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时芳芳;秦东春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浆, 生化检验, 急诊, 可行性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出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选择病例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血液分析。根据比较常规的检测方法,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血液抽取,分别将血液注入两支不同的试管内,进行不同的操作。结果对患者的血清或者是血浆中的各种成分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二者进行相应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与血浆中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肝素抗凝能够将血液的凝固过程进行规避,能够降低血溶的产生。使用血浆钾进行测定,其测定值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真实的状况,可以在急诊时用于生化检验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研究

    目的:探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240细菌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ATB-expression )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135株,占56.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痰液143株(59.58%)、分泌物58株(24.17%)、血液18株(7.50%)、脓液16株(6.67%)、胸腹水5株(2.08%);呼吸内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92株,其中MRSA的检出率41%,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ICU,远高于皮肤科、骨科等其他科室。结论 MRSA临床分离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外仍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以免延误暴发疫情的控制。

    作者:周发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CT研究现状

    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为肺内常见结节或肿块性病灶。两者在影像学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预后、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明显不同。肺癌5年死亡率约84%,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手术治疗其死亡率可降至47%[1]。结核球为良性病变,正确诊断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手术。目前广泛应用高分辨力CT ( high resolution CT , HRCT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的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动态增强CT,PET/CT等可以从病灶形态学特征、内部结构及分子代谢水平研究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不同之处。通过复习文献资料对两者的常见CT征象综述如下,以增加对两种疾病鉴别。

    作者:管恒星;文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药在地震伤员四肢骨折救治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目的:就各大医院和灾区当地医院震后收治的71例四肢骨折伤员统计分析。了解伤员在受伤第一时间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情况及治疗方案,在救命为先,救治为主。方法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相结合,手法与手术相结合,中药内服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结果临床救治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指导下。结论充分体现出中医药在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救治伤员的特色及优势。

    作者:敬平福;李盛华;周明旺;叶炳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脑梗塞复发的实验室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复发的实验室危险因数检查的价值,从而为急性脑梗塞的复发的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复发频度分为首次发病、两次发病、两次以上发病组,三组分别为32例、30例及18例。分别监测患者入院时血尿酸( UA)、纤维蛋白原( Fib)以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统计学比较四项实验室参数与急性脑梗塞复发频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四项参数比较均存在差异( P<0.05),复发频度与实验室四项参数成正相关。结论 UA、Fib、MPV、PDW均为急性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准确判断急性脑梗塞发生及进展的重要依据,在急性脑梗塞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敏;杨惠钧;杨华;郄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入住的130名患者受血患者进行了检验。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法检验法对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呈阳性反应者6人,阳性检出率为4.62%,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人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对这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有14名患者呈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10.77%。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4名患者都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血液阳性的检出率,让临床输血变得更为安全和可靠。

    作者:袁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起食用未熟刀豆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通过对刀豆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确定该食堂发生6名职工的食物中毒为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是厨师烹调事件较短,未能有效灭活毒素所致。结论预防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不可松懈,其关键要加强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刚;袁振华;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对比小骨窗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中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小骨窗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总结126例中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经验,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治疗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三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和疗效。结果按GOS评分评价,治疗方法的选择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及大骨瓣开颅组( P>0.01),内科保守治疗组与大骨瓣手术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治疗中度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方法。

