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目的:分析手法整复联合高分子绷带与Pavlik挽具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膝关节脱位新生儿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采用手法整复,观察组联合高分子绷带与Pavlik挽具固定,对照组予石膏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KT-2000、IKDC、Marshal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高分子绷带与Pavlik挽具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膝关节脱位临床疗效较好,使用方便.
作者:唐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四联法结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倒,对照组采用四联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医辨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溃疡的缓解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腹痛缓解率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显著,能提高Hp根除率,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饶建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罗浮山百草油治疗无名肿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名肿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罗浮山百草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7.5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9.54±2.32)d、(6.79±1.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浮山百草油治疗无名肿毒,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戴显娇;卓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化瘀止血通窍汤联合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微创引流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引流联合化瘀止血通窍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活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存活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止血通窍汤联合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黄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及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化痰止眩汤,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14天进行眩晕程度评定;超声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测定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及血小板α颗粒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DHI-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底动脉、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GMP-140水平有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MP-140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可改善后循环缺血属痰瘀阻络型患者的眩晕症状、脑部血流速度及抑制其血小板活化.
作者:邓颖;袁昌文;张秋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行套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RA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于静吸复合全麻下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RA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丁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辩证分型综合治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辨证分型综合治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综合治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在一定程度上有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
作者:黄学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诊外国定架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急诊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急诊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外因定架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和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习超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陈皮、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张小萍教授从事临床50余载,谙熟中医经典著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对一些疑难杂证有着独特的见解.现将张小萍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典型病案介绍如下:1 张小萍教授对溃疡的认识复发性口疮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根据临床经验用药[1],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作者:黄江;刘娜;何凌;张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产妇的产程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HBV携带孕产妇90倒,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产程观察并加强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HBV阳性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HBV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V携带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加强产程观察及护理,可减少新生儿HBV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BMA)和流式细胞术(FCM)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0例NHL患者的BMA和FCM检测结果,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采用BMA和FCM联合检测的骨髓侵犯阳性率为27.50%;单用BMA和FCM检测的骨髓侵犯阳性率分别为17.50%和22.50%;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的患者20例,主要症状为高比例瘤细胞骨髓浸润;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27例,主要症状为轻度瘤细胞骨髓浸润.结论:FCM检测轻度异形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敏感性高于BMA;BMA检测高度异形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敏感性高于FCM;采用BMA和FCM联合检测可提高NHL患者骨髓侵犯诊断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作者:张红祥;张夏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有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桥血管(静脉溶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K、CK-MB浓度,左心室容积大小和射血分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后CK、CK-MB峰值浓度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韩继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经CT诊断均符合颅脑外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标准组,每组27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去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恢复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OS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G,OS评分,标准组术后GOS评分要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总康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比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华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肿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9例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469例肺肿瘤病例中,肺癌患者所占比例高,良性肿瘤其次,诊断不清所占比例少;肺癌患者中以腺癌所占比例高,鳞癌次之,SCLC(小细胞肺癌)低;男性肺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肺癌患者多为腺癌;肺肿瘤患者的病变位置多以右肺为主,且以右肺上叶为主;肺肿瘤患者的HBV感染率相对稳定,发病率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肺肿瘤的高发群体为男性,病变部位以右上叶为主,腺癌是较常见的病理类型.
作者:李瑞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孕妇695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妇进行CHD超声检查,以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主动脉弓切面为标准切面,快速筛查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形态是否正常,记录结果,并进行随访复查,分析多普勒超声在胎儿CH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已确诊17例CHD胎儿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6例,单心室缺损5例,永存动脉干缺损3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1例;特异度为99.71%(676/678),灵敏度为94.12%(16/17);四腔心切面确诊率高于其他切面(P<0.05).结论:超声诊断为产前胎儿CHD检查的重要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可明确心脏畸形类型,可为终止妊娠及后期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叶希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小儿腹腔镜手术成为我国外科手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小儿腹股沟疝属于先天疾病,其自愈率较低,而手术治疗是为有效的方式.利用腹腔镜技术对小儿疝进行治疗,其操作技术比较简单、损伤较小、并发症少[1].本研究利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特殊类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探析该种治疗方式的可行性.
作者:曹缙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河源地区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在MN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孕妇9 525例,采用凝胶柱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一步行抗体鉴定.结果:9 525名孕妇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9 501例(99.75%),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4倒(0.25%),MN血型系统16例,Rh血型系统6例,未检出抗体特异性2例;16例MN血型不合孕妇中有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男2例,女2例;发生于第1胎者1例,第2胎者3例;母亲既往均有输血史,患儿均发生贫血和肝脾肿大,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均存活出院.结论:孕妇产前行RhD与RhE血型抗原检测及红细胞ABO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及时发现新生儿溶血病,改善预后.
作者:庄运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疗法治疗面瘫患者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72例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倒.两组均予以温灸针结合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整体观指导下辨证施护的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面瘫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辩证施护的优质护理方法护理面瘫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作者:樊国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斑块厚度、IMT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延缓病变血管进展,改善血管环境.
作者:任书贤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