高于对照组(9.85±4.78)μg/mL,经χ2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68,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马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43例则加用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与认知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41.86%),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性格乐观、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主动社交的人数比例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殷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申耀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妇产科收治的38例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感染、产后出血量、产前出血量等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其产前和产后出血量的减少,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
作者:张卫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顶端清创、内口切除联合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肛肠科72例高位肛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挂线疗法治疗,观察组行顶端清创、内口切除联合开窗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1)对照组、观察组均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4.44%,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2)但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7.6±1.8)d、创面愈合时间(21.6±3.4) d、术后并发症率11.11%分别较对照组(11.7±2.2) d、(25.4±3.1) d、30.56%低,均差异显著( P<0.05)。结论顶端清创、内口切除联合开窗引流术是临床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术式,和传统切开挂线疗效接近,且还具有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综合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垂直管理下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护士分为3个层级,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对不同级别的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王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门诊收费处作为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部门,有着双重身份,即服务窗口职能和财务窗口职能。服务窗口职能指要履行好窗口的服务工作,提升窗口服务能力,优化窗口服务流程,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改善窗口服务态度。财务窗口职能指要履行好窗口的财务工作,提高业务处理的能力,执行医院相关财务制度和有关内控制度。门诊收费处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1]。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收费处工作人员效能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为PDCA循环在其他服务窗口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杨清珊;新丽;曾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显著改善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作者:马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