    作者:曹本福;潘凡;林建滨;苏砍;罗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行留置导尿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56例,分析引起漏尿的原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漏尿的发生率为25.0%,漏尿的首位原因为导管堵塞,采取护理干预后,无1例再发生漏尿。结论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漏尿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漏尿,减少压疮和尿路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作者:宦红美;吴红华;俞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诊断的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MSCTA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2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MS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技术( VR)多平面重建( MRVP)大密度投影( MIP)血管分析( VA)软件进行头、颈、胸部血管重建。结果全部病例均行MSCTA和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13例作了DSA血管造影检查。23例患者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和完全闭塞;7例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和闭塞;4例为无名动脉狭窄或/和闭塞。其中一个狭窄或闭塞点者22例,两个以上狭窄或/和闭塞点者5例,总狭窄或/和完全闭塞点34个;狭窄范围0.6~2.3 cm,其中≤1 cm 5个,1.1~2.0 cm21个,>2.0 cm8个;管腔狭窄程度≤30%者5例,5个部位;管腔狭窄程度在30~95%者16例、共21个部位;95%者6例、共8个部位。所有狭窄或/和完全闭塞处均清楚显示斑块,且全部病例无论是动脉近心端狭窄或/和完全闭塞者其远心端血管依然显影良好,76%的病例远端血管仅较正常血管强化稍低。结论 MSCTA技术确能清楚的显示SSS狭窄位置,程度,范围及侧支血管形成、斑块的分类。对临床诊断及制订手术方案,以及治疗复查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王玎玲;陈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胃壁内胰腺异位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行超声胃造影彩超体检,使用飞利浦-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3~5 MHz腹部探头,患者口服均匀有回声型显影剂500 mL后行超声检查。患者采用常规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超声所见:胃小弯侧胃壁探及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2 mm ×19 mm,呈扁椭圆形,边界欠清晰,表面光滑,基底宽,结节位于粘膜下层,向胃腔内凸出, CDFI:低回声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胃小弯胃壁内实性占位;超声胃镜提示:胃间质瘤可能。住院行结节切除,术后病理结论为异位胰腺组织。

    作者:唐中才;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16 INK4 a和P19 ARF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 p16INK4a和p19ARF抑癌基因在可切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形式,从而对其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方法胃癌切除标本30例的石蜡标本,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ABC法同时测定肿瘤组织的p16、p19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的p16高分化阳性率85.7%,P19高分化阳性率42.9%。大血管浸润的胃癌p16阳性率(20%)低于无血管浸润者(72.2%, P=0.01), p19阳性率与无血管浸润者无显著差异(10% vs 16.7%,P>0.05)。结论 P16基因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P19的异常可能是胃癌后期加速进展的一个因素。

    作者:马晓瑞;苏加峰;高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骶尾骨骨折脱位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锁定钛板双皮质固定治疗骶尾骨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对5例资料完整的骶尾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24月,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根据疗效判定标准,痊愈4例,显效1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骶尾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锁定钛板双皮质固定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良;柴旭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应用疗效

    目的:研究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对冠状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冠状旁路移植术且在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冠状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作者:潘曦;白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置

    目的:探讨各种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分析导针断裂发生原因。方法分析治疗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病例资料。结果17例患者术中发现导针断裂,13例立即成功取出,2例作为内固定的一部分予以保留,两例未予处置,其中1例术后60天复查发现断裂导针进入盆腔,经开腹探查后取出。结论导针使用后要定期更换,术前要检查导针,如发现有弯曲、磨损,则更换新导针,断裂后要及时发现,酌情处置。尽量利用原切口及孔道取出。

    作者:张汉军;陈彦文;熊青林;马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焦虑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1]。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常伴发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同时存在敏感、自控力差等特点。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消极的情绪。

    作者:翟梅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对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进行干预,能有效地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从而使患者尽早进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任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目前已成为糖尿病肾病监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糖尿病肾病中无论是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判断还是肾小管损伤的评估,均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亮军;周健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射频消融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全面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视野清晰,操作安全,疗效确切,符合鼻腔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恭鹏;刘建新;姚龙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保门诊特殊病种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的超支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2年特病门诊接收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患者244人,发生医疗总费用1692万元(其中统筹1123万元、大额支付107万元、现金支付447万元、个人账户支付13万元),累计超支246万元,超支占总收入比例为14.5%。由于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费用中95%以上为药费,药品加价比例仅为10%左右,如再加上人力、物力等成本,医院实际上存在较大亏损。

    作者:傅全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