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置

张汉军;陈彦文;熊青林;马欣

关键词: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导针断裂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分析导针断裂发生原因。方法分析治疗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病例资料。结果17例患者术中发现导针断裂,13例立即成功取出,2例作为内固定的一部分予以保留,两例未予处置,其中1例术后60天复查发现断裂导针进入盆腔,经开腹探查后取出。结论导针使用后要定期更换,术前要检查导针,如发现有弯曲、磨损,则更换新导针,断裂后要及时发现,酌情处置。尽量利用原切口及孔道取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儿科门诊收治的7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14 d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天、14天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内外兼治,能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且中医治疗毒副作用小,利于小儿正常发育,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入住的130名患者受血患者进行了检验。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法检验法对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呈阳性反应者6人,阳性检出率为4.62%,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人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对这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有14名患者呈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10.77%。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4名患者都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血液阳性的检出率,让临床输血变得更为安全和可靠。

    作者:袁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7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75例获得内镜诊断证实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51例患者获得病理诊断证实,符合率为72%,27例患者伴肠上皮化生,12例患者伴异型增生。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黏膜粗糙、胃黏膜变薄以及白相为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内镜检查黏膜粗糙、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关系密切,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联合病理诊断能够使诊断准确率获得有效提高。

    作者: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近3年孕妇产前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数据分析,探究讨论怎么才能利用三维超声诊断提高肢体局部畸形胎儿检出率。方法以2011年、2012年、2013年操作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数据实例,即1653名孕妇,14~38周之间,孕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诊断胎儿畸形44例,遗漏诊断5例,臀部畸形畸形6例,桡骨畸形9例,手腕畸形11例,手掌、手指畸形8例,足部畸形10例。结论把握产前时期,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胎儿肢体发育,熟练掌握技巧,以三维超声诊断提高畸形检出率,实现三维超声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石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原地区拔牙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拔牙患者拔牙原因。方法2009年9月~2013年9月口腔科门诊拔牙病例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2816例拔牙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因龋病拔牙女性(占22.48%)多于男性(占19.39%),而因牙周病拔牙,则男性(占19.50%)多于女性(占15.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青海高原地区藏族(占25.50%)因龋拔牙高于汉族(占12.75%),而藏族(占11.65%)因牙周病拔牙低于汉族(占19.9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海高原地区拔牙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而藏族患者因龋病拔牙明显高于汉族,在我省寻找一套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龋病及牙周病的防治方法。

    作者:沈红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56例经B超和X线等检查疑似为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螺旋CT检查。其中28例患者实施平扫+增强扫描。结果经检查后发现54例患者为输尿管结石,确诊率为96.43%。其中右侧输尿管结石为29例,左侧为25例。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26例、中段13例、下段15例。直径:>1~2.5 cm为24例、0.3~1 cm为30例。其中28例患者存在结石水平以上输尿管和肾盂等轻度扩张积水。结论临床采用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其能直观、全面地将患者输尿管结石形态和大小及位置清晰地反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亚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静滴给药;研究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天后记录其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显著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降低不孕症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赵亚玲;林侠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干预的研究

    目的:研究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3名糖尿病患者,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连续干预60天。干预前后采用生物电全身扫描、动脉硬化、糖尿病风险评估等进行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受试者血糖水平、糖代谢相关脏器活性、动脉弹性,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等指标显著改善。结论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水平,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病风险。

    作者:方亮;陈朝青;杨依;岳宏;赵军;李东;蒋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

    现阶段,脑缺血疾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残率的临床疾病,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导致脑缺血损伤的各类因素中,脑缺血后患者脑组织局部出现过度炎性反应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患者发生脑缺血后及时控制炎性反应进展,对缺血半暗带加以保护,成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关键所在[1]。现阶段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方案相对较多,其中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用药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有效药物,但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往往较短(不超过3h),同时在溶栓治疗时有较大几率发生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2]。所以观察并研究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在此情况下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玉耀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PE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术后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PET/CT、CT、彩超诊断恶性为阳性,对比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PET/CT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术前诊断结果。结果 PET/CT:特异度94.1%灵敏度91.3%。 CT:特异度81.2%灵敏度69.5%。超声:特异度90~99%灵敏度30~80%。结论相较于CT和彩超等常规检查结果,PET/CT灵敏度高,更利于术前估测潜在区域淋巴结转移,完善TNM分期。

    作者:王睿;万海涛;徐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腹胀、失眠、腰背酸痛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更好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本站8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类型及程度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2年12月捐献血小板献血者3087例次,发生献血轻度反应的者72人,占2.3%。结论献血者体重、性别、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和献血次数及枸橼酸反应是献血反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相比较而言,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因素更为重要。

    作者:徐文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在危重症高血糖病人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症并发高血糖的患者102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缓释淀粉型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营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P和ALB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P<0.05)。观察组治疗两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其预后效果。

    作者:朱旭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行留置导尿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56例,分析引起漏尿的原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漏尿的发生率为25.0%,漏尿的首位原因为导管堵塞,采取护理干预后,无1例再发生漏尿。结论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漏尿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漏尿,减少压疮和尿路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作者:宦红美;吴红华;俞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矮小症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状况研究进展

    矮小症患儿由于身材矮小,异于常人,时常被周围儿童甚至成人所歧视,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身材矮小带来的学习、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使生活质量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为了探讨矮小症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促进矮小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矮小症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姚俊;王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茶多酚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与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茶多酚减轻MIRI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I组);(3)茶多酚组。以上三组小鼠分别于MIRI手术后2 h收获标本,分别测定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血清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结果茶多酚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IL -6、TNF-α、MPO水平( P<0.01),减少MDA 含量( P<0.01)并提高SOD活性( P<0.01)。结论茶多酚可能通过减轻炎性细胞因子的聚集与浸润以及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Pradip Adhikari;吕祥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中心的合理布局与交叉感染的预防

    目的: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科学合理的布局,对阴阳性病人进行物理隔离,清洁区与污染区的隔离,以达到对交叉感染的有效预防。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 SOP )》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的要求,对阴阳性病人的治疗区进行阴阳分区,各区又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建设标准的三通道模式,即工作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对工作人员和病人分流,人和物进行分流,避免人员之间的交叉活动和物品之间的交叉。结果进行严格分区后,全年未发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合理布局,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可有效预防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作者:李凤娥;陈萍;董万平;贺欣;汤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目前本科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动手型的人才,而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于陈旧,就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

    作者:陈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疗效、肺功能变化、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喘憋、咳嗽、呼吸困难、哮鸣音、湿啰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FEV1占预计值、PEF占预计值、FVC占预计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的EOS、IgE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淋巴细胞CD3、CD4、CD8、Th1/Th2均高于治疗前,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的IL4、IL-6、IL-8、IL-13、TNF-α、CRP、VEGF均低于治疗前,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淋巴细胞IL-10、IL-12、INF-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均无头痛、咽炎、声嘶、头晕、咽部不适等不适症状。结论布地奈德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

    作者:马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从延期妊娠与过期妊娠临床观察中得到的护理体会

    目的:重视产前监护,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及降低对母婴的不良影响,降低围产儿发病率。方法通过分析住院分娩产妇,比较延期妊娠与过期妊娠对分娩方式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过期妊娠难产率及产妇并发症明晃高于延期妊娠,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延期妊娠(P<0.05)。结论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产妇级胎儿的异常情况较多,应加强产前及产时的护理及监护,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及降低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作者:刘三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