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云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以将其称为慢性病,实质上就是一种难以自愈、发病潜伏期长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的有着较大影响.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发现,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已经占据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是我国居民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社区环境下慢性病的预防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基于社区环境下慢性病预防思路的构建,以此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作者:单翠平;赵志魁;王福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肌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肌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NRS、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等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程度,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际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100例心肌缺血(SMI)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 2014年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100例,其中50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其余50例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标记为观察组.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在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使用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0%,两组对比,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醒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其他药物.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患者的手术时机与术式选择策略.方法 以接诊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3天内手术与3天后手术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36例、B组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情况.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术式处理来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属于常见疾病,应及时采取手术处理,但不能局限于发病3天内手术的患者,对于发病3天后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也是比较安全可行的,值得借鉴.
作者:胡中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10月收治的85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PaO2 、PaCO2 、pH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43例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后的动脉血PaO2 、PaCO2 、pH值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改善更为显著,经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动脉血PaO2 、PaCO2 、pH值,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世敏;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与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7.7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用药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谭书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特征,分析各分型的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0例诊断为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患者,对其进行分型并分析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依据病情的峰值时间不同分为AIDP(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组和CIDP(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组,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有无前驱感染、前有无肌肉萎缩、无颅神经症状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据预后情况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较差组,两组患者的病情达峰值时肌力评价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区别AIDP和CIDP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有无前驱感染、前有无肌肉萎缩、无颅神经症状的情况.病情达到峰值时肌力评分较高者病情较轻,同时病情达到峰值时肌力评分还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病灶支气管镜腔内抗癌药物顺铂注射以缓解气道阻塞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40例腔内生长型20例,随机分为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观察组奥林巴斯BF-1T-260和配套的NM-3K型针注射顺铂40 ~ 60 mg到肿瘤外周,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EP方案常规化疗.根据病理类型对照组患者采用EP或EP方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相比对照组50%的有效率,具有显著更高的临床效果,P <0.05.结论 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可以迅速使肿瘤缩小或消失,缓解引起的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阻塞.因此,该方法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作者:李源;周庆元;房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接收的患有COPD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联合BiPAP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分压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分压、呼吸以及心率频率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使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收治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对照组1),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0例,健康群体30例(对照组2).分别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hs-CRP)、血糖水平等进行检测.将观察组平均分为两组,第1组行单纯降血糖治疗,第2组行牙周病基础+一般降血糖治疗.结果观察组HbAlc、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的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显著改善.观察组1 HbAlc显著改善,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2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1.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可促使病情加重恶化.故对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等危险因素有效干预对其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无痛人流手术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自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较之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明显占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无痛人流手术者,予以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恐惧心理,还能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玮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沧源佤族高血压好发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治疗的500例沧源佤族高血压患者,通过分析法对患者的好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沧源佤族多分布在半山区或者是山区中,对于高血压专业知识的了解较少,且由于受到傣族土司统治的影响,经济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导致沧源佤族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喜吃槟榔、喝酒以及喝浓茶的习惯,且喜欢吃舂制盐含量较高食品,生活中习惯将牲畜关闭在两层住房的下层,因此导致沧源佤族多发高血压,且与内分泌、神经学说、精神等方面的关系不明确.结论 沧源佤族居住地的医院要加大高血压的危害以及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意识,提高沧源佤族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有效降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的致死致残率,提高沧源佤族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度.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3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占27.91%),其中腹腔出血4例,腹腔积液6例,切口感染2例,经治疗均好转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4±2.6)天.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通过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围绝经期异常流血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妇科门诊检查的围绝经期异常流血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B超检查的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164例经B超辅助诊断和病理学检验结果对比,总体符合率为82.5%,水泡状胎块100%,流产77.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3.8%,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71.4%,子宫内膜炎81.8%,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总符合率为77.8%.结论 B超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流血患者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项目检查.
作者:敖红梅;罗文平;刘凤华;王俊东;邓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些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卫生部在2010年提出了“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护士工作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会对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下面就浅析优质护理特色服务在产科中的实验体会.
作者:唐中兰;蒋本利;赵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满意度.
作者: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治疗组(n=62).对照组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CR+PR) 5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CR+ PR) 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疗法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可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牙齿的修复种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缺失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腔生物材料的不断研发创新,口腔种植材料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全面的更新我国现存口腔种植应用材料.
作者:罗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宫外孕方剂治疗早期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对130例具有保守治疗指征的,未破裂的早期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MTX,0.4 mg/kg或50 mg/m2,肌注,隔日一次,5次为1疗程,隔日给予亚叶酸钙5 mg,肌注,隔日一次,5次为1疗程,必要时予以2个疗程,同时给予碳酸氢钠1.0g,饭后,一日二次,以及补钾、水化补液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50 mg,饭后,一日二次,连服3天;并辅以中药活血化瘀宫外孕方剂,1剂/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病灶包块缩小情况、血β-HCG下降、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X、亚叶酸钙、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宫外孕方剂治疗异位妊娠有效率高于单纯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其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晓敏;何社红;宋熙科;钱淑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84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照组行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OL评分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行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为优者占66.67%(28/42),优良率为97.62% (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使用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痛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杜景升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