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目的:观察慢性胃溃疡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收治的7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开展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胃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溃疡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胃溃疡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溃疡患者而言,针对性护理模式有利于巩固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月;翟晶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9例临床资料,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骨折内固定术组39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骨折内固定术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骨折内固定术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段凌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心理状况影响的观察与评价。方法将7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7例)和非干预组(35例),干预组在放疗过程中给予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每周血常规变化及社会行为、个人情绪及习惯问题。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更能认可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心理干预使得患者血象水平维持正常水平,社会行为、个人情绪、习惯问题评分改善,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消极患者抵触情绪、更好适应社会、配合治疗与锻炼。
作者:张京;周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对大学四个年级的198名学生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测量。结果大学生疏离感总体处于正常水平,大学生疏离感在年级( P<0.05)、家庭教养方式(P<0.05)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仅在自我疏离感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疏离感处于正常水平,但疏离感随年级的增长表现出特殊的变化趋势。
作者:马方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观察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寻找解决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方法将收治的OSAS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选择32例未患OSAS的正常人作为参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M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测定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及参照组的MMSE总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MMSE总分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参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MMSE总分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OSAS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CPAP对治疗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是有效的。
作者:米天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封堵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接受封堵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的封堵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在1个月后分流自动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显示先心病患者心脏状况,为封堵手术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郑元琦;林美明;涂宣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中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收治的146例心胸外科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43.43±3.63、24.58±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18±4.51、49.51±3.13、33.14%)。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苟静;红英;张小燕;黄春艳;付欢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40例。对这三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禁食、输液、应用维生素及奥美拉唑等综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Ⅰ组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对Ⅱ组应用垂体素治疗,对Ⅲ组患者则应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Ⅰ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Ⅱ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Ⅰ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2)Ⅰ组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概率要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时,应用奥曲肽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劲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34个月随访,平均20.4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时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林;韦敏克;韦建勋;丘德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应用于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共1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前列腺癌患者48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扫描,观察BPH和PCa的CT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并计算所得曲线图形升段的斜率。结果 BPH患者有57例出现前列腺增大,PCa患者中骨转移患者7例,盆腔转移8例,2例肺转移,BPH患者斜率为(0.5±0.4),PCa患者斜率为(0.5±0.3)和(0.9±0.4),两组患者两者斜率与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PH和PCa两组患者组织的CT诊断结果的分析、动态强化过程的观察,对早期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帮助。
作者:郭山山;王恩普;张利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乳腺癌手术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方法收治39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焦虑情绪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而言,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婉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且进行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的Meek植皮面积、植皮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皮片成活率、关节活动情况及创面瘢痕等情况。结果16例患者共进行了31次Meek植皮术,植皮效果良好。 Meek皮片存活率为76%~95%,平均存活率为(86.5±3.5)%,16例患者的创面均完全痊愈,痊愈时间为20~63天,平均时间(35.2±3.1)天。结论经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和围术期护理的患者疗效确切,在Meek植皮面积、植皮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皮片成活率、关节活动情况及创面瘢痕等方面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在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茜宇;黄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日,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异常金属元素在脑内的沉积直接参与了阿尔兹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发病过程,并且在动物模型上证明以异常铁离子为靶点的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这类疾病。这一重大发现在线公布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此论文有力的填补了这一空白,对研究阿尔兹海默氏症的病理学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光明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茶多酚液与甲硝唑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茶多酚液组和甲硝唑液组。检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一周后和停药一周三个时间点的菌斑指数( PLI)、龈沟出血指数( SBI)、附着丧失( AL)程度及龈沟液( GCF)的值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比两组结果后发现,PLI、SBI、GCF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指标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评价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液与甲硝唑液在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上均有一定疗效,但茶多酚液为天然绿色药品,较甲硝唑液具有便宜、方便、无副作用等特点,值得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辅助用药。
作者:曹白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CT诊断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分析作者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CT诊断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诊断准确76例,漏诊2例。临床对于症状典型者较为容易诊断,然对于表现并不典型者需注意鉴别和诊断。结论临床采用CT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需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加以鉴别和分析,以减少临床漏诊率。
作者:徐亚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脑梗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疾病治疗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内科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患者64例,对其心理状况进行统一调查,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在治疗干预2M后,从治疗心理状态、依从性、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四方面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全部患者的HAD总分为19.1±1.9;干预前与干预后心理状态观察组有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四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脑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尹翠萍;徐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以此来验证社区护理的科学性。方法抽取社区一年内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接受社区的护理干预措施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按时用药以及自我监测等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的控制和稳定血糖,提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仇平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77例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3例患者出院前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8例,中6例,优良率为81.82%,住院时间(15.5±4.7)天,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79%;观察组34例患者出院前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6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4.12%,住院时间(11.2±2.3)天,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1.18%。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迟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旨在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66例住院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结果166例房颤患者年龄34~92(71.68±10.9)岁,男女比例为1.13∶1;前五位病因为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随年龄增长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占比逐渐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占比逐渐增加;心肌病房颤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风心病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结论房颤的发生随增龄而明显增加;房颤病因众多;积极治疗病因,对预防和治疗房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斌;李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7例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进行了全滑膜切除术,并进行了2~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完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月。6例患者术后症状、功能得以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2月出现复发,再次进行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术后联合局部放疗,截止末次随访为止,未见复发。 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1.21±12.32)分提高到(83.25±5.10)分(P<0.05),较术前关节功能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治疗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罗毅;丁晓川;刘煊文;张强;侯伟光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