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军;叶菁;晏新;刘丹
目的: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12月份处方1 200张,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实例分析和点评.结果:部分医师处方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通过点评,处方合格率不断提高.结论:不合理处方点评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李丽娟;洪笃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顺反交替穿刺对透析患者穿刺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按照穿刺方式分为两组,采用顺反交替穿刺方法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法患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21±0.25)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45±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穿刺后进行并发症的统计及比较,包括内瘘感染、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动脉瘤、血流量下降、渗血、血肿,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4.95±1.23) min、(7.45±1.47)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反交替穿刺对透析患者穿刺的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吒吒;王婷婷;梁燕娟;陈翔鸠;郑美娣;李春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解毒消癥饮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解毒消癥饮乙酸乙酯提取物(EE-JXY)体外干预人HepG2细胞,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PCR实验和Western-blotting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中干细胞标记分子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E-JXY组体外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同时,EE-JXY组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EE-JXY体外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解毒消癥饮治疗肿瘤的机制之一.
作者:胡海霞;陈旭征;曹治云;廖联明;杜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味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2014年6月因急性心力衰竭入住我院的92例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作为A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物汤加味方组(52例)作为B组,观察治疗后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T、心脏超声测值的变化,并比较随访28 d患者心力衰竭再发作次数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B组有效率为76.9%,A组有效率为55.0%,两组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测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 d心力衰竭再发作次数比较,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味方能够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学测值(脑钠肽、肌钙蛋白T),并且能够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情况,减少心衰再发作次数.
作者:陈翠;张松;高培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胸痹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00例患有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记录患者心绞痛复发次数、持续时间等指标,观察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相比,自拟胸痹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应用中更具针对性,能够强化与促进疾病治愈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文坚;徐玉莲;杨跃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火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白细胞介素-1 (IL-1)信号转导通路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Rα(IL-1Rα)含量及IL-1Rα/IL-1β比值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符合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抽签法随机分为火针组32例和毫针组36例,分别予以火针和毫针疗法,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抽取关节腔滑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和IL-1Rα含量,计算IL-1Rα/IL-1β比值,并进行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结果:火针疗法能明显降低患者关节滑液中IL-1β含量,升高L-1Rα及IL-1Rα/IL-1β比值,同时能显著降低ISOA评分,其中以治疗后4周较为明显.结论:火针疗法能明显减轻炎症刺激、减轻关节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信号转导通路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Rα含量及IL-1Rα/IL-1β比值有关,从而达到调整关节软骨合成和分解平衡的作用.
作者:王文靖;耿萍;陈得胜;廖辉雄;袁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年轻乳腺癌误诊病例的全数字乳腺X射线征象,探讨提高乳腺癌确诊率的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所有病例的乳腺图像均由2名以上放射科及病理科的高级医师进行盲法阅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误诊病例的乳腺X射线图像的征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120例患者中,X射线与病理诊断相符的有117例,诊断符合率为97.5%,其中3例年轻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5%.结论:被误诊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其X线征象特征与典型的乳腺癌X线征象易混淆,应加强看片医师对非典型性乳腺癌的X射线片征象的认识,并考虑家族史的因素影响,必要时采取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以减少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误诊率.
作者:汪南生;张俊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放射性肠炎是因盆腔或腹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它限制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总量,从而限制了放疗的疗效.因放射治疗史较短,中医文献中尚无此病的相关记载,沈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由外来燥毒之邪客于肠道,气滞湿阻,燥毒壅遏,淤滞不散,络损肉腐,形成的与一般湿热致痈不同的特殊“内痈”.自2010年以来,笔者在本院省名老中医沈祖法指导下,根据“上燥治气,下燥治血”、“内病外治”的原则,自拟养阴润燥败毒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徐伟;金晶;沈祖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卒中2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安胶囊0.8g,2次/d.每半年检测1次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随访3年.并统计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效果肯定,能减少复发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蓝丽康;吕锦;陈伟康;李洁;瞿砚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疼痛发作时痛苦较大,笔者基于因势利导、扶正祛邪思维自组方治疗21例患者,疗效优良.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45岁.确诊病史1~20年,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或现在并发胆囊炎16例,并发胆囊息肉5例,3例胆囊已经切除,结石发于肝胆管.就诊主诉多是“右侧胁肋疼痛,因进食油腻或过饱复发或者加重”.
作者:梁启军;叶菁;晏新;刘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60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极大地改善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10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贯煎加减,1剂/d,分早晚2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2.96%,总有效率91.36%;对照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80.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紫红;蒲柯;解新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住院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黄连温胆汤组各48例.西药组予口服硫糖铝、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黄连温胆汤组服用黄连温胆汤,比较西药组和黄连温胆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黄连温胆汤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分别为(2.85±1.26)分、(2.79±1.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分别为(0.47±0.06)分、(1.23±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温胆汤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87.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8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提高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熊小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优化利尿通淋胶囊的制剂工艺.方法:采用双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绿原酸、大黄素的转移率为指标考察水煎煮工艺,同时以颗粒的流动性、吸湿性为指标,考察制剂处方的优劣.结果:采用第一次加7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分别煎煮2h为优,成型处方以处方四为优.结论:本优化工艺可作为利尿通淋胶囊的制剂工艺.
作者:肖庆青;严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育肾养血抑瘤方结合GnRH-a对早期乳腺癌妇女化疗后卵巢功能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乳腺外科就诊的Ⅰ期、Ⅱ期乳腺癌妇女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西药治疗组,在开始化疗前7~10d皮下注射0.1 mg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隔日注射1次,连续3次,后每周1次,直至化疗结束.C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在开始化疗的同时进行中药(育肾养血抑瘤方)的介入治疗.结果:三组化疗后引起的月经变化有明显差异性(P<0.05).C组化疗后出现闭经时间长于A组和B组(P<0.01).C组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A组和B组(P<0 05).三组化疗后引起的更年期症状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育肾养血抑瘤方结合GnRH-a对早期乳腺癌妇女化疗后卵巢功能进行了保护,可延长化疗引起闭经的出现时间,快地恢复化疗引起的闭经,同时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顾青;潘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缓解胃部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治的胃部手术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3d的疼痛程度、睡眠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3例表示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7.78%;对照组20例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5例表示满意,5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7.50%: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缓解胃部手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保障患者的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有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非;刘桂英;袁嬡芹;陈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内服及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炎阻塞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口服及双柏散外敷下腹部进行治疗,与单纯口服氧氟沙星片(对照组)对比,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年内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输卵管通畅及受孕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方内服与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炎阻塞不孕的疗效可靠,且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治疗该类患者的一种安全、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红霞;古丽红;彭妮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Mircrosoft Excel表,对我院2012~2013年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用量进行统计;另对各类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分析.结果:2年中,我院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品种数量稳定,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补益类药品的使用频率及用药金额都占主体地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基本合理,但是还存在着超剂量用药、滥用药的现象,还需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作者:郑海南;罗青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自拟通痹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即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及DAS-28评分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理化指标中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DAS-28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付小刚;邹卫兵;赵黾;蒋晓林;黄鸣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