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翠萍;徐英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在临床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药物的基础性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采用认识行为护理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记录患者的状况,对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效率、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对认知护理模式满意的有32例患者,占总数的80%,感觉一般的患者有7例,占总数的17.5%,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总数的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采用传统护理模式,27例患者感到满意,占总数的67.5%。感觉一般的患者有7例,占总数的17.5%,不满意的患者有6人,占总数的1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在临床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潘明双;王卓;白长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胃百合汤在胃溃疡肝胃不和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治疗的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与中医肝胃百合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 vs 76.9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26.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34个月随访,平均20.4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时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林;韦敏克;韦建勋;丘德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急诊昏迷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78例急诊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上较对照组前均明显下降( P<0.05)。观察组治愈21例,好转15例,死亡2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6例和6例,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诊昏迷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起到干预生理、心理状态,进而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的效果。
作者:邢竹萍;胡立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泽菲单药姑息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5例Ⅲ~Ⅳ期NSCLC 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卡式评分>50分,生存期超过3个月,采用国产吉西他滨(泽菲)单药化疗。结果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 CR 1例(2.5%),PR 8例(22.8%),SD10例(28.5%),PD16例(45.7%),有效率(CR+PR)为25.7%。中位生存期MST 6.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TTP 5.4个月,1年生存率33%。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单药姑息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毒副反应轻可耐受。
作者:葛春艳;王岩静;李梅;刘家驹;杨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颅内多发动脉瘤采取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分析28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共65个动脉瘤),均选择血管内一次性栓塞治疗,采用弹簧圈栓塞和成篮弹簧圈栓塞的患者数量分别为9例和16个,不参与此治疗方案的患者为3例。结果临床应用裸弹簧圈栓塞技术对肿瘤进行栓塞,其中宽颈动脉瘤被栓塞15个,栓塞率92%,整个栓塞过程中没有形成分支闭塞、支架内栓塞以及没有载瘤动脉栓塞,支架移位产生,没有内膜移位。采用成篮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41个动脉瘤,致密栓塞占67%。结论对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治疗采用本方法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杨丽刚;孙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功能康复的原因。方法对210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响功能康复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个性化护理。结果对2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效促进髋关节康复。结论通过对影响髋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原因分析,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颜庭艳;石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将101例CKD3~4期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组38例,认知功能正常组63例,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BMI、TC、TG、CRP、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ntima -media thickness, IMT)、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的差别,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慢性肾脏病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组BMI、TG、FINS、CRP、IMT及HOMA-IR较高(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CCr及HOMA-IR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具有相关性。结论 HOMA-IR、IMT及CCr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家盆;王维平;仇圣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穴位注射结合中成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2例临床患者,探讨相关疗效。方法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法结合中成药治疗以月经稀发、闭经为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探讨治疗前后睾酮变化,月经及排卵变化。结果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法结合中成药能使PCOS患者血睾酮下降( P<0.05),促使月经及排卵恢复规则有效率分别为90.32%、80.65%。结论说明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法结合中成药能够调节PCOS患者异常雄激素水平,促使月经及排卵恢复规则。
作者:倪晓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腹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给予间苯三酚40 mg和山莨菪碱0.2 mg/kg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用药6 h后复发率23(%),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总有效率73(%),用药6h后复发率37(%),不良反应发生率27(%)。两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过敏性紫癜腹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芳;徐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以期找到临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安全有效的方案。方法将收治的60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托品(0.3 mg、3次/日)的同时给予氨茶碱缓释片(100 mg、2次/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品(0.6 mg、3次/日)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统计比较患者总体疗效、药物副作用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药物副作用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二者比较有差异( 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确切,较小的药物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该方案是临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霞;牛庆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B超诊断图像,掌握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结果85例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经过手术或者是病理证实之后,有81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29%。结论采用B超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快速方便,准确性高。
作者:彭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7例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进行了全滑膜切除术,并进行了2~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完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月。6例患者术后症状、功能得以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2月出现复发,再次进行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术后联合局部放疗,截止末次随访为止,未见复发。 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1.21±12.32)分提高到(83.25±5.10)分(P<0.05),较术前关节功能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治疗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罗毅;丁晓川;刘煊文;张强;侯伟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及其防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接诊的2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其防治措施并观察患者转归。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并发症以肺水肿居多,其次为心肌损害,随着重度程度的加深,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为6.7%。结论及时清除毒物,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临床治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保障。
作者:何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基于中国知网( 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文献,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治疗手段和方法以及其跟踪治疗观察两方面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提供研究参考。
作者:凌永昌;刘瑞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自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马晓伟部长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作为2010年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对住院病人实施从入院到出院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实惠。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先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经验,对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致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真正实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李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表现。方法收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及CT资料。结果94例有骶髂关节表现异常,包括:早期,关节面侵蚀、骨皮质局限性增厚、硬化,关节间隙正常;后期,关节面呈虫蚀样改变,关节面皮质密度不规则增高,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终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其中12例髋关节、骶髂关节及腰椎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X线及CT检查已成为重要的途径。
作者:舒小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妇科门诊患者接受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共3519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3519例患者中,检出子宫肌瘤共1335例,宫颈息肉共1102例,宫外孕共78例,盆腔炎共904例,总检出率为97.2%。结论对于妇科门诊患者采取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能够帮助医生发现患者的潜在疾病,对针对其疾病类型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此超声检查应在妇科门诊进行推广与应用,使更多的女性关注自身健康。
作者:刘桂霞;黄芳;陈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传统X线平片以及数字X线摄影( DR)技术在肋骨骨折患者检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外科及急诊科接收的各类原因致肋骨病例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X线平片检测,实验组则接受DR检测,记录两组误诊以及漏诊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X线平片检测方法相比,DR检测法漏诊与误诊率更低,二者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外科患者而言,应用DR系统检测能够降低临床漏诊与误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支持,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梁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 RFA)肝肿瘤过程中造影增强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收治的肝肿瘤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深入分析,治疗方案实施前通过造影增强超声对患者病灶面积、数量以及部位进行观察,然后实施RFA治疗,治疗完成后以影像学检测结果为参照对肿瘤灭活情况以及残留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病灶周围以及内部情况,并进行CT检查,观察常规彩超、CT以及造影增强超声三者的诊断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接受RFA治疗前共计27个病灶,所有病灶具体情况均由图像资料详细记录,造影检查后基本无变化者15个,增大病灶12个,无一例病灶减小。结论在肝肿瘤RFA治疗方案的评估方法中,造影增强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效果确切,有力地支持了消融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罗燕娜;陈文志;林菜梅;黄宏;谢勤;徐景仁 刊期: 2014年第11期