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和观察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的同时联合迈之灵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芪明颗粒加迈之灵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段惠静;付玉芳;孙桂芳;李雪;罗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效果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危险行为为Ⅲ~Ⅴ级的精神病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还实施暴力行为控制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暴力行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对危险行为等级高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利于保障患者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还降低了医疗风险,促进了医患和谐,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费惠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5月分娩并实施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术的合并子宫肌瘤的足月妊娠患者50例为治疗组,和随机选取的50例同期剖宫产单一手术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较治疗组明显增多、术中缩宫素使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术后体温、术后产褥发生率、住院天数、复查恶露干净时间等状况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具有可行性。
作者:何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SPA)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 EN),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 PN),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给予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可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作者:石钢;唐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站行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患者切口撕裂情况,总结切口撕裂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切口撕裂相关因素为临产、胎方位、胎先露、新生儿体重、子宫下段形成情况、麻醉效果。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勿盲目过多缝扎止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宜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兴明;孙黎明;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教育、饮食教育、生活教育、服药教育、出院健康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患者再入院和病死情况。结果实验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
作者:王卓;潘明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将2006年3月~2009年9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并给予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97例病例设为观察组,另31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TVH手术,观察两组间隙分离的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观察组97例96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中粘连操作困难中转开腹,对照组31例,2例中转开腹,1例出现膀胱损伤,观察组在间隙分离的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能成功治疗妇科疾病并有手术暴露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式相对简捷等一定优点。
作者:罗胜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8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A (94例)与试验组B(9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缓解哮喘药物,试验组B除上述治疗外哮喘发作前不予任何干预,试验组A在上述基础上每日服用罗钙全胶囊作为预防措施,两组随访2周观察随访期间哮喘发作情况,比较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另外选取30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检测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及对照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A哮喘发作者24例,其中轻度18例,中度6例,无重度者;试验组B哮喘发作56例,其中轻度2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两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前试验组A、B维生素D水平无显著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显著低,治疗后试验组A维生素D水平显著上升,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试验组B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D水平的缺乏可能是哮喘的重要原因,通过积极补充维生素D水平可以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的发病率。
作者:刘彩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对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为合理在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06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的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3例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31 I治疗方式,分析临床总体治疗效果,转移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无效率为16.7%,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另外,治疗后无转移患者,复发率4.2%;主要出现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两种毒副作用,分别占12.5%和33.3%,相对较低。结论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131 I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田琼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正确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新版《2013 ESH/ESC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1]更加重视动态血压、家庭血压的监测,长期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提出简单的治疗目标,简化治疗路径。
作者:刘贵;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甲状腺术后重建正常饮食的正确步骤和重要性。方法对106例甲状腺术后患者,指导并给予术后前三天温凉饮食。结果106例患者均无胃肠道反应,并且无1例甲状腺术后出血发生。结论给予甲状腺术后患者正确重建正常饮食的指导,可明显预防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
作者:冯磊;苏佳;李爱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对138例小儿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麻黄、杏仁、桔梗、紫菀、冬花、白前、枇杷叶、桑白皮等)为基础方进行辩证加味治疗。结果治愈136例,总有效率99%。结论本方具有祛风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作者:史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眩晕,走路不稳,踩棉花感5天入院,既往史:25天前确诊布氏杆菌病,利福平600 mg每日口服,链霉素1 g1次/日肌注,5天前自觉眩晕走路不稳,踩棉花感,活动及光线暗时明显加重,静卧休息可缓解,无耳鸣及听力障碍,病情渐加重,现他人扶持勉强能走,故来院求治。查体:双眼细小水平眼震,走路不稳,romberg征(+),余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检:头CT、头MRI、头颈CTA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未见异常;血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定位:眩晕恶心,无耳鸣及听力障碍,走路不稳,水平眼震,romberg征(+),定位于前庭;定性:结合既往用药史,定性为药物性(链霉素)前庭损害。经停用链霉素,使用抗胆碱能药,B族维生素,银杏叶制剂,盐酸培他啶,补液等,患者7日后治愈出院。
作者:曲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1],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日本人川崎富于1967年首次报道。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MCLS患儿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小2个月,3岁以下48例,3~6岁1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16例护理体会。
作者:向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制作临时冠的效果。方法将30例飞行员病人交替分成两组,分别以直接法和间接法制作临时冠,观察时间为1周。结果间接法组良好11例,较好4例;直接法组良好5例,较好9例,较差1例。两组比较,显示间接法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法组( P<0.05)。结论间接法制作临时冠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法,尤其适合龈合距离过底牙、后牙多个冠桥修复、前牙美观要求较高者。
作者:郭红丽;余华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早期肾功能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有尿蛋白组a(30例)与无尿蛋白组b(30例),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的Alb(尿微量白蛋白)、a1-MG(尿a1微球蛋白)以及TRF(尿转铁蛋白)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尿蛋白组a在Alb、a1-MG与TRF指标上均明显高于无尿蛋白组b,P<0.05,有统计学意义;无尿蛋白组b在Alb、a1-MG与TRF指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b、a1-MG与TRF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指标,同时其对早期糖尿病的监测以及对病情的及时控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林芬;李福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有2例抢救无效,后死亡;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 P<0.05)。结论对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改善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成连琐样反应,临床症状重,伤后多有昏迷没有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DAI的发生机制、国内外主要临床诊疗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杨永明;荔志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方法对2005-10~2011-10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122例,其中20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7例,好转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2.5天,无1例再手术。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一旦明确诊断,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作者:宋振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非痰类标本的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分离鉴定的21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与分析。结果219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118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占6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0株。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两性霉素B为97.3%,5-氟胞嘧啶为94.5%,氟康唑为72.6%,伏立康唑为78.1%,伊曲康唑为57.5%。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升高,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邓明惠;辜依海;张军;柴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